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中央日報》8月2日報道,美國智庫布魯金斯學會發布《2018全球大都市監測報告》顯示,中國大城市發展勢頭在所有國家和地區中表現最為亮眼。排在榜首的是愛爾蘭的都柏林,第二位為美國的圣何塞,成都以人均GDP增長7.2%和就業增長5.9%的成績位列全球第三名,排在所有上榜的中國城市的首位。北京位列全球第五,福州、天津、廈門分別位列全球第八、九、十位。
該報告以人均GDP和就業增長率為指標,評估過去幾年全球300個大都市的總體表現。2012年中國上榜的城市只有48個,而今年的報告中中國城市增加到103個,超過北美和西歐的總和。
報告稱,300個主要大型城市經濟總量占全球經濟的近一半,大城市對全球經濟總量、就業和人口吸納的貢獻率已呈現出“不成比例”的壓倒性優勢,在塑造全球經濟和社會形態過程中發揮獨特力量,成為“次國家級動力”。
報告分析,雖然北京和上海從規模上看,在中國仍具有不可撼動的主導地位,但已經不再是中國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包括成都在內的14個主要城市正在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中國正經歷著前所未有的城市化進程,中國城市在世界經濟舞臺上占據重要地位,中國城市的持續演變將成為影響全球經濟,社會和環境的關鍵因素”。▲
(向思源)
環球時報2018-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