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平湖市梅園北村,314200
“生物誘導”與“環境誘導”是組建意蜂多王群的核心技術。概括地說,采用生物誘導技術來解決蜂王與蜂王之間的“敵對”關系,即解決蜂王斗殺問題;采用環境誘導技術來解決工蜂與蜂王之間的“群界”關系,即解決工蜂圍王的問題。
所謂生物誘導,就是通過人為的手段削弱或改變蜂王打斗行為能力。具體采取以下技術措施:
蜂王交尾及介紹成功后,讓其在大群里產卵6個月以上,一般在上一年5、6月份培育的蜂王,到第二年4~6月份組建多王群比較容易。此時的蜂王“母性”較好,“咬斗”的性格相對減弱。
先將蜂王捉住,用拇指、食指和中指輕輕捏住蜂王的胸背部,口器向上,再用小剪刀或指甲鉗剪掉蜂王兩側上顎的1/3到1/2。剪上顎時應十分小心,注意不能傷及吻和觸角。剪掉部分上顎后,放回原來蜂群內飼養幾天,待傷口愈合后組建多王群。或直接放入幼蜂群中組建多王群。

意蜂多王群蜂王間的相互關系以及蜂王和工蜂間的相互關系與蜂箱內、外環境關系密切。選擇并創造良好的箱內、外環境,也是組建多王群至關重要的條件。所謂環境誘導,就是選擇或創造有利于打破蜂群“群界”的蜂箱內外環境。具體采取以下技術措施:

選擇蜜粉充足、氣候溫和的季節,如在江南地區以上半年的4~6月份和下半年的9、10月份比較適宜。因為這段時間的蜂群處于強盛階段,同時外界的蜜粉源豐富,花香味成為蜂巢內的主導群味,使來自不同蜂群的蜂王之間的信息素易于融合。
工蜂是蜂箱內環境的主角,不同日齡的工蜂對蜂王信息素的敏感性有顯著差異,通常幼齡工蜂防衛能力弱,對蜂王信息素的敏感性差,容易同時接受多只蜂王的信息素。組建多王群的蜂箱內環境誘導需從集中臨出房幼蜂開始。具體做法是:從原群中提出即將出房的2~4張封蓋子脾和1張蜜粉脾,以集中臨出房的幼蜂成群,待箱內幼蜂達1kg以上(一般需要2~3天),即可把經過生物誘導過的蜂王放到一起,組成多王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