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欣頎
摘 要 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引發金融科技的創新應用,金融科技的發展推動了金融供給側改革,進而引起金融外包業務和金融外包行業所需人才出現新的特點,本文主要研究了金融科技帶來的金融外包所需人才的新趨勢,并對金融外包人才培養提出了合理化的建議。
關鍵詞 科技金融 金融外包 人才需求
中圖分類號:F275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8.04.064
Demand Trend of Financial Outsourcing Talents
in the Background of Financial Technology
WU Xinqi
(Suzhou Industrial Park Institute of Services Outsourcing, Suzhou, Jiangsu 215000)
Abstract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has triggered the innovative application of financi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the development of financi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as promoted the reform of the financial supply side. This has led to new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alents required for financial outsourcing business and financial outsourcing industry. This paper mainly studies the financi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rought about by the financial new trend of talents required for outsourcing and put forward reasonable suggestions for the training of financial outsourcing talents.
Keywords technology finance; financial outsourcing; talent demand
2017年4月商務部會同發展改革委、教育部、科技部、工業和信息化部制定了《國際服務外包產業發展“十三五”規劃》。2011年到2015年之間,我國金融外包穩定發展,服務外包合同金額年均增長量達到31%,遠超我國GDP增長速度,服務外包產業仍是我國最富有活力的行業之一。大數據、物聯網、移動互聯、云計算等信息技術的創新應用,推動了我國服務外包產業結構不斷優化,服務內容逐漸向價值鏈高端延伸。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引發金融科技的強化應用,金融外包行業的發展也逐漸深化,業務范圍出現了新的特點,金融外包行業所需人才也出現的新的趨勢。
1 金融科技促進金融供給側改革
伴隨著第三方支付、網絡貸款、互聯網征信及互聯網銀行等互聯網金融模式的快速發展,信息技術企業尤其是互聯網公司已經全面介入到金融服務的方方面面。信息技術企業以其掌握的科技優勢在用戶服務、產品設計等各個方面的創新提高了金融服務水平、吸引了非常多的用戶,推動了我國金融行業的供給側改革。雖然在互聯網金融的發展過程中暴露出法律空白、監管不足、平臺跑路、投資者利益受損等各種風險問題,但是,互聯網金融產品不斷擴大的市場份額以及用戶廣泛接受的互聯網金融產品已經證明信息技術應用對于金融服務行業發展具有重要作用。
互聯網平臺在金融服務中的應用效果提高了互聯網金融平臺的競爭力,對傳統金融機構的業務和市場均產生了一定的影響。目前,傳統金融機構更需要提高機構本身的供給能力,金融科技概念的提出為傳統金融機構服務能力提高方面帶來了希望和福音。所謂金融科技(Fintech),與互聯網金融的概念并不同,“金融科技”并不僅僅局限于互聯網技術,二是更注重更高水平的多種信息技術在金融行業的應用,包括大數據、區塊鏈以致智能機器人、VR、生物驗證技術等高科技信息技術,著重在金融行業風險控制和平臺管理融入更多元的科技因素。
2017年3月10日,在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記者會上,央行行長周小川就曾談及金融科技監管。2017年5月,中國人民銀行成立金融科技委員會,深入研究金融科技發展對貨幣政策、金融市場、金融穩定、支付清算等領域的影響,推動我國金融科技的發展。2017年9月,在2017中國(合肥)金融服務外包峰會上,中國建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提出數字驅動型銀行的建設,明確數據挖掘、大數據分析在銀行尋找優質客戶和防范風險方面的重要作用。眾多傳統機構已經深刻地認識到科技金融在傳統金融機構金融服務供給能力提高方面的重要作用,加強引入各種科技手段,提高機構自身金融服務供給能力。金融科技有力的促進了我國金融供給側改革進程。
2 金融科技促進金融外包業務轉型
2.1 金融外包業務結構性調整
我國早期的金融外包業務主要以ITO為主,傳統金融機構對于信息系統的建設需求產生的大量的信息技術外包業務。隨著金融行業的發展,業務流程外包規模逐漸增大,成為金融外包中增長最快的業務,金融機構的數據處理、客戶服務等非核心業務流程逐步外包給專業的金融外包服務公司,降低了金融機構的成本支出,提高了金融機構的核心競爭力。隨著2013年互聯網金融的快速發展,營銷推廣服務需求大大增加,大規模的增加了BPO金融外包的規模。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大數據技術和人工智能被廣泛應用到金融服務中,以提高金融服務水平,金融外包服務公司主動尋求為金融機構提供融合大數據技術、人工智能等信息技術的綜合性外包服務,通過大數據定位參與金融機構產品設計環節,極大地提高了知識流程外包的規模。
2.2 系統性金融外包業務增加
目前,金融外包服務企業已經普遍將自己放在金融外包業務的引導地位上,金融外包公司站在發包方的角度思考發包方需要何種金融外包服務,并且尋求為金融機構提供系統性金融外包業務。金融外包服務企業從提供傳統的單一的ITO或BPO金融外包服務,轉向提供以信息為基礎的貫穿金融機構各個業務流程的綜合性的信息服務。有金融外包公司提出用戶全生命周期服務,參與金融機構的客戶畫像、客戶開發、客戶服務、客戶管理到客戶維護等各個環節,為金融機構提供系統化客戶管理的金融外包服務,這些系統性的外包服務已經獲得一些金融機構的認同,并獲得了越來越多的金融機構用戶。
2.3 數據服務需求增加
互聯網的發展,尤其是BAT(百度、阿里巴巴、騰訊)互聯網公司的快速崛起以及基于三大平臺的各種類型互聯網產品的成功推廣,讓社會各界認識到了數據的重要性。互聯網公司利用大數據技術在客戶定位、產品開發、信用征信等各個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優勢。2015年4月14日,全國首個大數據交易所——貴陽大數據交易所掛牌并完成首批大數據交易,面向全國提供數據交易服務。數字驅動型銀行的提出說明我國的傳統金融機構也越來越重視數據在傳統金融服務中的重要作用,金融機構對于數據服務方面金融外包業務需求增加。金融外包公司也在不斷開拓數據服務業務,例如兆尹科技針對中小銀行提供的數據發掘、大數據分析、數據可視化等綜合性數據集成服務;龍信數據通過大數據為企業畫像、描繪企業族譜輔助金融機構進行企業金融貸款產品設計。
2.4 人工智能進入金融外包領域
2017第二屆中國金融科技大會,京東金融CEO陳生強提出“金融科技,人工智能是必需品”。目前,我國的人工智能產業發展迅速,多家人工智能公司獲得大規模風投資金,人工智能成為目前資本熱捧的重要產業。已經有一些金融機構嘗試使用智能機器人進行客戶輔助接待服務,有人預測機器人將能夠勝任未來銀行的大堂經理等客戶接待工作。同時,部分金融外包企業也開始引入人工智能技術,例如天源迪科的催收機器人以及華道數據的“智能電話催收平臺”。金融外包領域已經邁出了人工智能的第一步。
3 復合型金融外包人才培養
金融科技已經成為金融行業目前最受人關注的一個詞,金融機構對于信息技術的關注必然引起金融外包行業的業務轉變,隨之而來的是金融外包人才的需求變化。
3.1 復合型人才需求
金融外包行業從前更注重金融外包企業的規模,對于員工的專業能力、素質要求并不高,員工流動率居高不下。專業金融外包人才培養并不多,人員來源比較廣泛,不限專業、中職以上學歷都可以進入金融外包公司工作。相對高端的金融外包人才則更多來自傳統的金融專業學生,這些學生的培養更加注重金融專業性培養,重點是金融專業知識和金融專業技能的提高。而隨著金融外包業務的轉型,需要大量人力的金融BPO業務的發展速度明顯放緩,金融外包業務逐漸向知識流程外包轉變,為金融機構提供系統化的全面服務,這就需要金融外包從業人員一方面了解金融機構的各個業務流程、理解金融外包的內涵。我國一直在推動離境外包業務的發展,并且取得了較快的發展速度,所以我們所要培養的人才還需要具有較強的外語溝通能力。也就是說,金融服務外包行業所需人才將是具有外包知識、專業素養和外語能力的復合型人才。
3.2 信息技術水平要求增加
金融科技已經成為金融行業的未來發展方向,信息技術同樣將滲透到金融外包業務中。從目前金融外包業務特點來看,金融BPO仍然比較低端,仍然需要大量人力堆積完成繁雜的工作任務。相比較,金融ITO和金融KPO更加高端化一些,員工的工作環境相對較好,需要的員工相對來說學歷層次、素質水平要求更高一些。所以在金融外包人才培養過程中,除了外包知識、專業素養和外語能力的培養以外,為了能夠適應未來金融科技對于金融外包服務的要求以及人才未來發展晉升的需求,應該強化金融外包人才的計算機水平提高,重點培養大數據處理、大數據管理、大數據可視化等相對更容易掌握的信息技術,培養金融專業與信息技術專業跨界融合的人才。
3.3 素質培養取代專業培養
雖然,現在的人工智能還不能夠完全取代金融服務或金融外包服務中的人力資源,但是,隨著人工智能、神經網絡等技術的發展,人工智能領域未來可能會對于人力資源產生一定的威脅,只能從事重復性勞動的金融外包人才的地位將岌岌可危。傳統人才培養只注重專業培養是不適應時代發展的,專業相對來說比較容易被人工智能所取代。當然,人工智能并不是人,在人文、社交等方面是很難取代人的,金融外包人才的培養應重點關注人這些不可取代的能力的提高。這就需要在金融外包人才培養方面,將重專業培養向重素質培養方面轉變,重點提高金融外包人才的商務溝通能力、團隊合作能力以及壓力管理能力等等,這也是目前很多金融外包企業在招聘員工過程中所提出的員工應具備的能力中最重要的一個部分。
4 結論
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信息技術的大發展已經改變了我國各個產業的發展模式,引入信息技術的金融行業同樣發生了巨大變化。金融科技概念的提出為我國金融服務水平的提高指明了一條新路。定位于降低金融服務成本、提高我國金融行業競爭力的金融外包產業在金融科技的背景下,呈現出結構化變革、知識流程外包快速發展、系統性服務升級、大數據集成管理以及人工智能引入等新的業務特點。金融外包業務模式的改變又引起了金融外包人才需求的改變,人工智能及信息技術的應用已經對需要大量人力資源的外包行業產生影響,信息技術有可能在未來取代人力,那么金融外包行業所需要培養的人才將不再是低端重復性勞動的低技能人才,而是復合型、跨界融合、不可替代的金融外包人才。
課題項目:蘇州市“高技能人才培養研發”市級重點課題,課題編號: GJNZ201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