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當代貴州全媒體記者 / 孫蕙
“2號家庭加油!”“5號家庭趕緊跟上!”
5月5日,安順市馬槽井社區居民活動廣場上,歡呼聲此起彼伏,熱鬧不已。原來,社區居民正進行接力賽跑,每一組家庭的爸爸媽媽和孩子們都鉚足了勁兒沖刺,現場氛圍熱烈歡快。
“今天正趕上馬槽井社區過‘鄰里節’,社區居委會組織居民開展親子活動、吃長桌宴。”順著馬槽井社區居委會副主任張金筑手指的方向望去,廣場的另一邊已經擺好了一排排長桌,居民們來回穿梭,正為大家的晚餐忙碌著,一番和諧、其樂融融的景象。
“晚飯后我們還要通過居民自主投票,開展‘文明家庭’‘文明小區’和‘文明樓棟’評選活動呢。”張金筑說,自2016年以來,馬槽井社區將每年的4月底至5月初定為“鄰里節”,組織居民相聚一堂,通過開展居民自編自演的活動,和諧鄰里關系,構建社區“共建、共治、共享”的體系。
“中國有句古話‘遠親不如近鄰’,而在當下的城鎮,鄰里關系逐漸淡漠,有的小區居民就算同住多年都互不認識。”安順市創建辦副主任白波介紹,安順市在文明城市創建工作中,倡導“做一個有溫度的人,共建一座溫暖的城”,圍繞打造“中國好鄰居”主題,鼓勵各地通過“鄰里節”、過好“我們的傳統節日”,組織社區居民、村寨群眾集中開展活動,著力營造鄰里之間互幫、互愛、互助的和諧氛圍。
創建為民,小城大愛。打造“中國好鄰居”僅是安順市開展文明城市創建的一個縮影,志愿服務則是又一創新舉措。

6月8日,安順市開展"夏日送清涼.關心高考學子"志愿服務活動。(陳發琳 / 攝)
數據顯示,2017年,安順市“志愿云”注冊志愿者17.2萬人,注冊隊伍1400支,發布志愿服務項目8222個,志愿服務時長650余萬小時,設立志愿服務站點420余個,城區商鋪建立“愛心驛站”20余個,現已有1人獲全國道德模范,12人入選中國好人榜,93人入選貴州好人榜。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廣泛開展,安老師工作站“心心相依·伴你成長”志愿服務項目入圍全國百佳志愿服務項目。
“每一個數據背后,都凝聚著全體志愿者的無私付出,他們用‘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精神,為安順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加1℃。”白波說,精神文明建設,群眾是參與者,也是受益者,更是文明創建的不竭動力。
安順市不斷創新和拓展志愿服務內容,廣泛開展保護環境志愿服務、文明創建志愿服務、文化志愿服務,以及“暖冬志愿行”“同心助學”“為愛黔行”等關愛活動。并通過組織開展最美志愿者、最佳志愿服務組織、最佳志愿服務項目、最美志愿服務社區評選活動,宣傳推廣志愿服務先進事跡,讓互幫互助的風尚日漸形成,“街頭正能量”“村頭正能量”正在人們日常生活中潛移默化地發揮作用。
“如今的安順市,黨員干部、市民紛紛走上志愿服務崗位,各類志愿服務活動在大街小巷常態開展,充分展現互助包容、溫暖和睦的城市魅力。”白波感慨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