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芳
摘要:中央近期召開的經濟責任審計工作聯席會議獲得通過,國務院于此同時也頒布了相關的法律條令《關于加強審計工作的意見》。這些會議的召開使得國有企業的審計工作在新形勢下有了更為明確的發展方向,工作的流程上也更為清晰,國有企業的機關審計單位將整個國有企業資產、企業中的負債情況進行全面的整合監督,使得國有企業的未來發展更具有潛力。就新常態的背景下從審計工作的方向內容轉變、工作方式作用轉變、組織安排上的轉變,讓國有企業的審計工作得以創新。
關鍵詞:新常態;國有企業;審計創新
國有企業是國家發展的中堅力量,審計工作作為國有企業的保障,它通過利用黨和國家的監督,在我國的經濟社會各個方面進行權利上的制約、民主上的制度監督,讓社會主義的法制建設和國家經濟決策上更加的具有決定性,制定出結構優化、形式多樣的國有資產形式,讓中國的經濟階段呈現出一個新的形式。審計是各個企業發展中一項必不可少的工作內容,現階段隨著國家經濟形式的不斷的調整,相關的工作形式也發生了變化,現有的財務審計、專項審計這種工作形式將會延續,其他的審計的工作形式也會不斷的興起,審計工作在新常態的發展中必定會賦予新的高度。
一、審計國企的新常態
國企審計工作方面的新常態指的是在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的時期將經濟建設兩者之間進行協調統一,把自然資源方面進行審計,顛覆以往傳統的審計觀念在這一方面進行一次有效的創新。從審計創新領域的具體方面入手,就是將新常態中的審計領域進行橫向的拓展,加深審計工作的深度,讓國有企業在新時期的改革發展做到有效的統一。審計工作的覆蓋的廣度加寬,將原有的國有企業的表現范圍從縣級政府拓展到多級政府,改變以往的從事后審計的工作形式,把深度也拓展到事中和事前的統計上。審計的工作的覆蓋內容應該從多角度、深層次、多方面的考慮,在企業的發展方面應該就經濟的發展為基礎,做到生態方面的保護,加強政策方面的調控,相關部門應該加強管理做到依法行政。
在現代的新常態的發展中,國企方面的審計工作應該以下面幾個方面作為工作的中心:首先,國有企業的經濟政策落實情況上應該實施保護,審計工作做到決策部署的周密;其次,在國有企業的發展中應該就企業中可能存在的風險進行排查,比如,國有企業中存在的體制問題和舞弊風險,在各方面做到國有資產上的增值和保質。加強企業內部的人員管理,對于其中存在重大的違紀行為的人員進行嚴肅處理,促進新常態下的反腐政策的進一步實施;此外,對企業內部的經濟戰略網絡應該進行及時的排查,進行系統性、階段性的測試,反復的確認企業的內部機制是否存在一定程度上的缺陷,影響經濟事件的決策和管理制度上的建立和執行,從各方面提高企業的管理水平和體制方面的完善;最后,對企業進行規范管理,企業中的財務的收支狀況、資產的運行、負債、相關的權益、這些方面都應該做到真實、可靠、合法。
二、審計工作創新的策略探究
(一)審計方向國企轉向國資
我黨在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通過以資本管理為主,加強國有企業的資產監管體制,這項的審計工作方向的轉變就是希望在未來的發展中除了一些國有企業的存在之外,國有企業將慢慢的消失,這些企業的發展逐漸的轉變成國有資產。國有資本將會作為國家財政的重要來源,它也是各級國資監管的重要對象,這樣投資人的主要的職能就表現為資本運營。如果從這個發展方向來看,國有企業的未來發展的方向應該進行合理認真的思考。審計方向的全面革新帶動國企國資的改革,通過以點帶線、以線帶面、全面改革發展,實現國企發展的國際化、專業化、市場化,不僅推動國企的經濟體制的發展,在混合所有制方面也應該大力推行,讓國有企業不斷的面向大眾走向公司道路,讓政府在未來的發展中通過從“資產管理”轉變為“資本管理”。傳統的國有企業在未來的發展中越來越少,經濟轉型的出現使得審計工作的方向也發生了根本上的轉變。
(二)審計內容財務轉向綜合
國有企業的審計工作的落實應該就以查究補漏方面入手,整合更加完善的管理體制,對經濟市場中可能存在的風險進行合理的預防和抵御,讓審計工作得以健康有效的發展。國有企業的不斷的深入改革,審計工作在宏觀上應該以國有的資本經營預算管理為重點,從微觀的方面應能切實企業人才的發展上和創新型的環境建設,人才的創新素質落實的發展基地應該就國有企業的事務所開始,將海外的移動課堂作為發展的一項重要輔助,培養新一代的學生進行境外的課程學習,通過這種近距離的課程學習感悟世界經濟的發展狀況,讓這些經典的商務案例能夠推動國有企業審計的發展。國有企業的審計工作還應該落實到各種重大的投資項目上,對資產質量上的相關問題進行整合,確保推動現階段國有資產改革的發展,實現我國經濟社會的繁榮。
參考文獻:
[1]戚艷霞.新常態下完善國有企業審計監督的現實需求及對策建議[J].財政監督,2016(11):57-60.
[2]胡文婷.經濟新常態下基于SWOT分析法的國有企業內部審計發展研究[J].經營者,201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