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進入21世紀以來,在社會經濟穩步發展的背景下,我國供電事業發展迅速。值得注意的是,基于低壓供電系統當中,需對接地保護加以重視。合理處理接地保護,能夠確保低壓供電系統的安全性,同時確保供電系統可靠、穩定運行。本課題以低壓供配電系統的保護排至作為基礎,進一步重點分析智能框架斷路器接地保護功能動作及改進措施,希望為低壓供配電系統安全、穩定運行提供具有價值的參考建議。
關鍵詞:智能框架;斷路器;接地保護功能動作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8.12.113
基于低壓供電系統當中,有時會受到一些因素的影響,比如電氣裝置絕緣老化、磨損以及過電壓擊穿等,當出現這些原因的情況下,會導致原本不帶電的部分,比如金屬底座及金屬框架帶電,或者導致原本帶低電壓的部分帶高壓電,進一步在不正常帶電的影響下,引發電氣設備損壞或人員傷亡事故[1]。因此,有必要加強對智能框架斷路器接地保護功能動作的分析研究,針對相關問題提出有建設性的改進措施,從而確保低壓供電系統的安全、穩定運行。
1 智能框架斷路器接地保護功能動作分析
(1)保護接地方式分析。在低壓電力網當中,為了起到安全保護的作用,會采取保護接地的方式。通常情況下,分為接地保護和接零保護。因為在電力系統當中,選擇了保護接地的方式,這樣便能夠對一些設備起到接地保護的作用,比如:用電設備、金屬結構以及電子設備等,進一步使設備出現漏電等危險事件得到有效防范控制。值得注意的是,基于保護接地當中的接地保護和接零保護存在一定程度的差異。首先,在保護原理上存在差異。對于接地保護來說,即對漏電設備對地的泄露電流進行限制,使其不會超過某一個安全范圍,如果超出某一整定值保護器,便能夠以自動的方式使電源切斷;而對于接零保護來說,便是利用接零線路,讓設備基于絕緣損壞之后,碰殼形成單相金屬性短路,進一步對短路電流加以應用,讓線路當中的保護裝置能夠發生及時的動作。其次,在適用范圍上存在差異。一般情況下,會結合負荷的特性,比如負荷分布、密度以及性質等,進一步選取合理的系統,一般會選擇TT系統,或者選取TN系統。此外,在線路結構上也存在差異。對于接地保護系統來說,只存在相線與地線,對于其中的三相動力負荷來說,可無需中性線,只需保證設備接地的優良特性便可以;基于系統當中的中性線來說,將基于電源中性點接地除外,需避免存在其他接地連接方式。而對于接零保護系統來說,明確不管在何種條件,均需具備保護中性線[2]。在有必要的條件下,對保護中心線,和接零保護線來說,在架設過程中需要區分開來;此外,基于系統當中的保護中性線來說,需要存在若干個重復接地位置。
(2)中性點接地分析。在供電系統的中性點不接地情況下,倘若有單相對地的情況發生,非故障相對地電壓有可能上升成1.732倍相電壓。因為在受到電容倍壓效益的影響之下,接地單會有間歇性電弧產生,進一步導致電網出現很高的過電壓,然后當非故障相絕緣薄弱點擊穿的情況下,引發兩相短路問題。特別是對于電纜線路來說,在受到電弧發熱誘因的影響之下,未能及時散發,進一步引發爆炸的危險事故。針對部分中性點不接地系統來說,基于單相漏電事故發生的情況下,由于無泄露回路,或者由于回路電阻偏高,但設備依舊處在正常的運行狀態,但是由于接地電流偏低,這樣所存在的問題便很難及時發現,但是如果出現漏電電流和接地優良的金屬發生接觸,便會有火花放電等現象的出現,進一步導致系統引發危險事件[3]。由此可見,針對小電流接地系統來說,在引發單相漏電的情況下,需避免過長時間的運行,需對漏電位置進行檢查,進一步實施有針對性的保護措施。
2 相關改進措施探究
在上述分析過程中,認識到了智能框架斷路器接地保護功能動作引發的一些問題,因此有必要采取及時有效的改進措施,從而確保接地保護的可靠性及安全性。總結起來,具體改進措施如下:
(1)中性點接地改進措施。基于中性點接地的供電系統,如果有單相接地故障出現,那么在接地點和供電設備接地點兩者中,便存在回路,接地電流高,便稱之為大電流接地系統;當2個接地點阻值偏小的情況下,接地電流便偏大。因此,基于中性點接地系統當中,需對中性點直接接地運行模式加以規范,需實現:1)針對用電設備,基于正常條件下不會帶電的金屬部分,需實施保護接零接地措施,或者采取保護接地措施。2)基于低壓配電系統(三相四線制)當中,不可混合應用保護接零與保護接地,也就是部分選擇保護接零,另一部分則選擇保護接地方式;為了確保設備的安全可靠,可同時選擇保護接零與保護接地措施。3)需確保中性線實現重復接地方式。
(2)智能框架斷路器應用分析。基于低壓供電系統當中,如果采取智能框架短路器,則其能夠發揮接地保護的作用;但是,倘若臨時外接部分檢修電源出現單相接地的問題,那么會進一步致使低壓供電系統斷路器出現問題,比如在接地保護動作的情況下,引發跳閘的問題。考慮到能夠防范這種現象的出現,就需要對智能框架斷路器內部接線采取改進措施,從而使上述提到的斷路器的接地保護功能受到屏蔽。在改進過程中,一方面需確保智能框架斷路器處在分壓狀態當中;另一方面,針對下級非重要饋電回路,可以進行電流繼電器RCD的加裝設置,以此使漏電故障及單相接地故障能夠有效排除,進一步保證供電的可靠性及安全性。
3 結語
通過本課題的探究,認識到接地保護是一個值得深入研究的問題,為了確保低壓供配電系統安全、可靠及穩定運行,便需對其保護功能動作加強分析,并采取有針對性的改進措施。比如針對智能框架斷路器接地保護功能動作存在的問題,采取有效改進措施,便能確保系統運行的可靠性及安全性。
參考文獻:
[1]毛偉強,楊志,智慧,尤艷忠,徐大鵬.MT08H1型智能框架斷路器頻繁誤動原因分析及處理[J].內蒙古電力技術,2017,35(05):49-52.
[2]史利強,徐瑤,陳昌紅,王超.10kV典型客戶變電站智能仿真實訓系統的實現[J].電器工業,2016(12):72-73+76.
[3]王志成.低壓開關智能保護器在框架式斷路器中的應用[J].機電信息,2015(30):49-50.
作者簡介:七十三(1978-),男,蒙族,內蒙古呼和浩特人,工程師,研究方向: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