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信息:江山市農機管理總站,324100,浙江江山
江山市利興菇業專業合作社創建于2007年9月,是由從事食用菌栽培和銷售的多家農戶共同出資組建并經工商部門注冊登記的農民合作經濟組織,也是江山市首個工廠化食用菌生產基地。合作社坐落于浙江省江山市虎山街道江山底村,現有社員108人,注冊資金500萬元,職工20余人。合作社自成立以來,取得了驕人的成績,為加快江山市食用菌產業領域“機器換人”步伐做出了表率。2009、2010年連續被評為江山市十佳農業龍頭企業,2013年被評為省級示范性農民專業合作社,2015年被評為衢州市十佳農民專業合作社,2016年被評為國家級示范性農民專業合作社,2017年被評為浙江省農業“機器換人”示范基地。
為滿足現代化農業生產的需要,合作社在籌建之初,廠區內即規劃建造了辦公室、實驗室、菌種研發室、堆料場、倉儲室及8 000 m2的標準化菇房等,成為總占地面積11 hm2的金針菇工廠化栽培示范基地。經過江山市農業部門的大力支持及引導,合作社管理人員多次赴先進地區考察學習并深入交流,先后引進拌料機、裝瓶機、接種機、搔菌機、挖瓶機、加濕器、臭氧機、制冷機、鍋爐滅菌機、烘干機等一系列先進農機裝備,形成了一條機械化水平較高的現代化食用菌高科技栽培生產線。運用機械設備進行生產,相對于人工操作,在節省人力的同時,極大地提高了生產效率。原本需要100多工人才能完成的任務,現在只需要20個工人就能完成,據估算生產效益提高了10~20倍,設施化、自動化先進生產設備的高效率得到了顯現。目前,該合作社是衢州地區最具規模的食用菌標準化生產示范基地之一。
十多年來,國家對“三農”工作非常重視,對農業生產各環節購補政策力度空前。為了提升金針菇的機械化生產水平,合作社聚焦關鍵環節、薄弱環節進行補短板、提效能,通過全面技改,在完善食用菌生產設備上下足功夫。2015年,通過購補,對拌料機、真空滅菌機、液體接種機等進行了換代改造,在金針菇存貯保鮮工藝上配備了享受國家農機購置補貼的冷凍保鮮設備,建成冷庫房60個,共計1.3萬m3。在金針菇生產的各環節,達到了100%的機械化作業水平。

金針菇學名毛柄金錢菌,它不但是一種美味食品,又具有較好的保健藥用食療作用,得到了人們的喜愛,市場潛力巨大。為滿足日益增長的市場需求,提升經濟效益,合作社在確保金針菇產量及質量的前提下,打破原有市場格局,自行組建了銷售團隊,并不斷向外拓展。由原先的衢州地區各縣區銷售點,逐步延伸至江西、安徽、福建、上海等省市,建立了10多個金針菇銷售點,銷售版圖覆蓋我國整個東部,如今產品已遠銷廣東、海南等地。生意紅火,效益顯著。合作社2017年共種植金針菇500萬瓶,年產量1 550 t,年產值達1 000萬元以上,年利潤300萬元。
質量至上,安全第一。十多年來,合作社始終把產品質量和生產安全視作企業的生命,沒有了這個保證,就沒有企業的未來。合作社先后出臺了《檢測室管理制度》《無公害江山白菇工廠化生產技術規程》《無公害江山白菇生產質量控制措施》《無公害江山白菇工廠化生產安全操作規程》等。這些規章制度不但懸掛在辦公室醒目位置,讓大家時常能看到,合作社還經常組織工作人員學習、討論、交流,以提高大家的質量、安全意識。十多年來,工作人員都能自覺遵守制度,生產基地內從未發生過安全事故。這里生產的金針菇又肥又大,味道鮮美,口感極好,受到客戶的一致好評。
創業的成功,激勵著合作社的每一個成員,企業如何發展成為了新課題。在當地政府的關懷下,合作社已著手準備建立自己的第二個金針菇生產基地,并將吸收更多的會員,帶領其他菇民共同致富。將進一步規范生產管理,根據市場需求,擴大產能;提升產品粗加工及延伸產業鏈的產品精加工能力;強化銷售環節,積極發展電商;引進更先進的金針菇生產線和專業人才,朝智能化生產推進:從而建設一個高標準、高規格的食用菌產業“機器換人”的示范基地,基本實現規模化、標準化、專業化、品牌化食用菌生產格局,為振興鄉村經濟、促進效益農業發展作出更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