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開興
摘 要:自主互動這種新的教學模式是指同學們在老師的指導下,主觀能動的進行自主學習,通過小組互動進行合作探究。本文主要闡述了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采取學生自主互動學習的重要性,并且提出了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怎樣運用自主互動學習的策略,旨在通過改變同學們的學習方式,提高小學語文的課堂質量。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自主互動;重要性;策略
目前素質教育的著重點就是通過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來提高教學質量,把“老師教我學”轉化為“我會學”。以學生為課堂主體,以學會學習為教學目標,以師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動為基礎,以自主學習、互動學習為主的學習方法和形式就是自主互動型的教學模式。同學們在老師的科學指導下,通過自主學習,合作探究,充分發揮自己的優勢和潛能,自主獲得知識,實現自我發展,提高自身的綜合素養。我們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充分發揮課堂教學的主陣地的作用,創新教學模式,轉變教學觀念,引導同學們自主互動學習,提高同學們的語文學習積極性。
一、自主互動教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要性
自主互動,能夠增強老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性,給同學們的學習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所以自主互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第一,通過自主學習,能使同學們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語文課堂學習中,提高小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和語文素養。第二,通過互動教學,小組合作探究,引導同學們自發進行思考。在互動交流的過程中表達自己的看法,對老師提出的問題進行充分的思考,鍛煉自己的語文思考能力,充分發揮自己的潛力。第三,有利于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通過課堂互動,拉近了學生與老師之間的距離,同學們能夠真切地感受到教師對其關懷,接受教師的引導,加深對知識的印象,大大提高了學習的效率質量。第四,增強同學們之間的友誼,通過同學們之間的互動合作,使學生能夠更多的接觸其他同學,提高小學生的互動合作能力,在學習中互相幫助,通過合作學習共同取得進步。
二、自主互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有效應用
(一)定向激勵,明確學習要求,自主學習
學起于思,思起于疑。教師在進行新課導入時,根據教學的實際情況和同學們的學習理解能力,通過設計疑問,提出問題,開展目標明確的自主語文學習。
1.確定語文學習目標。在開始學習一篇課文之前,教師應該和同學們一起來制定本節課的切入點,讓同學們明確這節課應該了解哪些知識,使同學們自覺主動地投入到本節課的學習過程中。
2.課前自主學習。小學生在進行語文課前自主學習時,主要包括對課文的閱讀和朗誦。課前自主預習是學習過程的開始,通過閱讀課文來領會課文的主旨大意,通過朗誦加深對課文內容的印象。
3.創設課文情境。在授課開始之前,教師應該對本節課的教學內容進行充分的掌握,你真摯的情感投入到教學過程中,通過語言描繪,借助新媒體教學工具ppt、投影儀、高清電視等,給同學們創設一個相應的教學情境,通過視聽結合激發同學們的學習興趣,使同學們在上課一開始就集中注意力,用最佳的學習狀態來進行本節課的學習。比如說我們在學習《丑小鴨》這篇文章時,在學習這節課的部分內容時,可以通過表演情景劇的方式進行授課。選出幾名同學分別扮演丑小鴨、鴨媽媽、小公雞等角色,根據課文的具體內容進行演繹,在情景劇開始之前教師可以根據課文內容提出相關問題,其他沒有參加表演的同學進行觀看,并且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表演結束后進行總結分析。通過這樣構建課文情境的方式,提高了同學們學習語文的積極性,大大提高語文課堂學習效果。
(二)加強問題引導,啟發學生積極思考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通過加強領導,這就鼓勵同學們參與到本節課的學習活動中,通過一系列的問題引導,同學們根據創設的課文情境進行思考,培養小學生自主探究的學習能力。小學語文教師下載課前制定好本節課的引導問題,盡可能順著小學生的思想來設定引導問題。在六年級的語文學習中,《安塞腰鼓》這一課有很強的語言文字感染力,在學習這節課時,老師提出引導問題,比如說,“安塞腰鼓有哪些特點?”“你從哪些語句中感受到這個特點”“安塞腰鼓對于當地人民的意義是什么?”教師善于啟發,積極鼓勵同學們自行進行思考,發表自己的意見,提出自己的疑問,給小學生提供個人交流的機會。根據班級的實際情況,進行全班互動交流。
(三)小組互動,合作探究,加強引導
課堂教學的這一環節,要求同學們在自主學習的基礎上,深入理解課文內容,通過小組互動,合作探究進行深刻的反思。在進行討論之前,班主任根據課堂的實際情況,采用同桌討論或者是四人小組討論的形式進行小組探究。在探究過程中,語文教師要注意控制課堂討論質量,根據小組討論的實際情況及時調整教學思路,對每一個小組的討論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討論結束后,在課文精講過程中就同學們在討論時出現的問題進行點撥,由同學們自己感悟其中的道理從而得出結論。教師需要注意的是,對同學們得出的答案或者是提出的問題,一定要控制住延遲評價或者是不進行評價,移交問題拋給同學,使其組織討論進行探究,激發小學生的語文學習動力。在學習課文《姥姥的剪紙》時,在這些小組互動合作探究之前,教師進行提示點撥。討論過程中,如果同學們遇到了困難,教師可以給予適當的引導。這節課文用了很多的字眼來描寫姥姥剪紙技藝的高超,同學們通過探究討論只能回答“為什么要寫姥姥的剪紙,而不直接介紹剪紙”這種與文章表達中心思想密切相關的問題,但是另一方面來說,作者是通過描寫剪紙展示姥姥和“我”的日常瑣碎生活,再通過這種生活的細節描寫傳遞出姥姥的勤勞和善良,以及祖孫之間的情感。這種共生層次的內容里,就需要教師來進行適當的點撥和引導。
三、總結
自主互動這張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模式,不僅豐富了語文教學內容,培養了同學的自我學習意識,激發了同學們學習語文的動力,給同學們提供了最佳的語文學習環境。在教學中注意引導,培養同學們的語文思維、交際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從小就培養小學生的綜合素養,使其真正適應現代社會的發展需求。
參考文獻
[1]王忠.淺談互動式教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有效運用[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7,04:175.
[2]彭勇波.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J].西部素質教育,2017,01:261.
[3]邱伍各.小學語文多維互動教學模式探討[A].國家教師科研專項基金科研成果(六)[C],2017:2.
[4]耿志福.在小學語文課堂中活用互動教學[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7,03: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