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秋平
【摘要】民族傳統服飾是民族傳統文化中的一種藝術形態,是一個民族在長期生活、生產、發展中所產生的,是人對美的一種追求與向往。俄羅斯擁有獨特的地理位置、氣候環境以及人文環境,在長期發展與演變中,俄羅斯民族形成其獨具特色的民族服飾。我國東北地區與俄羅斯相鄰,且我國東北地區還擁有一定數量的俄羅斯民族的人們,因此,無論是文學藝術還是傳統服飾,俄羅斯民族的傳統文化均對我國東北地區具有一定的影響。
【關鍵詞】俄羅斯民族 傳統服飾 東北地區 影響
【中圖分類號】TS941.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06-0292-02
隨著經濟全球化、文化多元化趨勢的不斷發展,外來文化對我國各地文化帶來不同程度的影響。俄羅斯與我國東北地區相鄰,在改革開放政策的推動下,俄羅斯民族的文化、語言、生活、藝術、服飾均對我國北地區帶來不同程度的影響。為此,本文將從俄羅斯民族服飾特征入手,分析俄羅斯民族服飾對我國東北地區的影響。
一、俄羅斯民族服飾的特征
服飾是一個民族傳統文化的總要組成部分。俄羅斯民族的傳統服飾歷史悠久,能夠將俄羅斯民族原生態文化直觀的反映出來。俄羅斯民族的生活方式與生產方式對該民族的服飾具有直接影響。因俄羅斯民族的人們性情豪邁,通過觀看俄羅斯民族的傳統服飾能夠直觀的了解到。近年來,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社會歷史的不斷變革,俄羅斯傳統服飾在一定程度上發生了演變與革新,但是該民族服飾的基本特色依然被原封不動的保留下來。正是因民族服飾基本特色的存在,將俄羅斯民族傳統服飾同其他民族傳統服飾有機區分開來。
(一)俄羅斯服飾的整體特征
俄羅斯民族服飾的整體特征如下:從褶皺角度分析,呈自由落體線分割與直線分割是古代俄羅斯民族服飾的典型特征,基本上所有的傳統服飾上均有褶皺形式的對角線,并運用直線對其進行縫紉;從胸圍角度分析,服飾的胸圍相對較大,尤其是婦女長袖襯衫的胸圍最為突出;從色彩角度分析,服飾運用飽滿的色彩或者是運用多種色彩進行組合。
(二)俄羅斯男士服飾特征
斜領類型的抹布襯衫是其主要特征,并在襯衫下擺部分和領口部分繡花,并在襯衣外配置一根腰帶,且襯衫通常是由白或者是麻紗布制成,少數是由色彩艷麗的花布制成;褲子是利用白布或者是花布制成,褲型略寬;外衣為粗呢材質,例如羊皮大衣或者是毛外套等;腳穿皮質鞋子或者是靴子;頭戴毛皮帽子或者是毛呢莫阿紫。
(三)俄羅斯女士服飾特征
女士服飾色彩艷麗,粗麻布襯衫不開口,在其肩部有刺繡等圖案加以裝飾,衣領有褶皺;南方女子喜歡穿毛呢裙,北方女子喜歡穿一種特定的民族服飾,不喜歡穿褲子;腳穿皮質鞋子或者是靴子;春夏秋冬分別佩戴圍巾、花頭巾、皮帽或者是毛呢帽。除此之外,俄羅斯女士的頭飾同樣具備濃重的民族特色,無論是裝飾還是形式均保留著俄羅斯古老的文化形態。例如,俄羅斯已婚女性會將自己的頭發利用頭巾等裝飾物包裹起來,防止頭發漏出;俄羅斯的未婚女性會將會利用各種花環、珍珠等裝飾物對頭發進行裝點,并將頭發漏在外面。其中已婚婦女性所使用的頭巾是由絲綢或者是麻布所制作而成,通常以三角形的形式呈現出來,顏色為紅色或者是白色。利用亞麻制作而成的手絹是一種最普通的頭飾類型,因使用者年齡的不斷增長其顏色不斷加深。女性自結婚后會用帽子代替原有的手絹。
二、俄羅斯傳統服飾對我國東北地區的影響
地理環境對文化傳播與發展影響深遠。我國東北地區與俄羅斯地區相比鄰,兩地之間的交流日益密切,極大程度上加快當地之間的文化傳播與交流。從我國東北地區的文化形態來看,在服飾、飲食、語言藝術、家居建筑等諸多方面均能夠看到俄羅斯文化的蹤跡。俄羅斯文化主要以服飾、飲食為傳播載體,在社會發展與演變中不斷滲透到我國東北地區文化活動中,加強我國東北地區地域文化與俄羅斯文化的交融。例如,每當秋冬季到來,我國東北地區的居民會穿上毛呢大衣和皮靴,尤其是我國東北地區的城市居民在服飾上表現的最為突出。東北地區的居民通過借助俄羅斯民族傳統服飾上某一個或者是某幾個特點,創造出新的服裝藝術形態。無論是男士的襯衫、毛呢大衣、皮靴,還是女士的襯衫、連衣裙、披肩均在我國東北地區服飾上均有所表現。例如,我國東北地區的男士和女士紛紛效仿俄羅斯民族在秋冬季節的傳統服飾,將毛呢大衣作為該地區的過秋或者是過冬的主要服飾,并根據我國本土文化特色,對俄羅斯民族服飾中的毛呢大衣進行改良,形成獨具中國特色的毛呢服飾,加強中國本土服飾文化與俄羅斯民族服飾文化的融合;棉鞋一直以來都是我東北地區的傳統服飾,隨著俄羅斯民族服飾文化的流入,輕便、保暖的皮靴備受我國東北地區廣大人民群眾的喜愛;追求個性與時尚的東北女性,紛紛效仿俄羅斯民族的女士,將圍巾、花頭巾、皮帽或者是毛呢帽作為日常出行的主要配飾之一。
俄羅斯民族對我國東北地區的影響具有較強的先天性,且影響程度及其深遠。例如,俄羅斯女性在冬季應御寒所需,特準備多件皮裘大衣,盡管俄羅斯女性受社會地位、經濟能力的影響,所擁有皮裘大衣的檔次與質量有所不同,但是冬季身穿皮裘大衣已成為俄羅斯民族的一種習慣。在我國的東北地區,皮裘大衣已成為一種身份、時尚的象征,更是我國東北地區人民群眾對心理文化的需求。不少東北地區的男性喜歡帶皮毛帽子或者是禮帽,此現象同樣是受俄羅斯民族傳統服飾的影響。因為,在俄羅斯的人看來,人體最重要的器官就是頭部,一旦頭部著涼就會降低身體質量,需要利用皮毛帽子或者是禮帽對頭部器官進行保暖。
三、總結
綜上所述,服飾是一種文化發展與演變的產物。我國東北地區與俄羅斯相接壤,自改革開放以來,該地區在飲食文化、服飾文化等中影響深遠,極大程度上豐富了我國東北地區的服飾文化,增強中西方文化的交流與融合,促進我國東北地區與俄羅斯民族的文化交流與發展,營造良好的國際關系,增進兩國友誼。
參考文獻:
[1]李曉哲.淺談俄羅斯民族傳統服飾及其對東北地區的影響[A].中國博物館協會服裝博物館專業委員會.服裝歷史文化技藝與發展——中國博物館協會第六屆會員代表大會暨服裝博物館專業委員會學術會議論文集[C].中國博物館協會服裝博物館專業委員會,2014:4.
[2]李路.漢代東北邊疆民族文化與漢文化交流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4.
[3]湯立許.我國民族傳統體育項目分層評價體系及發展戰略研究[D].上海體育學院,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