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秀云
摘 要:我國作為農業大國,糧食產量大、儲備多,如何能夠有效的保存糧食是一個需要重點關注的問題。我國現行的糧食保存技術中,低溫儲藏糧食是很重要的,局部環流降溫在低溫儲糧中的應用非常有效,能夠降低儲糧的費用,節約能源,減少人力投入,本文針對低溫儲糧的幾種方式以及局部環流降溫在低溫儲糧的應用做簡單分析。
關鍵詞:局部環流降溫;低溫儲糧;應用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8.14.189
0 引言
隨著溫度的變化,儲備的糧食總是容易產生冷熱不均的現象,導致糧食受潮發霉,加速糧食的變質,造成糧食浪費。局部環流降溫能夠在節約成本的基礎上解決問題,并且改進了儲糧的方法,局部環流降溫操作簡單、快速,可以對高溫及時進行處理,針對性強,有效的解決局部糧溫過高的問題。
1 低溫儲糧簡述
低溫儲糧是通過技術使糧食處于低溫狀態,減少藥品方法的使用,提高儲藏糧食的穩定性。低溫儲藏可以防止糧食產生發潮、發霉的現象,減少糧食中營養物質的流失,最大的保留糧食的營養。目前很多國家都已經應用了低溫儲藏技術,特別是很多發達國家的低溫儲藏技術和設備都很具有代表性,在我國低溫儲糧技術也開始被研究應用到部分地方,初具成效,為我國糧食安全儲藏提供保障。
2 低溫儲糧的幾種方式
(1)利用自然冷源。自然低溫儲藏糧食充分的利用了自然條件,采用自然冷源降低糧食的溫度、保持糧溫,這項技術的應用,基于自然條件,節能環保,符合可持續發展的要求。但是,自然低溫儲藏又受到自然條件的制約,受地理位置、氣候的影響較大,可以因地制宜的利用自然冷源。(2)利用機械通風。機械通風對糧食進行強制通風,促使糧食溫度下降保持低溫,這項技術也是應用最廣泛的一種方式,利用機械和自然風源來降低糧溫。但是也會受到氣候條件的制約。但是隨著氣候的變化,可以采取分層次降溫,針對溫度較低的區域,減少通風量。機械通風的效果要比自然低溫的效果好一些,在我國發展已經相對成熟,被廣泛應用。(3)通過機械制冷。機械制冷低溫儲糧通過制冷設備產生冷源對糧食進行降溫,保持糧食低溫。這項技術主要用于緊急降溫、成品保藏等,基本上不受環境的制約,制冷效果好,降溫快,但是使用成本高,能源消耗較大。(4)太陽能制冷低溫儲糧。近些年來,太陽能制冷逐漸興起,最大的優點就是受季節的影響較小,而且越需要制冷的時候,產生的冷能越大,能夠將太陽能有效利用,將太陽能集中轉換為冷源,是制冷方式中最具有應用前景的低溫儲糧方式。
3 低溫儲糧存在的不足
(1)沒有具體的參數依據。在目前的低溫儲糧過程中,沒有一個明確的參數依據,比如:低溫儲糧要達到的溫度最低是多少,最高不能超過多少;溫度在多少范圍內不會影響糧食的性能和口感、糧食蟲害與溫度之間的關系等等。(2)低溫儲糧沒有統一的標準。目前很多地區都在進行低溫儲糧,但是每個地區采取的方法措施均不相同,儲糧缺少一個統一的標準來參照,例如儲糧方法、最大儲糧量、最低溫度、預防措施等等。
4 局部環流降溫在低溫儲糧中的應用
在儲糧期間,為了有效控制糧食的溫度,平衡糧溫、防止部分糧食受潮變質,采用局部環流降溫來降低部分糧食溫度,減少糧食在儲藏過程中的損失。局部環流降溫的具體應用如下:
(1)新糧局部降溫。對于入倉時間不長的糧食,糧食溫度以及水分都不均衡,要結合實際條件,對糧食進行有效的局部環流降溫處理,以保證糧倉內糧溫不會過高,提高新糧入倉的穩定性。對于氣候較熱時入倉的糧食,要進行均溫散熱通風。(2)夏季局部降溫。夏季溫度偏高,容易發生儲藏糧食中內外溫度不一致的情況發生,這時就需要利用溫度相對較低的時間,借助自然風源對糧倉進行排風處理,對于溫度較高的部分,進行局部環流降溫。(3)秋季局部降溫。由于夏季溫度較高,進入秋季之后溫差較大,糧食很容易出現溫度不均的情況,要進行局部環流降溫,保持糧倉通風良好,以防止糧食水分轉移造成糧食表面結露。(4)冬季局部降溫。冬季對于糧倉的通風主要利用自然冷空氣降低儲糧溫度,冬季降溫主要采用自然通風降溫、機械通風降溫等,不同的地區由于氣候條件不同,采取的降溫方式也不相同。(5)高水分糧食局部降溫。對于高水分糧食在儲存過程中更要注意溫度的變化,防止溫度過高導致糧食水分的流失,影響糧食的品質。在高溫季節,除了整體通風外,也要注意部分溫度不均的情況,及時進行局部環流降溫。
5 局部環流降溫的實現
局部環流降溫操作便捷、高效,基本不受外界影響,是一種成本較低的技術,并且局部環流降溫技術改善了降溫方式,可以在溫度較高時先進行整體降溫再進行局部環流降溫,降低了成本,節約了一定的資源。
局部環流降溫是利用機械來實現的,控溫儲糧的輔助手段是制冷,有蒸發冷卻空調制冷、谷物冷卻機制冷等方法。蒸發冷卻空調主要利用水泵抽取水槽內的水,通過分水器均勻分布到特殊纖維制成的濕簾組件上,同時大流量軸流風機的轉動使得倉外空氣高速度穿過濕簾組件將濕氣散發到空間,從而增加空氣中的濕度,通過正壓促使空氣流動,以達到換氣降溫的效果。在高大平房倉利用移動式空調,試驗發現倉溫比對照倉低8~10℃;高溫期間最高平均糧溫、上層平均糧溫和最高糧溫點比對照倉分別低4、5、6℃左右,上層糧溫受氣溫和倉溫影響較大。采用一機控制多倉的手段來研究谷物冷卻機運行模式,發現該技術可有效減少水分損失、延遲害蟲的發生時間、能有效控制倉溫和糧溫。依照不同的制冷方式,可將谷物冷卻機制冷分為間歇冷卻和環流冷卻;依照不同的制冷目的,可將其分為整倉冷卻、局部冷卻、倉溫冷卻。主要是研究空氣調節器控溫技術、谷冷機經濟運行模式對控溫儲糧的影響,使得控溫儲糧工作發展迅速,如在高溫高濕的南方迅速推廣應用的空調制冷技術。
6 結語
我國是農業大國,氣候條件豐富,低溫儲糧是一項重要且復雜的技術,對于我國的糧食儲備起著重要的作用。我們應該因地制宜的采用低溫儲糧技術,根據實際情況進行改進,并且要構建一套完善的低溫儲糧方案與標準,為我國糧食儲備的安全性提供保障。
參考文獻:
[1]郭道林,陶誠,王雙林,蘭盛斌,黎萬武,汪海鵬.糧食倉儲行業節能減排技術研究現狀與發展趨勢[J].糧食儲藏,2011(02).
[2]李川山,徐德林,歐朝東.太陽能準低溫儲糧應用實踐[J].輕工科技,201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