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歡 呼新喬
【摘要】我國金融市場已經對外開放,很多國際因素影響著我國金融市場的變化,并且隨著我國金融衍生品市場的發展,我國需要更加注重利率風險的管理,商業銀行應該通常通過衍生工具的作用來避免利率風險。
【關鍵詞】利率互換 會計準則 風險管理
我國的金融市場尚未完全成熟,與其他發達國家相比還有一段距離,需要盡力在股票市場和債券市場是發揮自己的作用。商業銀行是整個金融市場的重要主體,具有許多功能,如優化資源配置,穩定金融體系的運行。本文主要是研究利率衍生工具的作用以及對我國商業銀行的影響,是我國商業銀行進行改革與提升自身的一個重要舉措,利用利率衍生工具來使得銀行減少經營風險,保證我國的金融系統的安全。
一、研究意義
(一)理論體系建設
由于利率衍生工具在我國開發較晚,我國不具備國外金融市場的成熟度。并且,我國的經濟體制正在改革與完善中,這要求我國更加關注利率衍生工具,利率衍生工具是相當具有價值的,而且從前些年利率市場化的市場下,利率衍生工具更加值得重視,應當建立完善的研究成果與理論體系建設。
(二)現實需要
利率衍生工具對我國銀行業的發展與穩定都有著很重要的意義,因為利率市場化以后,利率不再受到嚴格的管制,那么就會造成利率的變化,而這也使得銀行的經營風險變大,銀行需要盡力去避免利率風險,這需要利率衍生工具的發揮。所以說研究利率衍生工具與商業銀行的管理之間的聯系是出于現實需要。
二、利率互換的功能
(一)減少融資成本
債券的發行人能夠通過利率互換來實現融資成本的減少因為對于不同的發行人來說,擁有不同的信用,信用利差的不同能夠使他們合作。如果現在有信用級別較高的發行人A和信用級別較低的發行人B,發行人A發行固息債的利差高于浮息債,但是A想要發行固息債,而發行人B發行的固息債的利差比浮息債低,但是B想要發行浮息債,那么此時A和B兩個發行人可以進行利率互換,進而使得兩人的比較優勢都能發揮出來,同時降低了兩人的融資成本。
(二)減小利率風險
利率風險是金融市場中存在的幾大風險之一,金融市場的主體應該盡量避免利率風險,互換就能滿足這一需求。如果金融市場的預期利率上升,那么浮息債的交易方就可以通過利率互換來減少這一上升帶來的融資壓力與損失,通過與固息債一方的互換來規避利率風險,這樣浮息債的互換收益可以用來抵消原來的負債,浮息債一方只需通過固定利率就能避免利率上升帶來的風險。
(三)改善資產負債管理
由于利率互換只需要在結束時交換利息差額而不需要將本金放人交易,所以這個時候就能夠對資產負債額和其利率期限重新規劃分配到資產負債表外業務。當利率互換應用于負債的表外業務中時,付出固定利率的交易及相當于介人一筆名義固定利率債務,會使得負債的時期變得更久;付浮動利率相當于介人一筆名義浮動利率債務,這是就會使得負債的時期變得更短。當利率互換應用于資產的表外業務中時,同樣收取固定利率業務的交易會使得資產的利率時期變得更長,收取浮動利率會使得資產的利率變得更短。所以,利率互換能夠有效的改善資產負債表的結構。
三、提出建議
當然利率互換本身也不能完全規避風險,還是有一定風險的,使用利率互換業務的商業銀行會對自身業務有附加效應,所以應該根據我國金融體系自身的情況與特點,進行如下的舉措來降低利率互換帶來的風險。
第一,時刻關注衍生工具的風險性。根據我國的會計準則,利率衍生工具是應該是在會計中被看做是金融衍生資產與金融衍生負債,在這兩類中進行涵蓋。商業銀行從事利率互換業務時必須要著重去看待利率衍生工具的風險識別,做到時刻盯住,不能松懈。
第二,建立健全利率衍生工具的信息披露制度。由于我國的利率衍生工具只是起步階段,很多細則并沒有完全明確,這時需要我們進行一個很好的會計實務來實現對其的披露,需要去借鑒國外的準則與信息,根據這些來形成我國標準化的會計制度,能夠進一步規范利率衍生工具的風險披露。
第三,提高對市場的監管力度建立健全衍生工具市場的法律法規體系,我國的法律制度并沒有完全跟上金融衍生市場的發展,需要我們去不斷完善新的法律法規來維護市場的公平性,對利率衍生業務的風險實施即使、有效的評估等。
參考文獻:
[1]蔣先玲,徐鶴龍.利率市場化下的利率衍生品定價理論研究綜述[J].2015(10):92-98.
[2]王敬.利率衍生產品需求研究:來自中國金融機構的證據[J].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學報2010(1).
[3]黃玉娟.衍生工具運用對上市公司業績影響的實證研究[D].重慶:西南大學,2009.
[4]李芹.金融衍生產品對我國商業銀行業績影響的實證對比分析[D].西安: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