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年來,我國企業積極響應政府“大海外”和“一帶一路”戰略,不斷拓展海外市場,部分企業初涉新國別的海外市場,由于對當地市場不熟悉,各項風險較高,而財務風險管控又是現今跨國公司在海外項目上的最大難題。本文首先指出了我國企業當前海外項目上財務風險特征和定義,其次分析了生產經營中面臨的主要財務風險問題,最后指出強化海外企業財務風險管控的優化措施和主要途徑。本文作者連續9年奮斗在南美和非洲海外一線,積累了一點海外財務管理經驗,進行共同探討,便于不斷降低海外工程項目的財務風險,提升效益空間。
關鍵詞:海外項目;財務風險;管控措施
“走出國門,拓展海外”是當前的熱門話題,隨著國家不斷推進海外戰略,加強構建“海上經濟走廊”和“一帶一路”的建設。在集團的引領下,我局積極走向海外,海外建設事業蓬勃發展。隨著我國發展規模的不斷增長和海外項目的逐漸深入,海外企業的財務風險也不斷凸顯,在這種情況下海外企業如何提高財務的管控效率,防范財務相關風險是急需解決的重要課題。
本文介紹了目前海外項目財務管理現狀和存在財務風險的6個主要方面和相應的解決措施。
一、目前海外項目財務風險的主要特征
1.地域性強
海外企業財務管控中由于項目所在國法律、規章、外賬、匯率、稅費和國家風險等方面都存在差異,使每個國家的財務風險管控側重點各不相同。特別是新開發國家的項目,導致財務風險地域性差別很大,集團整體管控難度大幅增加。
2.可控性差
海外項目跟國內的常規風險不同,體現在日常財務管理各個方面,沒有經驗較難發現和解決。平時得和外部機構打交道,當地的辦事機構效率很低,解決財務風險難度加大。
3.危害性大
海外的現匯項目利潤一般不高,項目最終能否盈利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財務風險的管控能力。在海外工作有時會聽別的公司經理說,項目本來掙錢了,最后收尾階段交稅導致虧損。
4.統計性難
海外工程需要單獨核算利潤和建造合同等,涉及到的幣種較多,這樣就涉及到匯率變動和外幣損益調整。加上外幣波動幅度大,牙買加和智利項目3年左右時間當地幣就波動高達50%,造成數據統計難度增大。
二、海外項目生產經營中面臨的主要財務風險問題
1.認知風險
(1)以國內意識認知解決國外問題。按照國內的勞務用工合同翻譯成當地語言就進行招工,有的為了減少繳納養老保險的手續和增加工人收入,直接在合同里規定工資包括養老醫療保險,費用由個人去保險機構繳納。這些在巴拿馬和智利等很多國家,屬于無效合同。
(2)內部控制監督較國內難度大。海外工程剛開工時因調遣和簽證原因人員不能按時到位,各類專業人員很多身兼數職,如財務主管兼出納,材料采購兼倉管等。
2.資金風險
(1)資金鏈和資金安全風險。海外項目資金鏈如果出現問題危害較大,由此導致當地工人工資推遲幾天發放時,輕則罷工抗議,重則發生沖突,所以必須保持資金鏈流暢。
(2)壞賬風險。主要體現在收付款兩方面,收款方面如果業主資金困難,施工企業將面臨應收賬款壞賬的風險;付款方面如果國外的供應商預付款金額較大,存在遭受損失的風險。
(3)外匯管制風險。部分海外國度外匯管制嚴格,特別對項目的利潤匯出更是異常嚴厲,導致項目前期墊資和最終利潤難以匯回。如智利利潤匯款需要補繳利得稅到35%,厄瓜多爾資金匯出手續費高達匯款金額的5%。
3.成本風險
(1)項目自身成本風險。主要體現在小部分施工企業初來新國度承攬工程,為了先站穩市場或還沒了解當地市場的情況下投標并低價中標,產生虧損項目。
(2)固定資產攤銷風險。部分海外大型項目購置大量固定資產,由于沒有后續大型工程,設備維護保養成本高,導致賬面攤銷成本不斷增大,吞噬前期利潤。
4.外賬風險
(1)外賬處理不符合當地要求。由于不了解當地會計準則,外賬處理方法錯誤,遇到所在國進行財稅檢查,遭受處罰。
(2)外賬發票不規范。由于材料和設備等管理人員主要關注發票金額,而對發票的名稱、稅號和單位地址等信息不重視,此類發票在很多國家將不能退稅和進入項目成本。
5.匯率風險
(1)兌換風險。海外項目基本按照美元結算,一般企業需要在國內購置項目設備物資、支付勞務費等都存在匯率風險。由于匯率每個工作日都在變動,如智利比索僅間隔一周匯率就波動高達5%,對財務人員的資金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支付風險。如果當地幣升值,無形中將增加項目成本。匯率風險主要體現在材料和人工費上漲、當地政局動蕩等方面,如牙買加和智利當地幣在3年間就波動達50%,導致后期項目匯兌風險加大;委內瑞拉項目由于政局動蕩,匯率波動更大。
6.稅費風險
(1)增值稅風險。海外不少國家對增值稅發票退稅有時限要求,一般3個月左右,如果沒能及時提交發票和相關退稅單,將失去退稅資格,特別在智利,增值稅高達19%,不及時退稅將給項目造成損失。
(2)所得稅風險。體現在個稅和企業所得稅兩部分。個稅項目所在地會要求在當地繳納,而國內存在重復納稅的風險;企業所得稅是根據項目所在國稅費規定,根據外賬利潤按一定比例進行納稅,如部分國家因簽證問題人工費無法入賬,給項目成本造成巨大壓力。
三、加強海外項目財務風險管控的優化措施和主要途徑
1.強化認知,加強內控
(1)轉變觀念,強化認知。全面掌握項目所在國的合同和勞務等信息,防止在合約管理上出現重大疏漏,學習當地稅法,嚴格執行,避免稅務及勞務糾紛的風險而導致的訴訟和賠償風險。
(2)資源共享,加強內控。考慮海外項目越來越多,財務人員緊張,后期可考慮依托財務共享中心,財務人員集中辦公,建立海外財務資源共享和集中管理。
2.增強項目資金的安全性
(1)資金鏈和資金安全方面。預測項目的現金流,提前做到籌劃資金,確保項目資金安全。如我部通過現金流提前預測,先后協調300萬美元到智利項目部,200萬美元到巴拿馬項目部,60萬美元到巴哈馬項目部,對生產提供了保障。另外針對治安環境動蕩的國家,財務現金報銷額度須控制在2000美元以下,盡量采用支票付款,減少現金支付比例。
(2)壞賬風險方面。對業主資信差或政局不穩的國家,要有針對措施,減少銀行存款,盡量資金集中到國內,利用局香港結算中心對外資金支付,防止發生像戰亂銀行資金凍結的情況。海外項目還可以和業主商議,采用提供銀行保函,提前釋放質保金,我部智利等項目通過此種方式,提前回收質保金,減少了項目融資成本。
(3)外匯管制方面。掌握當地的外匯政策,可以利用國內匯款在當地國家央行的記錄和墊資往來為證明材料,到銀行確認,最后再往國內匯款,避免后期匯款時繳納利潤稅。
3.加強掌控項目成本
(1)自身成本方面。項目投標前了解當地市場,對于后續市場潛力大,自身成本可控再進入市場;進場后,要實行精細化管理,做好和業主監理的溝通,取得支持,掌握FIDIC條款和當地技術規范,保存各項文件記錄做好索賠工作,做到全程掌控成本,爭取通過管理創造效益。
(2)資產攤銷方面。大型項目要做好前期策劃,對于有后續工程和政治環境穩定的國家可以適當購買設備,同時設備入海關時須選擇永久進口,便于后期周邊國家設備共享;沒有后續工程的國家,還要尋求當地租賃和融資租賃分攤風險。
如果政局動蕩,需要選擇政策性相關保險來彌補戰爭導致的損失。
4.外賬管理屬地化
(1)外賬處理當地化。掌握當地會計準則,根據當地稅務局對外賬的要求,對外賬現金和銀行賬進行整理,按時提交財務發票資料給稅務局。盡量聘請四大事務所給予審計,確保項目賬務合法合規。
(2)外賬發票規范化。發票填寫必須符合當地稅務局要求,財務須對發票嚴格審核,不合格發票及時退回重開,確保發票信息準確。
5.日常關注匯率變化
(1)兌換方面。整理出項目所在國當地貨幣最近10年的匯率波動周期表,對匯率波動走向和幅度有整體把握。平時了解匯率波動,盡量在匯率高位完成貨幣兌換。
(2)支付方面。每期收款前與業主溝通當地貨幣和美元的支付比例,減少匯率相關風險。平時做好匯率分析,要充分利用各種避險的金融工具,例如可利用遠期合約套期保值、期權套期保值和外匯期貨套期保值等。
6.提前做好稅費籌劃
(1)間接稅方面。在參與海外項目時,提前學習當地稅收政策,遵守當地法律規定,掌握相關發票退稅要求,及時提交發票等資料,最后需要利用中國對出口企業的退稅優惠政策,做到“免、抵、退”,最終降低企業稅負。如我部經整理出口物資設備發票等資料,2014年收到國內增值稅退稅款267萬人民幣,達到海外當年退稅率第一名;同時嚴格審核國外發票,不合格的予以重開,確保了項目部利益,取得國外增值稅額370萬美元。
(2)直接稅方面。需要了解當地所得稅征收范圍,遞延所得稅和可以稅前抵扣范圍等綜合計算方法。如我部利用合同拆分,主動聯系業主單位,取得同意并操作,成功規避了物資采購10%關稅和5%匯出稅。同時充分利用當地的各類減稅免稅政策,降低稅負,增加效益。如在智利我部多次和當地稅務局多次溝通,中方人員不再征收23%社保費,只繳納其中3.5%工傷險,降低稅費達195萬美元,也解決了人工費外賬缺口需要繳納所得稅的難題。對于部分項目包配套工程免稅范圍不明確的,需要到當地財稅機關認定并出具免稅文件。2015年我國已與99個國家簽訂雙重免稅協定,可以利用雙邊貿易協定,積極避免雙重征稅,比如在牙買加、巴西和智利等繳納的企業所得稅可以拿到集團在國內抵扣;另外準備好物資設備原產地證,國外清關時可以免交當地關稅等。
四、結束語
綜上,日漸復雜的國際經濟環境以及不同區域風險的不確定性,伴隨著施工企業海外項目的逐漸增多,我國企業海外項目面臨的財務風險也必然會有新的變化。這對我們的海外財務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我們不斷進行資源的優化配置,及時解決各類新的財務風險,逐步完善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海外財務管控模式,實現規模和效益的雙豐收。
參考文獻:
[1]張積康.大企業稅務風險管理國際經驗及其借鑒[J].涉外稅務,2011,06:34-39.
[2]鐘邦秀.基于共享服務理念的集團公司財務管理創新探討[J].商業會計,2012,19.
[3]劉華光.我國企業海外公司財務管理制度體系優化[J].財會通訊,2013,20:65-66.
作者簡介:李偉(1983.08- ),男,學歷:本科,工作單位:中交一航務第二工程有限公司,職稱:中級審計師,研究方向:關于海外項目財務風險管控的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