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丹丹
摘要:本篇文章首先對加強企業財務風險防范控制的作用進行闡述,從財務風險意識淡薄、資本結構不合理、內部財務管理較為混亂、內部控制力度不足四個方面入手,對引發企業財務風險出現的主要因素進行解析,并以此為依據,提出加強企業財務風險防范控制的優化對策。希望通過本文的闡述,可以給相關領域提供些許的參考。
關鍵詞:企業;財務風險;防范控制
財務風險作為企業財務管理核心內容,對企業今后發展起到了重要影響。通過開展財務管理工作,可以對企業潛在的財務風險加以識別和評估,并且明確財務風險出現的主要因素,結合不同的問題,提出相應的優化對策,加強財務風險防范,在減少財務風險發生幾率的基礎上,促進企業健康發展。下面,本文將進一步對企業財務風險的防范控制進行闡述和分析。
一、加強企業財務風險防范控制的作用
(一)促進企業健康發展
在當前社會經濟全面發展背景下,企業運營發展環節中,所處的外部環境也出現了一定改變。隨著全球化趨勢逐漸加大,諸多不明確因素的出現,加劇了各個領域的市場競爭,企業要想在這種環境中長遠發展下去,就要落實好內部管理工作,減少財務風險的出現。因此,落實好財務風險防范控制工作是非常必要的。通過加強財務風險防范控制,可以降低風險發生幾率,給企業今后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二)提升企業整體效益
財務風險一般以客觀形式出現,這種客觀特性直接決定了企業在運營發展環節中將會面臨一定的財務風險,因此,可以采用財務風險防范或者控制的方式,減低風險出現。通過實現企業內部資源的合理分配,減少成本投放等,加強企業內部建設,增強自身競爭實力。企業在落實財務風險防范工作時,需要采用優化管理流程等方式,實現自身運營決策水平的提升,在減少風險出現的基礎上,給企業創造更好的效益,促進企業健康發展[1]。
(三)提高企業管理水平
財務風險防范體系在我國應用時間比較短,并且我國財務管理水平還有待提升,在面臨諸多不明確因素時,應變能力普遍偏低,進而給企業今后發展帶來不利影響。通過開展財務風險防范控制工作,可以實現企業自身管理水平的提升,在增強自身風險防范實力的基礎上,減少財務風險出現給企業帶來的影響,以此實現企業整體管理水平的提高。
二、引發企業財務風險出現的主要因素
(一)財務風險意識淡薄
當前,大多數企業管理層級沒有給予財務風險管理高度注重,風險意識較為淡薄,其對財務風險的認識較為薄弱,普遍認為落實好財務管理工作,對企業資金應用加以科學監管,就能減少財務風險出現,這種想法顯然是錯誤的。針對大多數企業來說,因為沒有意識到財務風險防范控制的作用,并且財務風險管理能力偏低,如果出現財務風險,將無法對其進行全面處理。因此,財務風險管理意識淡薄是引發企業出現財務風險的主要因素。
(二)資本結構不合理
資本框架主要與企業長期資本框架有著一定的關系,資金框架不合理一般展現在企業運營資本和借貸資本占比不合理、企業負債框架不規范等方面。我國諸多企業普遍面臨資產負債率比較高等現象,運營資金較為匱乏,負債一旦高于運營資金,在面臨市場運營不平穩的情況下,資金無法快速回籠,進而導致資金周轉效率低[2]。部分企業在借貸框架方面缺少合理性,對金融機構依賴度比較高,容易受到金融政策改變的影響,同時融資成本相對較大,如果企業在運營環節中出現漏洞,金融機構將會把剩余資金進行抽離,使得企業面臨支付危機。
(三)內部財務管理較為混亂
首先,大多數企業內部財務關系將會受到企業財務活動的影響,當財務活動朝著多元化趨勢發展時,內部財務管理也會隨之發展。企業在落實財務活動時,涉及的內容有資金來源、資金框架、資金應用途徑、資金分配等,隨著企業運營規模的逐漸擴充,企業財務管理工作也開始呈現出繁瑣特性。其次,企業內部財務管理較為混亂,在資金應用、配置以及監管等方面,企業各個管理部門普遍出現管理混亂、職責不明等現象,進而使得企業資金應用效率整體偏低。
(四)內部控制力度不足
假設企業缺少規范的內部控制管理體系,將會導致內部控制管理不足、監管不嚴等情況出現。企業各個部門之間,因為資金運用和分配缺少統一的監管和控制體系,將會出現職責不明、管理混亂等現象,這樣不僅使得企業資金運營效率偏低,不能實現應用效率的提升,同時還不能確保資金應用安全,在某種情況下,將會加劇財務風險的出現。
三、加強企業財務風險防范控制的優化對策
(一)提高企業的風險防范意識
由于外部環境改變不受企業自身管控,然而企業可以采用提升財務風險管理意識的方式,實現對外部環境改變影響企業運營情況的處理和應對。企業管理層級應該給予財務風險防范和控制高度注重,定期開展專業知識和技能培訓工作,提升相關工作人員的專業素養,結合企業運營發展需求,優化管理方式,開展相關數據采集和探究工作,總結工作經驗和教訓,實現企業應變能力的提升,減少外界環境改變給企業帶來的影響,將財務風險扼殺在萌芽中,防止給企業帶來不必要的經濟損失[3]。
(二)制定科學化發展決策
決策對于一個企業今后發展來說,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精準的決策可以給企業發展提供方向。決策的可行性,不但與財務風險有著直接關聯,同時還決定了企業今后發展走向。因此,要想保證決策質量,就要提升財務數據的精準性,加強財務管理,提升財務數據水平,給企業決策建立提供精準的數據。并且,企業在建立決策時,需要合理選擇探究方式和方法,對各個可行性方案加以探究,多次驗證,從中選擇最迎合企業發展需求的發展決策,防止決策過于隨意性,這樣才能實現對財務風險的防范和管控。
(三)完善內部控制體系
財務風險不但和企業財務管理部門有著直接聯系,同時也和企業整體框架以及內部控制體系有著一定的關聯性,因此,構建完善的內部控制體系是非常必要的。首先,企業需要結合內部條件以及外部環境情況,加以全面探究,財務規范的評估方式,建立評估報表,對企業資金投放和分配進行科學引導。其次,結合評估報告,優化企業組織框架,實現企業各個崗位合理分配,將內部控制工作全面落實,對企業運營情況進行監管,減少風險出現。
(四)優化財務風險管理方式
優化財務風險管理方式,可以實現對財務風險的科學管控,減少風險出現,避免給企業帶來損失。因此,這就需要企業事先做好風險識別和預測工作,對風險出現幾率和影響程度進行評估,根據評估結果,采取相應的處理對策,降低風險出現幾率。并且,制定完善的風險預防戰略,也就是事先從機制、決策以及運營等環節入手,加強風險管理力度,提升風險防范水平,運用合理的對策,避免不必要風險的出現。此外,可以采用風險分散、風險轉移等策略,實現風險的轉移,以此保證企業長遠發展[4]。
四、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當前社會經濟全面發展背景下,企業在落實財務管理工作時,如果沒有給予財務風險管理高度注重,將會加劇財務風險的出現,進而給企業帶來一定的經濟損失。因此,這就需要企業給予財務風險防范和控制高度注重,加強財務風險管理力度,優化財務風險防范方式,完善內部控制體系,在提升企業整體管理水平的基礎上,降低財務風險出現幾率,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實力,從而促進企業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王憶濛.淺析企業財務風險的防范與控制[J].商場現代化,2015(12):247.
[2]邱淑芬.試論中小企業財務風險的防范與控制[J].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15(01):74-75.
[3]徐小康.企業財務風險的成因、控制與防范策略[J].中國商貿,2014(33):216-218.
[4]孫文利.企業財務風險的控制與防范[J].財經界(學術版),2013(22):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