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子熙 王亮(指導老師)
西藏大學財經學院
現代大學生已成為社會的特殊消費群體,尤其是即將步入社會的大學生,其畢業前后的消費行為正是他們步入社會形成自己的消費觀的基礎。因此,我們研究他們畢業前后消費行為,分析其在校園環境和社會環境中消費結構的變化,并做出及時的分析。
本次問卷數據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問卷即《大學生消費狀況調查表》采用隨機抽樣的方法,數據來源于西藏大學的三個校區,分別是西藏大學羅布林卡財經校區、河壩林校區和納金校區。第二部分問卷即《畢業大學生消費狀況調查表》采用非概率抽樣中的自愿樣本,數據來源于第一次數據中的部分研究對象。
分析采用常用的excel表格和問卷星,對問卷的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處理,得出結論。
從整個調查中,我們可以發現西藏在校大學生消費和內地高校大學生消費總體情況趨于一致,特別的一點是由于西藏大學的學生有很多不同民族的學生,他們的消費方式上有一點的差異,但在總體消費情況上是類似的。大多數的學生消費趨于理性化,雖有部分學生對自己的消費狀況表示不滿意,但絕大多數的消費方式及其觀念是基本合理的。
從整個調查中,我們可以發現西藏畢業大學生消費相對比較理性。大多數的學生消費趨于理性化,雖有部分學生對自己的消費狀況表示不滿意,但絕大多數的消費方式及其觀念是基本合理的。并且畢業后他們的消費更加傾向于充實自我和豐富自我。
整體而言,在畢業前后兩年里,被調查者的消費很多相似的地方,但在某些方面有些不同。
通過調查我們可以看出雖然兩者網購頻率很高,但在校生的網購頻率低于畢業生的網購頻率。說明畢業生更傾向于在網上購買物品,并且畢業生在網購方面的花費基本比在校生高。

表3.1網絡消費對比
要來自于父母,經濟水平普遍不高,導致學生在消費時更多地考慮到自身水平。而畢業生大都有自己的工作,可支配的資金更多,所以在網上消費方面更加放得開。并且剛工作的大學生外出購物的時間更加地少,近年來物流配送體系更加發達,所以他們更愿意選擇網購這種方便、快捷的消費方式。
大學生休閑時間活動的主要內容為看電影上網以及逛街,其比重都在50%以上。其中,選擇上網作為娛樂方式的比例最高。休閑娛樂活動本身應該是能增強人的健康而且能使人的高度緊張的神經得以放松,可以調節人們的某些不健康的情緒和心理從而使人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但上網的方式并不利于健康。畢業生的休閑時間活動主要是上網、看電影、逛街、運動以及去ktv。相比于在校時畢業生更多地有旅游的時間,相對地減少了逛街的時間,其它地方相似。

表3.2休閑娛樂方式對比
個人因素更多的是強調個人價值觀、個體信念和個體選擇標準, 而社會因素更多強調消費者在消費過程中所起的群體作用, 主要包括印象管理動機、規范信念等(摘自:綠色消費行為影響因素研究)。大學生的生活環境是大學校園,諸多影響其消費的來源都是周圍學生的消費。同學、朋友以及時尚流行等因素影響著大部分學生的消費選擇行為。而畢業以后處于社會中,其消費行為受到社會上更多因素的影響。
首先,藏族學生的民族特色鮮明。在校園里,大多數藏族同學的休閑娛樂活動有所限制,當到了社會上以后,他們花費在獨具藏族文化特色娛樂活動上的費用更多。比如過林卡、去朗瑪廳、拜佛、燃燈等習俗。
家庭往往是形成孩子消費觀的第一場所,父母的消費習慣更多地影響了孩子的消費行為,當步入社會以后身邊的朋友更多地影響了他們的消費觀念,更加容易產生趨同消費觀念。
通過問卷的對比分析,我們能夠看出西藏大學畢業生在畢業前大多數都擁有比較合理的消費結構以及消費觀念,這為其畢業后的消費觀念產生了比較大的影響,而剛進入社會的因素對其消費方式并未產生較大差異。經過分析我們發現由于本研究的時間跨度為一年,畢業生的消費習慣相比于畢業前未發生較大改變,但仍有改變消費觀念的跡象,例如畢業后的他們更傾向于網絡消費,也更加傾向于如旅游、看電影這樣的休閑消費。綜上所述,畢業后的大學生的消費心理還未由于進入不同的環境而產生較大的變化。值得慶幸的是,畢業后他們傾向于更加合理化的消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