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妮
摘要:伴隨著我國市場經濟和現代企業制度的不斷完善與發展,稅收作為國家進行市場調節的重要手段,也是企業開展經營活動過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直接影響到企業經濟效益的獲得,企業應對生產經營活動事先規劃和安排以合理地減輕稅負,實現企業經濟納稅的管理目標,因此需要做好會計核算中的稅務籌劃工作,以實現企業利益最大化。本文主要從稅務籌劃與企業財務管理的相關定義與關系出發,分析稅務籌劃的特點,探究稅務籌劃對企業財務管理的具體影響。
關鍵詞:稅務籌劃;企業;財務管理;影響
在國民經濟發展過程中,稅收是重要的支持力量 隨著我國加入WTO,經濟的國際化進程不斷加快,稅收籌劃的空間也隨之擴大,企業也需要用全球化的視野對企業各項經濟活動事先籌劃和安排。分析一個企業的稅收情況就能從中發現企業財務管理過程中存在的一些問題,現代企業中開展稅務籌劃是時代進步的特點。企業需要在國家稅收管理之下有計劃地開展稅務籌劃工作,通過稅務籌劃來發現企業本身在財務管理中可能存在的一些漏洞,有針對性的進行問題解決,優化企業稅務結構,有效減少稅收成本,進一步推動企業經濟有序發展。
一、稅務籌劃與財務管理的基本分析
(一)基本概念
稅務籌劃指的是企業在遵守國家法律及稅收法規,依法履行納稅義務的基礎上結合自身發展實際情況,采取合理合法的經濟行為來有效減輕企業或納稅人的稅收,已達到降低自身稅收成本負擔,實現企業價值最大化的目的。財務管理是指企業在投資,籌資,經營,收益分配等各方面發生的財務預測、財務決策、財務預算、財務控制和財務分析,財務管理是企業管理的一個組成部分,它是根據財經法規制度,按照財務管理的原則,組織企業財務活動,處理財務關系的一項經濟管理工作。
(二)兩者間的關系
在企業稅務籌劃與企業財務管理之間始終保持著相輔相成的關系。當政府根據國家實際情況進行企業財務管理相關政策選擇之后,會對企業的稅務籌劃產生直接或間接的影響,從而影響到企業的財務管理工作,財務管理中會形成非常多的財務信息,這些財務信息與不同的利益分配形式相對應,將會進一步影響到企業未來的經營,投資決策,最終對國家的社會資源造成不同程度的影響。
與此同時,政府又會借助財務管理政策來嚴格規范企業的經濟行為,稅收將會成為國家宏觀調控的重要手段,這是政府從企業獲取收入的途徑,同時又是企業利益流失的一個方向。可以說稅務籌劃工作是開展財務管理工作的內在經濟動力,如果企業想要通過控制稅收以實現自身經濟效益的最大化,就需要做好財務管理模式的選擇,確保稅負最小化,而在企業稅務籌劃中,財務管理是一種非常必要的內部管理手段。
二、稅務籌劃特點
(一)合法性
稅務籌劃具有合法性,它要求企業在具體操作中要始終在國家法律法規限定的區域內進行,不能將稅務籌劃等同于偷稅漏稅進行處理,更不是打法律的擦邊球,在稅法允許的范圍實現經濟、合理的納稅而進行的設計與運籌,如果納稅人或企業獲得的稅收收益是立法者所期望的或者是立法者所接受的,才是稅務籌劃,而不是單單為了減少稅負,這需要在實際操作中從企業整體把握。
(二)目的性
稅務籌劃具有明確的目的性,那就是盡可能地獲取稅收利益,最終是為了實現企業價值最大化,稅收利益既包括減少納稅絕對額,也包括延遲納稅時間獲得稅務的時間價值。
(三)前瞻性
稅務籌劃具有前瞻性,需要企業投資、籌資、生產經營活動之前進行籌劃,都是在應稅行為發生之前就對自己的納稅方式和規劃作出地規劃、設計和安排,事先測算出稅務籌劃的效果,合理利用國家引導的稅收政策、稅收優惠,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想辦法從其他方面減小稅負,最終達到減少稅收的目的。
(四)全局性
稅務具有明確的目的性,因此在具體的操作中不能夠將眼光局限在局部或者某個稅種中,而應著眼于整體稅負的輕重,需要用發展的眼光全盤考慮整個企業的經營管理狀況、管理體制、企業發展方向來看待不同的方案,獲得更好的效果,因此稅務籌劃具有全局性。
三、企業稅務籌劃對財務管理帶來的影響分析
企業稅收籌劃可以從軟件退稅,出口退稅,固定資產折舊、存貨計價方法、銷售結算、資產減值準備等方面影響到企業會計核算工作的進行,具體情況分析如下:
(一)即征即退
隨著科技進步、電子信息技術及移動互聯網的高速發展,從而使得我們生產生活中更多的傳統方式被更多的智能化產品與設備替代,我國為了鼓勵軟件產業發展,根據《關于印發進一步鼓勵軟件產業和集成電路產業發展若干政策的通知》(國發[2011]4號)、《關于軟件產品增值稅政策的通知》(財稅[2011]100號)等文件特別支持軟件產業和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相關產業可合理利用這一政策,增值稅一般納稅人銷售其自行開發生產的軟件產品按17%稅率征收增值稅后,對其增值稅實際稅負超過3%的部分實行即征即退政策,這一政策將大大降低企業稅負。
(二)出口退稅
出口退稅是國家為增強企業出口商品的競爭力,按稅法規定將商品中的間接稅退還給出口企業,從而使出口商品以不含稅價格進入國際市場,參與國際競爭的一種稅務制度,企業可以通過資金、貿易方式不同等因素的安排,合法選擇出口免稅或出口退稅政策。生產企業出口退稅采用的“免抵退”方法還可以在報送單證時作好籌劃,生產企業“免抵退”稅方法不但與提供的報關單,出口發票等單證相關,同時還受到退稅期可抵扣的增值稅進項稅額影響,因此合理籌劃可以達到節約資金時間價值的目的。
(三)企業固定資產折舊方面
在企業成本中,固定資產占據了很重要的板塊,會計核算雙倍余額遞減法,年限平均法都能夠用來對固定資產進行折舊,而從稅法層面進行考慮,固定資產折舊的折扣額是能夠在稅前扣除的,因此采用不同的形式來對固定資產進行折舊核算,得到的企業成本也存在差異,這意味著企業稅前的利潤金額也是不一樣的,相應的企業需要繳納的所得稅也存在差異。如果處于稅收優惠時期,企業還能夠采用加速折舊的方法來增加稅前扣除折舊金額,從而減少企業所得稅應繳納稅額,這實際上就是借助資金時間價值的獲得來減輕企業的稅負,由此可見,在不同的規定資產折舊方法面前測算的稅負是不一樣的,能夠有效幫助選擇最實惠的會計核算模式。
(四)企業銷售結算方面
無論是賒銷還是委托代銷又或者是分期付款,都能夠應用到對企業產品銷售進行計算。在計算過程中不同的銷售模式下銷售收入確認的時間也是不一樣的,相對應的對企業要求的納稅期限也存在差異。企業可以根據自身實際的銷售策略來選擇合適的銷售模式,有效控制銷售收入確認時間,從而實現遞延納稅。
(五)企業資產減值準備方面
在企業經營管理過程中需要定期對企業的現有的內部資產進行全面檢查,對資產出現的損失在合理的范圍內進行預計測算,同時對每項資產做好記體資產的減值工作。一般在稅法允許的范圍內,企業可以借助備抵法來核算出現的壞賬損失,對當期出現的扣除項目進行增加,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企業應納稅所得額,減少所得稅上交金額,取得所得稅繳納期限遞延效果,有效減輕企業經濟負擔,為企業增加一定的流動資金。
(七)稅收籌劃的地域方面
企業稅負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由于在不同的地域存在不同的稅收政策,在實際征管過程中存在差異性,并且在部分地域還存在稅收優惠政策,在不影響企業正常經營運行的情況下,能夠通過改變企業的納稅地點合法降低企業稅負。
四、企業稅務籌劃過程中的財務管理注意要點
由上文可以發現,稅務籌劃工作對企業會計核算有著深刻的影響,企業在開展會計核算過程中也需要注意以下幾點以確保稅收籌劃能夠得到合理的開展:
首先,會計核算要注意時間的延續性,不能夠在使用過程中頻繁出現變更,因此企業無論是在進行稅務籌劃還是會計核算時都要關注時間延續性,確保可持續發展。
其次,稅務籌劃方法的選擇需要在維護企業整體經濟效益的前提下進行,要對企業的經營情況、財務現狀等進行綜合全面的分析,明確自身的主營方向,選擇合適的會計核算標準,并且考慮到不同稅務籌劃之間相互的影響,爭取最優的稅務籌劃效果,以確保獲得最好的經濟效益。
最后,稅務籌劃并不是為了籌劃而籌劃,最終的落腳點是需要能夠得到實施,并且稅務籌劃工作只是企業用來減小稅負成本的合法手段,并不能真正減免全部的稅負,否則在具體操作中耗費過多的人力、財力在稅務籌劃,忽略了正常的經營管理活動開展,與稅務籌劃最終的目的就背道而馳了。
在我國對稅務進行籌劃的相關工作開始得比較晚,其中不可避免的還存在很多的問題,并沒有完全發展成熟,但是可以確定的是,稅務籌劃在企業的經濟活動以及財務核算過程中起到的影響越來越突出,需要企業在具體操作過程中合理進行節稅,充分運用財務管理中的各種原則,確保企業稅務籌劃工作合理合法的進行,為企業的發展做出最大的貢獻。
參考文獻:
[1]許金.稅務籌劃在企業經營活動中的應用[J].中國市場,2013(41).
[2]劉瑞琴.研究稅收籌劃對會計政策選擇的影響[J].時代金融,2012(21):60-60.
[3]張翠.從稅法與會計制度的差異談納稅籌劃對企業經濟效益的影響[J].財會研究,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