茹立坤 劉琨
【摘要】建立培養研究生創新能力的評價機制,不僅是對教學效果的反饋,也是對研究生學習努力方向的指導。建立倡導創新的評價體系,就是培養研究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研究生的評價主要取決于他們運用知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尤其是創造性地解決問題的能力。不僅關注研究生的學業成績,而且要關注研究生多方面的潛能,了解研究生發展中的需求,幫助研究生認識自我,建立自信。
【關鍵詞】研究生 創新能力 培養評價機制
一、引言
“創新是國家進步的靈魂,是國家繁榮的不竭動力,沒有創新能力的國家很難站在世界先進國家的行列中。”研究生教育是高等教育結構,國家建設和民族復興的最高水平,培養和提供更多高水平的創新人才是其不可推卸的責任。中國共產黨十九大明確指出:“人才資源是第一資源”,“創造數億高素質的工人,數千名專業人才和一大批優秀創新人才”。因此,加快研究生教育改革,培養一大批具有良好創新素質的高層次人才,是時代賦予我們的歷史使命,但是由于傳統文化教育體系中某些不利因素的負面影響,我國研究生教育機構培養的創新素質普遍不高。近年來,中國的研究生培訓數量顯著增加。研究生教育體制改革尚未取得突破性進展,培養創新人才和高級人才的有效性仍然不明顯。現階段我國創新人才培養體系存在嚴重問題,尚未形成系統有效的培養和評價創新人才的機制。
二、評價內容的確定是研究生創新能力評價的基點
自1999年以來,中國的研究生規模持續增長,2007年達到111.5萬,成為世界上主要的研究生教育國家。雖然近30年來在中國培養的200多萬碩士和博士研究生為社會經濟和文化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但研究生的創新能力仍然受到社會的廣泛質疑。
研究生創新能力是研究生素質提升的表現,關鍵是創新,核心是能力。研究生創新能力是指研究生綜合運用知識和內外部條件創造性地理解問題,分析問題,提出問題,解決科研問題的能力。要評價研究生的創新能力,最后一點應該是“能力”和科學分解“能力”。從不同的角度來看,我們可以不同地劃分研究生的創新能力。在性質上,可分為理論創新能力和實踐創新能力;從結構上看,它可以分為準確記憶,集中注意力,敏銳觀察,豐富想象力,辯證評價和現實創作。從功能的角度來看,它可以分為學習知識的能力、觀察事物的能力、分析問題的能力、表達思想的能力、選擇主題的能力、創新的能力、發展的創新、理論創新能力的實踐能力。
三、科學的評價原則的制訂是研究生創新能力評價的保障
研究生創新能力評價原則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研究生發表學術論文的能力,發表了多少篇,作者順序,發表在哪些期刊,如果大多數發表在核心期刊,并且作者為第一作者,而且提出自己鮮明的觀點去解決問題,那么就可以證明此學生創新研究能力相對較強。
2.是否參加過的本專業的創新競賽、參加比賽的級別,參加比賽的次數,以及獲得獎項的情況。如果學生參加的創新比賽的級別相對較高并且多次參加,且獲得了一二三等獎項,那么可以證明學生的創新能力相對較高。
3.學生學術交流的能力。參加學術會議的次數,學術會議的級別,以及學術會議的投稿量,如果學生參加學術會議比較多且級別不低,并且投稿幾篇學術會議報告,那么此學生的創新研究能力比較強。
4.學生參加的項目、項目的級別及數量。如果參加級別較高達到國家級或者省級,并且在項目里做出很大貢獻和成就,項目也獲得相對應的獎項,那么可以證明此學生的研究能力較強。
5.研究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如果學生經常在課程學習中向老師提出有新意的問題,敢于批判他人的觀點,并且能迅速抓住問題的關鍵,針對一個問題提出多種解決方案,針對不同問題,能選擇恰當的研究方法,那么就可以評價學生就較強的創新研究能力。
6.學生社會實踐的能力。學生要參加社會實踐、企業實習,社會實踐的級別,實習企業的工作表現,在社會實踐報告中是否獲得獎項,如果學生在社會企業實踐中表現良好且獲得較好獎項,那么可以證明學生創新能力較強。
總之,研究生創新能力評價應遵循系統原則,綜合考慮研究生創新能力評價的內容,主題和方法。具體而言,第一,有必要將評價內容中的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并將學校與學校結合起來。研究生的創新能力不僅體現在學業成就上,也體現在解決問題的實踐和實驗上。第二,在評價主體時要將個人與集體,自我評價及其評價相結合。以前的評估側重于學院和大學,并側重于集體評估,科學評估應突出個人經驗,從畢業生自我評估和導師評估開始。在評估中,研究生,導師和其他個人的評價應與集體評價有機結合,研究生的自我評價應與其他人的相關評價有機統一。第三,評價方法應結合定量和定性,一元和多元相結合。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都有其自身的缺點,應該運用和結合對研究生創新能力的評價。同時,評價者還應運用歸納研究和演繹研究,事實判斷和價值判斷,經驗導向和人本定位,功能范式和沖突范式進行分析,不斷探索新的方法,實現中西融通,科際會通,深入推進對研究生創新能力的評價。
四、結束語
如上所述,目前我國研究生培養的評價機制還不是很健全,明顯制約了研究生創新素質的培養和提高。順應全球高等教育改革的趨勢,推進我國研究生教育評價機制改革是提升研究生培養質量,創造大量優質創新人才的唯一途徑。
參考文獻:
[1]陳紅,楊凌霄.高等院校研究生創新能力培養:探索與實踐[J].當代教育論壇,2009(8):99-102
[2]教育部.2007全國教育事業發展統計公報[EB/OL].(2008-學術探索122010.105-05).[2009-02-22].
[3]袁本濤,延建林.我國研究生創新能力現狀及其影響因素分析[J].北京大學教育評論,2009(2):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