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生,姥姥養,爸爸回家就上網”這句話廣為流傳,很多人一邊吐槽老人帶娃弊端多、不科學,一邊又自顧自做甩手掌柜。可是,帶娃不應該是父母自己的責任么?與其一味抱怨老人,不如勇敢地承擔起教養責任,再虛心懇請老人協助,這樣的“老少配”才是正確的打開方式。
遇到固守陳舊教育的老人時,不如單刀直入地告訴他們“我要把孩子培養成什么樣的人”,或者“我想用什么樣的方法教育孩子”,然后謙遜地把做飯、家居清潔等雜事煞有介事地“拜托”他們。別忘了,你的態度決定了小孩被照顧的好壞程度。
大家都知道,孩子在家可能撒潑耍橫,但一站在老師面前立刻會秒變乖小孩。老人也是如此,要么怎么被稱之為“老小孩”呢?老人不聽話,沒關系,帶孩子上課時順便把老人帶上,讓他們聽聽老師的意見。他們不僅自己照做,還會監督晚輩遵守呢。
家庭教養與其說是靠理念支撐,不如說要靠環境影響。只要年輕父母樹立好教育權威,且言出必行,老人即便表面不認同,但一旦看到效果,就會偷偷效仿。要知道,老人的模仿能力也超強,他們小時候也可能是熱愛學習的“小標兵”呢!
父母“忙”是事實,但從來不應該成為忽視孩子的理由。所以,既然陪伴,就放下手機全心全意,讓他知道你一直在;如果沒空,也請給關愛,給孩子寫信、打電話都行,只要讓他明白你心里有他。你這樣的辛苦,老人也曾有,他們會不全力相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