晏培娟
“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又是一年賞梅季,占地3000畝的江蘇省鹽城市大豐梅花灣,兩萬余株梅花次第綻放。作為首批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單位,大豐以全域旅游帶動“綠色發展”。
百花齊放巧做“花”樣文章
梅花灣景區曾經只是一個讓市民休閑的西郊梅園,大豐千方百計“聚創新”,讓梅花灣逝去的歷史傳說在當下“復活”。梅花灣里除了3株已綻放幾百年的梅王梅后外,還有一個隋朝大將軍和梅花仙子邂逅的愛情故事傳說。如今梅花灣的梅花面積和品種數量在江蘇省內的公園中均處領先地位,成為一年中大豐旅游品牌綻放的“第一縷香”。
大豐旅游的另一重要品牌——荷蘭花海,也是挖掘歷史上大豐與荷蘭的故事,將郁金香產業做大做強的范例。近年來,隨著“全域旅游”的有力推進,大豐旅游一年四季花香不斷:3—4月,大豐知青農場,萬畝油菜花匯聚成金色的海洋;4月初,大豐恒北梨花似雪;9—10月,荷蘭花海百合花文化月引得游客紛至沓來……一花獨放不算春,百花齊放春滿園,大豐區一年四季的“花樣”文章,讓大豐旅游從“一縷香”變成“處處香”。
一年四季做足“花經濟”
51歲的宋國寶,是梅花灣地區的拆遷戶,皮膚黝黑,走路帶風。景區落成后,一直下崗賦閑的他進入景區工作?,F在他一臉滿意:“前些年沒錢掙啊,現在一個月工資有幾千元了。”工作之外,他還順便考了駕照、景區電瓶車駕駛證等,他覺得自己有價值了。
“花經濟”不僅富了老宋等人的錢袋子,也改變了他們的生活狀態。大豐區政協主席袁國萍說,“花經濟”還帶動了房地產業、養老產業、影視業、文創產業等多個產業的發展,梅花灣周邊的民宿規劃也已提上日程,擬投資3.5億元。大豐區大中鎮黨委書記沈剛說:“我們計劃將周邊已有的民居改造成民宿,老百姓不僅可以拿到租金,經過培訓后還可以在民宿內工作。”除了民宿,酒店生意也日益興隆。契合景區特色,傍水而建的梅花灣假日酒店定位為休閑精品酒店,以區別于商務酒店?!熬频攴块g的細節都是梅花圖案,連提供的糕點都是梅花形狀的酥”,入住酒店的南京游客方嘉說。上海人陳旭是梅花灣假日酒店的總經理,他告訴記者:“目前每天的入住率在70%~80%,周末人多,經常一房難求”。
荷蘭花海的“花經濟”同樣喜人。在荷蘭花海周邊,郁金香農園、美國紅楓林等特色項目迅速崛起。荷蘭花海讓所處的新豐鎮生態觀光農業邁上新的臺階,已經輻射帶動該鎮8個村2000多農戶發展花卉苗木產業,還培育了婚紗攝影基地。荷蘭花海旅游度假區管委會副主任潘勇說,花海努力打造全省首個婚慶全產業鏈基地,婚宴中心、合歡樹、鮮花婚禮等子項目正在推進,已簽約200家影樓,每年直接產值將突破1億元。
全域旅游撬動經濟新支點
在大豐,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不是旅游部門“單打獨斗”,而是全區上下“合力攻戰”。大豐區旅游局局長陶聳說,大豐做足旅游與各產業跨界的融合文章,既發揮旅游產業的凝聚力和帶動力優勢,又孵化出旅游新業態,不斷豐富和提供有效供給,滿足游客全方位的需求,各行各業普遍受益。
大橋鎮東方桃花洲推進“旅游+休閑”“旅游+農業”。每年5月,都會在桃香流韻廣場舉行油桃采摘季活動,同時組織“蛟龍出海”品油桃、“醒獅起舞”展油桃、“鑼鼓喧天”鬧油桃等系列民俗活動,成為鄉村旅游的亮點。知青農場完全按照20世紀50年代街景,打造成文化風情小鎮及影視基地,已經接拍了兩部熱門的知青年代影視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