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當代貴州全媒體記者 / 王小婷
刺梨產業是具有貴州山地特色的優勢產業,對改善全省生態環境,增加農民收入等具有重要意義。
近日,全國森林生態標志產品建設啟動會暨貴州刺梨產業扶貧推進會在貴定縣召開,會上成立了國家森林生態標志產品認定管理委員會,貴定縣被授予“國家森林生態標志產品生產基地創建試點縣”稱號,貴州山王果健康實業有限公司等13家刺梨企業被授予“國家森林生態標志產品建設試點單位”。
森林生態標志產品是指,產自良好森林生態系統,“無農藥殘留、無重金屬超標、無抗生素、無激素”的產品,具有綠色、營養、天然、健康等原生態元素。
2017年和2018年的中央一號文件中,都提出了“實施森林生態標志產品建設工程”的要求,增加綠色、生態、安全林產品有效供給,引導綠色生產和綠色消費,促進林業產業綠色健康發展。
貴州刺梨緣何成為首個培育產品?會上,貴州省林業廳廳長黎平表示,刺梨產業是具有貴州山地特色的優勢產業。貴州山多地少,發展刺梨產業,對推動全省山地特色產業發展,改善生態環境,增加農民收入等方面具有重要意義。
黔南州貴定縣地處苗嶺中段北坡,全縣喀斯特區域石漠化總面積為902.63平方公里,占國土面積的55.34%,生態環境脆弱,生態敏感性極高。因此,石漠化綜合防治工作是貴定縣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
如今,走在貴定縣的山坡谷底,隨處可見低矮的樹叢,短翹的樹梢向四周伸展。遠望四周,層層疊疊的山梁上,碧綠蔥翠,幾乎看不到裸露的碎石。
“這些全部是刺梨樹。”貴定縣昌明鎮秀河村村民庭玉雄指著眼前的山巒告訴記者,2010年,他承包了1000畝的山坡,全部用來種植刺梨。“刺梨樹都是本地的品種,樹苗成活率高。”庭玉雄說承包之初的山地全是荒草碎石,遇到下雨天,到處都是渾水爛泥,但現在這種情況不會出現,山上種的刺梨樹護住了水土。
“刺梨樹根系發達,固土保水能力強,適應生存的范圍廣,對石漠化治理、山區水土保持和改善生態環境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生態效益突出。”貴定縣林業局辦公室負責人張琴告訴記者。
張琴介紹說,在2018年的全省脫貧攻堅“春風行動”中,貴定縣財政按每畝830元的經費投入專項資金3004.6萬元發展刺梨產業,全縣新增刺梨種植3.62萬畝,加上實施新一輪退耕還林1.38萬畝,去年冬天至今年春天共新增刺梨種植5萬畝。目前全縣已種植刺梨18萬畝,覆蓋65個村,占全縣95個村的68.4%。
“一個金罐罐,裝著硬飯飯。不吃硬飯飯,要吃金罐罐。”這是流傳在黔貴大地的一個謎語,謎底就是刺梨。刺梨又名山王果,果實內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被廣泛應用于醫藥、食品、化妝品等領域,具有良好的經濟價值。
“我在廣東打了10年工,2008年回到家鄉后跑過摩的,收過廢品。2010年開始種刺梨。”庭玉雄向記者講述了他的致富經歷。
在貴定土生土長的庭玉雄從小吃慣了刺梨,但刺梨也僅僅是大家偶爾品嘗的“野果子”,大規模種植似乎不切實際,庭玉雄決定先試種幾百畝。“除草、施肥、剪枝等工作,只要幾個人就能完成,刺梨樹屬于灌木,不需要太精細化管理。”
3年掛果,5年豐產。2013年,第一批掛果的刺梨就讓庭玉雄嘗到了甜頭。“一斤賣一塊三毛錢,貴定敏子食品有限公司直接收購。”有銷路、好打理、收益高,庭玉雄決定擴大種植。現在,僅庭玉雄個人就種植了2800畝,是全縣種植面積最多的種植戶。
“目前只有一半達到豐產,其他還都在投入期。”盡管如此,去年庭玉雄的收入依然高達300多萬。“刺梨成熟的時候會有一些周邊縣市甚至省外的游客來基地里采摘刺梨,還可以去我的魚塘釣魚,吃飯就可以在我的農家樂。”
頭腦靈活的庭玉雄成了昌明鎮因刺梨致富的“領頭羊”,如今鎮上有一半以上的村民開始種植刺梨。“整個昌明鎮的刺梨種植都是我帶動起來的。”采訪中庭玉雄略帶自豪地說。從去年開始,庭玉雄在種植刺梨的同時也育苗,周邊村鎮想種植刺梨的人都會從庭玉雄處買樹苗。
張琴告訴記者,整個貴定縣,像庭玉雄一樣的刺梨種植專業大戶共有90戶,此外還有15個2000畝以上的刺梨專業村和40個500畝以上的刺梨基地。受益農戶21870戶,占全縣61915戶農戶的35.3%,其中覆蓋貧困戶6561戶19683人。
“這個是刺梨茶葉,這是刺梨蜂蜜,這是刺梨原汁……”5月29日,記者來到貴州山王果健康實業有限公司,公司的生產負責人王迪生向記者介紹,刺梨經過加工,可以制作成刺梨原汁、刺梨口服液、刺梨酒、刺梨果脯、刺梨凍干片等30余種刺梨系列產品,主要銷往北京、上海、西安、廣州等城市,省內各大超市也有銷售。

貴州山多地少,發展刺梨產業,對加快我省山地特色產業發展,改善生態環境,增加農民收入具有重要意義。圖為貴定縣掛滿枝頭的刺梨。(貴定縣林業局供圖)

因種植刺梨而脫貧致富的村民把刺梨稱為“金罐罐”。圖為貴定縣刺梨種植戶們喜獲豐收。(貴定縣林業局供圖)
目前貴定縣刺梨產品注冊的商標主要有“山王果牌”“天瀧神酒牌”“敏子牌”等,刺梨原汁系列產品深受群眾青睞,“敏子牌”刺梨干及刺梨原汁獲黔南州2016年十大農特產品稱號。
品牌的背后是企業對刺梨果高標準的種植要求。這一點在山王果刺梨產品加工基地得到證實。基地進門的一整面墻上掛著刺梨收購標準:無農藥殘留、無重金屬超標,無青果、無爛果,無任何雜物,采摘及運輸用公司食品級果筐裝存,采摘后8小時內運輸到工廠。
“這只是我們收購原材料果最基本的前提。”王迪生告訴記者,滿足基本的收購標準的刺梨還會根據不同的品質細分為四個等級,分級后再被送入相應的生產線。
“基地所有的刺梨都是嚴格按照技術規程,確保撫育、施肥、管護、病蟲害防治等每一個環節規范操作。”張琴說,標準化管理是刺梨品質最關鍵的保證。正是源于這樣標準化的管理和高質量的要求,“貴定刺梨”品牌的系列產品越來越受市場歡迎,銷量一年比一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