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自《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發布以來,圍繞核心素養培養的課堂教學研究逐漸深入。每名教師都應給予核心素養培養的語文教學活動更多的關注,落實好與之相關的教學工作。因此,文章就基于核心素養培養的初中語文教學展開論述。
關鍵詞:核心素養;初中語文;教學活動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A 收稿日期:2018-01-15
作者簡介:李建松(1981—),男,湖南岳陽人,二級教師,本科。
注重基于核心素養培養的初中語文教學探究,有利于保持良好的語文教學效果,在拓寬初中語文教師教學思路的同時優化其教學方式,確保其教學計劃得以順利實施。因此,教師需要結合初中語文教學的實際概況,在明確教學要求的基礎上,積極開展所需的基于核心素養培養的語文教學研究工作,確保既定的初中語文教學目標得以順利實現。
一、初中語文核心素養概述
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為了使核心素養培養作用下的語文教學工作開展能夠達到預期效果,教師需要對初中語文核心素養的相關內容有必要的了解。這些內容包括:
其一,開展基于核心素養培養的初中語文教學,能夠在學生們保持良好的語文學習態度,抒發個人情感,逐漸形成有效的價值觀等方面發揮相應的作用,使得學生語文學習的積極主動性在初中語文教學中不斷提高,實現個人全面發展的同時改善初中語文教學狀況。
其二,核心素養培養要求下的初中語文教學,教師需要對學生的審美情趣、各種文學經典中的文化底蘊等進行充分考慮,使得實踐中的語文教學方式運用更具科學性,逐漸打造高效的初中語文教學課堂,從而為學生們提供良好的語文學習環境。
其三,在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通過對核心要素的分析與融合應用,有利于增強其教學培養方法實踐應用效果,使得初中語文教學中的問題發生概率下降,進而為初中語文教學水平的提升以及教學方式的優化提供保障。
二、初中語文教學中學生核心素養培養現狀
1.教學方式有待優化,高效教學課堂難以實現
在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受到某些教師思想觀念落后、對當前教育形勢變化分析少等因素的影響,教師在初中語文教學中采用的教學方式不當,需要在長期的實踐過程中不斷優化,且高效的初中語文教學課堂難以實現。具體表現為:一是部分初中語文教師在教學方式選擇與運用過程中,對學生的實際情況考慮不充分,過于依賴自身以往的實踐經驗,致使語文教學方式運用效果不明顯,難以達到學生語文能力科學培養的要求;二是在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由于一些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未能充分發揮出現代信息技術的應用優勢,使得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技術含量下降,影響其教學方式實踐應用效果。
2.學生的主體地位不突出,學習潛能深入挖掘不足
當前形勢下初中語文教學中學生的主體地位是否突出、語文學習方面的潛能能否得到深入挖掘,與學生的語文綜合學習水平的高低密切相關。但是,實踐中受到教師教學理念更新不及時、教學計劃實施缺乏針對性等因素的影響,初中語文教學中存在著學生主體地位不突出、學習潛能深入挖掘不足等問題,影響著初中語文教學效果。具體表現為:一是某些初中語文教師在教學活動開展應對學生的實際需求、素質教育要求等考慮不充分,加上自身的教學理念更新不及時,使得語文教學中學生的主體地位不突出,影響著他們的學習積極性;二是在實施初中語文教學計劃的過程中,一些教師在教學中未能從學生的學習態度、個人情感等方面進行充分考慮,導致在語文教學中學生的學習潛能沒有充分被激發,致使初中語文教學水平有待進一步提升。
3.教學模式缺乏創新性,教學狀況改善不及時
語文教學實踐中受到語文教學模式缺乏創新性、教學狀況改善不及時等問題的影響,學生的語文綜合學習能力培養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響。具體表現為:一是一些初中語文教師在實踐教學中的創新意識薄弱,創新教育教學方式探索不積極,使得對初中語文教材中的豐富內容挖掘不充分,影響著語文教學活動的開展效果,阻礙著初中語文教育事業的可持續發展;二是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因部分教師對實際的語文教學狀況改善不及時,因而教學效率降低,教學水平難以提升。
三、基于核心素養培養的初中語文教學措施運用分析
1.優化教學方式,注重學生核心要素培養
在核心要素培養的作用下,開展初中語文教學工作時,教師為了保持自身良好的教學狀況,全面提升初中語文教學水平,打造出高效的語文教學課堂,需要不斷優化教學方式,并注重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具體表現為:一是初中語文教師在教學方式選擇與運用過程中,應結合當前的教育形勢變化、實際教學情況等,注意現代信息技術及豐富實踐經驗的配合使用,使得現有的語文教學方式得以優化,并增強其實踐應用效果;二是在開展初中語文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教師可考慮使用有效的課堂提問方式、傳統文化教學的融合應用等,使得學生在語文教學中的核心素養得以提升,并實現他們語文素養方面的綜合素質培養。比如,在講解《春》這篇文章的過程中,教師可在多媒體教學方式的支持下,積極引導學生對春的景象進行獨立思考或者小組討論,且在動態化圖片、文字等要素的作用下,加深學生們對課文知識點的理解,促使學生們的語文素養能夠得到不斷提升。
2.教學中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充分考慮學生的個人情感
為了使基于核心要素培養的初中語文教學工作開展更具科學性,教師需要根據素質教育要求,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并考慮他們的個人情感,保持語文教學工作的高效性。具體表現為:一是教師在語文教學計劃制訂與實施過程中,應充分考慮學生的實際學習狀況及學習需求,使得教學計劃安排更具針對性,確保初中語文教學中學生的主體地位不受影響;二是在核心素養培養工的作落實中,教師應通過對學生個人情感的充分考慮,將相應的教學工作落到實處,形成良好的語文課堂教學氛圍,實現對學生語文學習潛能的深入挖掘。比如,在引導學生學習《紀念白求恩》這篇課文時,教師應充分地發揮出學生的個人情感因素在教學中的作用,讓學生們能夠通過對這篇文章創作過程中的時代背景、文中主人公良好的個人品質等方面信息資源的查找,提高對文中人物的正確認識,進而提升個人的語文綜合學習水平。
3.積極探索創新教學模式,充分考慮教學與生活緊密聯系教學
通過對基于核心素養培養狀況的深入分析,將其應用于初中語文教學中時,為了形成符合語文教學要求的教學模式,教師則需要在專業培訓活動、責任機制等要素的作用下,將創新理念融入到語文教學過程中,從而形成良好的初中語文教學模式。同時,初中語文教師應引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將自身的生活實際與教材內容緊密地聯系在一起,并開展相應的教學活動,確保既定的教學目標得以實現。比如,在講解《我的母親》這篇課文的過程中,教師應鼓勵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將自身與母親的生活經歷聯系起來,體會作者的創作意圖,從而在課堂學習中汲取到更多的知識,實現學生語文學習能力的科學培養。
綜上所述,實踐中教師若能將基于核心素養培養的初中語文教學探討及研究工作落到實處,則有利于提高教學工作效率及質量,最大限度地滿足學生在語文教學實踐活動方面的多樣化需求,使得初中語文整體教學水平得以不斷提升。因此,未來初中語文教學活動開展中教師應給予核心素養培養的語文教學工作開展足夠的重視,并加強現代信息技術的使用,增加初中語文教學實踐中的技術含量,促使教育教學工作的落實能夠達到預期效果。
參考文獻:
[1]聶 嬌.初中語文教學創新與核心素養的培養[J].教師博覽(科研版),2017(11):27-28.
[2]方燕紅.淺談在新教材條件下初中語文教學如何培養學生核心素養[J].新課程(中旬刊),2017(7):176.
[3]季 瓊.以落實三維目標為抓手,著力培養核心素養——芻議初中語文教學中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J].新課程(中學版),2017(6):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