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梅
摘要:管理會計是依附企業內部管理而產生的,作為管理、會計的融合體,可打破傳統財務會計業務與財務管理方面得不足,直接參與到企業現在決策、經濟活動評估及未來整體發展等各方面。介于企業經營規模、管理會計理論成熟度等因素影響,在企業實際中的應用仍存在諸多問題,需要積極采取強化理論建設與領導管理意識等針對性措施,為管理會計應用水平的提升起到積極借鑒作用。
關鍵詞:管理會計;企業應用;問題
管理會計在資本市場背景下發展迅速,可提升企業市場競爭力,也是內部經營管理水平的必然。是指企業利用財務會計相關信息,經過統計等方法,對企業未來經營管理各項活動決策,并確定未來發展目標,以及計劃預算制定。在實際操作中加以監管,實現經濟利益最大化的管理方式,是現代企業利用經濟信息實現內部改革,以及擴大生產經營的重要手段。
一、管理會計的作用
(一)提供經營信息
企業生產經營活動展開,離不開對各經濟信息的高效利用,如經營狀況、財務成本等。信息來源渠道廣泛,包括企業內外部、現在與未來、部分或整體等方面的信息。唯有確保經營信息的可靠性、全面性、精準性,才能更好為企業發展方向制定、生產經營規劃提供價值依據,實現最終管理會計目標[1]。
(二)績效考核管理
建設管理會計體系,離不開績效管理重要舉措。在其基礎上形成的績效管理模式,豐富了企業目標內容,新增加了成本、收益管理內容,并將其歸納到績效管理內,穩定企業發展各參與方的利益關系,積極制造各參與方共贏局面,確保利益平衡。尤其是在信息時代,各企業的經營管理,必須積極利用“互聯網+”技術及理論,實現企業經濟利益發展創新,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新動力。
(三)支持企業決策
企業的可持續發展,離不開對各經營管理的決策。在具備專業管理者、行之有效的管理兩要素下,才能展開正確決策。管理會計的實施,對決策各生產經營活動意義重大,可實現管理信息可靠、科學應用,確保決策方案的針對性與實效性,同時為管理者決策各未來發展活動提供了幫助。
二、企業應用管理會計存在的問題
(一)理論與實際脫軌
無論是發達國家或是發展中國家,在利用管理會計時,都缺乏系統的理論依據。以往對管理會計的研究,側重于實踐方法豐富,對管理會計使用原則及其方法等理論結構分析相對忽視,導致當前的管理會計理論體系并不完善。管理會計職能的體現,不能離開理論基礎。當企業應用管理會計經營管理,必然缺乏理論指導,導致企業發展緩慢。國內對管理會計的研究,主要是引用國外研究成果,在研究方面相對不足。社會環境變化,帶動企業內部改革,對此管理會計研究的方法、內容等,也必須圍繞企業內部變化更新。加之管理會計的方法實踐,缺乏運用價值依據。依附實踐經驗總結,或是研究經濟學、統計學中形成的管理會計方法,實際應用難度較大,模式要求偏離實際,且定量模型在實際中無用武之地,同時技術、方法過于理論,實踐操作價值性不高。
(二)領導意識不足
企業領導、各管理人員對管理會計重視程度,直接決定著管理會計在企業經濟活動決策、把控等環節的應用,以及應用范圍、管理會計水平的提升。實際上,大部分的企業領導并不重視在企業管理中引用管理會計,對管理會計帶來的經濟效益不明確,對其帶來的信息決策作用不了解,導致生產經營決策缺乏科學性、可靠性。
(三)會計人員專業素質不足
當前管理會計人員的專業性差異大,理論知識豐富,但理論實踐結合能力缺乏。尤其是在非全日制教育形式下,知識掌握不能滿足企業實際應用標準。與此同時,管理會計教材不符合現代企業發展實際,且注重理論教育,忽視實踐能力培養,導致學生專業知識不足,現代企業經濟環境不了解,未來就業競爭力低,滿足不了企業對管理會計人員應用的要求。
(四)管理會計信息化難以實現
企業手工記賬現象仍然存在,雖然大部分的企業引用了電算化系統,但對該系統的功能未充分利用,多應用于事后記賬,事前風險預防,以及事中把控作用未發揮。與此同時,管理會計信息化的實現,需要一定的經濟、技術、人才支持,高信息質量標準,對應的開發成本也越高。當前我國各企業管理會計信息化實現情況并不理想,企業重視核算,對管理相對忽視,導致管理會計作用發揮阻礙。相關軟件開發落后,導致線性規劃等模型、公式得不到實際應用,嚴重阻礙管理會計在企業、現代市場的高效利用與發展[2]。
三、解決企業應用管理會計問題的對策
(一)圍繞實際豐富理論建設
管理會計的應用、成熟、推廣,離不開完整理論體系的支持。豐富其理論建設,必須促使財務會計、管理會計協調發展,使其相輔相成。企業管理在不斷發展中衍生出了管理會計,作為企業管理者,為確保管理水平不能缺乏理論指導、決策依據,而管理會計可為其提供理論指導及依據,對此強化理論體系建設尤為關鍵。首先將統計、概率等技術方法,歸納到管理會計理論體系內。其次積極設立研究組織,規范管理會計。通過書刊、資格考試等方面,不斷加大對管理會計的宣傳與專業隊伍培養。同時豐富理論體系,還需注重對實踐的研究,將成本否決法等典型案例的實踐經驗總結、歸納,對未來管理會計理論體系應用起到示范作用。最后將實踐經驗不斷與國情發展結合,確定管理會計發展規律,使其更適應企業內部改革需要,促進管理會計的穩定發展。
(二)強化領導管理重視程度
作為企業領導必須具備管理會計意識,通過完善社會約束機制,提升領導對管理會計應用重視程度。培養企業文化,增強人力資源、財務等方面的價值,借助管理會計,通過價值測量作用,實現價值最大化。在管理會計基礎上,圍繞員工滿意度、成本等方面,對價值業績進行測評,確保員工、顧客滿意的同時,利用市場份額、利潤等指標,對企業財物價值變化推測,繼而不斷豐富企業文化體系。與此同時,企業領導者還需將管理會計提升至戰略層面,通過分析戰略投資決策、企業預警級業績評價等,實現戰略管理會計發展。
(三)提升會計人員專業水平
人力資源是企業發展的根本,切實發揮企業管理會計作用,必須具備專業的管理會計隊伍,對此需積極轉變管理會計人員的觀念意識,科學決策各項經營活動,繼而豐富企業現代制度,不斷提升市場競爭力。強化對會計人員專業性的培訓,首先更新管理會計教材內容,要求教材與企業發展實際、國情等相符合,對與財務管理內容重疊的部分去除,多借助實際案例教育,確保管理會計模型高效利用。其次將管理會計學科內容,不斷滲透到企業學科教育中,如經濟、管理類學科。只有管理、經營相關人員,明確了解管理會計決策作用,才能更好利用管理會計信息。最后強化企業會計人員的培訓,確保其接受系統教育。豐富其知識結構,提升專業素養與經營決策能力,體現出企業應用管理會計的真正目的[3]。
(四)建設管理會計信息化
介于企業管理制度滯后,嚴重阻礙了管理會計的發展。受經濟全球化,以及信息等先進技術影響,企業必須靈活利用網絡系統提供的各類信息推動企業現代化發展。積極培養財會人員網絡技術專業程度,尤其是會計電算化以及網絡分析技術,實現對各類信息的高效利用。完善管理制度,規范開展管理會計工作。作為管理會計人員,必須具備引用國外市場管理、金融等方面消息的意識,通過整理為企業領導者、管理者利用提供便利。實現管理會計信息化,主要是為了確保信息的真實性與科學性,除此之外,還可以通過完善管理會計法治、構建符合市場經濟發展的理論體系、優化監督體系及管理會計人員委派制度、優化企業內部管理會計運行機制等措施,全方位確保管理會計信息的可靠性、真實性。
四、總結
管理會計主要是指企業的決策支持系統、信息處理系統,依托現代會計學、管理學產生,主要目的是提高企業內部管理水平,繼而確保經濟效益,主要對象為企業各經營活動,以財務信息的加工處理、開發利用,準確對企業各經營活動過程管理。對此必須強化其應用現狀分析,提出科學問題整改對策,使管理會計滿足企業生產經營的各項需求。
參考文獻:
[1]鄭燕茹.我國企業應用管理會計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財經問題研究,2016(s2):66-69.
[2]孫凌峰.高校管理會計體系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會計之友,2017(23):37-41.
[3]李月平.管理會計在中小企業中的應用探討[J].會計之友,2016(21):5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