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岐 錢芳兵
【摘要】有效應用講授法一定要注意合理的利用講授策略。語文界泰斗呂叔湘曾經說過“語文教學一半是科學,一半是藝術。”語文教學稱之為科學,因為它必須遵循鐵的教育規律;語文教學稱之為藝術,因為它具有水一樣的靈活。因此,在語文課堂上我們的教學要講究講授策略和設計策略。融知識的講授、能力的培養、智力的發展、思想情操陶冶于一爐,把課上的立體化,發揮多功能作用和“教文育人”的綜合效應。
【關鍵詞】語文教學 講授策略 合理利用
語文教學稱之為科學,因為它必須遵循鐵的教育規律;語文教學稱之為藝術,因為它具有水一樣的靈活。因此,在語文課堂上我們的教學要講究講授策略和設計策略。融知識的講授、能力的培養、智力的發展、思想情操陶冶于一爐,把課上的立體化,發揮多功能作用和“教文育人”的綜合效應。有效應用講授法一定要注意合理的利用講授策略,合理利用講授策略主要體現在以下三方面:
一、把握講授時機
“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講授一定要注意把握時機。講的太早教師的思考代替了學生的思考不利于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講的太晚不利于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學習欲望的保持。當學生遇到疑難時,留給他們充足時間思考是必要的,可是一旦疑難問題對學生學習的阻力過大,困惑時間太長反而會影響學生進一步學習此知識點的興趣與欲望。如于漪執教《晉祠》時將文章內容與《中國名勝詞典》中關于晉祠的介紹相比較教學,當講到到底是《晉祠》寫的好還是《中國名勝詞典》介紹的好這個問題時。學生的思考總是停留在表面,不能更深層次的認識這一問題。這時候就需要教師的講解,于漪老師恰當把握住這一時機講解到“我們應該從寫作意圖分析這一問題。詞典是給人家翻檢的,介紹的時候要要言不煩;文章呢,具體地說明描述,給人以美的享受,讓我們有身臨其境的感覺,所以,除了說明之外,還要加以描寫。”
因而講授之前要讓學生有“憤”“排”的情緒,產生學習的愿望;然后進行啟發,引導學生通過自己的反復思考實踐,去獲得一定的知識和技能。要使學生達到苦思苦想,求通而不通,想說而說不出來的境界,就需要教師在講授時或指點學習道路,或提出疑難問題,或教師“舉一隅”讓學生“以三隅反”。讓講授落實在“學生對話”對而不明時;講在學生體驗不到的時候;講在學生探究不出的時候;講在多元解讀誤解的時候。把握最佳講授時機最大化發揮講授的作用。
二、以啟發式教學原則相輔佐
講授法的最大弱點就是信息的單項流動,容易步入“填鴨式”誤區,而啟發式則能很好的避免這一弱點。啟發式不把學生當成被動地接受知識的容器,而是運用各種適當的方法,引起學生興趣,引起回憶、聯想、判斷、推理等思維活動,引起運用之時發現問題的熱情,把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調動起來,把精力集中在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上。
在語文教學中,用啟發式輔佐講授法,就可以真正做到教學是“教”與“學”雙邊的共同活動。教師通過層層設問等啟發手段,使學生由被動地聽邊為積極主動地思考。在進行篇章講析的時候,可以向學生提出你最欣賞文章的那一部分或哪幾句話,并說明理由之類的問題,這樣既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又鍛煉了分析能力與表達能力。教師要想做到靈活使用啟發式,必須有厚積薄發的功夫,充分掌握學科內容,善于理論聯系實際,由淺人深,深入淺出地對課程內容進行分析與闡述,并且要了解學生實際,使教學的深度、廣度和進度達到學生能夠適應的程度。
三、講授時注意師生的心理協調
教學實踐證明,運用講授法的關鍵環節之一,在于教師要善于營造一種理想的授課情境,其中重要的一點就是師生心里要協調一致。這里的心理協調包括兩個方面:一是情感和諧,二是目的一致。課堂講授的結構一般分為講授開始、系統講授和講授結束三個階段,在一堂課開始的時候,教師本人要精神飽滿。讓學生一種對學習有一種充滿熱情、充滿自信的感覺,要用少量時間把學生的注意力收攏到課堂上來,排除雜念,使學生有一種積極的心態等待上課。然后,教師要向學生講明教學目的,可以使“教”與“學”的雙方心中都有數,知道這一堂課到底是為了學到什么東西,要為達到什么目的而努力。比如在講授《守財奴》的時候,首先向學生介紹課文以前的有關情節,著重指出葛朗臺的妻子患了重病,按當時法國法律規定,葛朗臺的妻子如果死去,歐也妮可以依法繼承他母親那一份財產,這就與葛朗臺的愛財如命構成了尖銳的矛盾,課文的情節就是在這尖銳矛盾的基礎上展開的。以此為分析人物性格打下基礎。這樣學生在聽課過程中,就會對本文的主題進行分析,思路主動地參與到教師的系統講解中去,不會盲目被動地任憑“灌輸”。另外,學生對教師講授的知識,有些是他們所不熟悉的,但是有興趣;對有些知識他們既沒有掌握又毫無興趣,甚至有厭倦情緒。
因此,教師在講授某些難度較大甚至理論性較強的內容時,要先向學生講明學習這一內容的必要性和重大意義,曉之以理。這樣學生對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就能夠有心理準備,不會遇難即退,而會以一種積極的心態去克服困難,完成學習任務。
參考文獻:
[1]鄭桂華,王榮生.語文教育研究大系(中學教學卷)[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王鵬偉.基于教學的學習還是基于學習的教學[J].中學語文教學,20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