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燁
摘要:近年來,我國企業之間競爭日益激烈,企業的經濟壓力逐漸增大,尤其對于實體企業來說,有些實體制造業的公司甚至已經舉步維艱。因此,在這樣的情況下,公司必須進行利潤增長點分析,大膽創新,尋求新的利潤增長點,才能擺脫目前的困境,找到新的利潤支撐。本文首先闡述了利潤增長點的相關理論,并在此基礎上闡述了公司利潤增長點分析的重要性,提出企業尋求利潤增長點的途徑,以期能為企業和其他學者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鑒。
關鍵詞:利潤增長點;重要性;創新
一、利潤及利潤增長點的概念
利潤的概念包括會計層面的利潤和經濟學層面的利潤,即會計利潤和經濟利潤。會計利潤是企業某段時間內經營成果的反映,會計利潤=收入—顯性成本。而經濟利潤在會計利潤的基礎上還考慮了隱性成本,經濟利潤=收入—顯性成本—隱性成本=會計利潤—隱性成本。隱性成本即機會成本,是指企業用于某項用途的特定資源,在用于此項用途的時候,放棄了本來能用于其他用途而獲得的經濟利益,這就是機會成本。在西方經濟學的觀念中,又把隱性成本叫做正常利潤,相當于一個利潤的平均水平,是使用某項資源所必需付出的代價,如果資源被用于某項用途時,連正常水平的利潤都得不到,資源就會被轉移到其他用途中去。企業財務報表上所反映的通常是會計利潤,而企業在短期決策的時候則更多地要考慮經濟利潤。
所謂利潤增長點,便是能創造更多利潤、使企業利潤快速增長的點,這個點可以是一種新產品、新服務、新業務,也可以是某項技術或者管理手段,最終目的都是為企業帶來更多的經濟利益。
二、利潤增長點分析的重要性
目前環境下,對利潤增長點進行分析有重要意義。
(一)宏觀經濟形勢嚴峻,需要尋找利潤增長點
從宏觀經濟形勢來看,我國的政治經濟形勢較為錯綜復雜,存在著廣泛的結構性問題,主要印證是虛擬經濟泡沫泛濫、風險居高、實體經濟產能過剩、多數企業舉步維艱。目前來看,我國經濟處于結構調整、產業升級的轉型期和關鍵期。十三五規劃以來,國家號召去產能、去杠桿,試圖降低企業債務違約風險,實現產業升級和結構調整。然而由于錯綜復雜的利益關系和改革遇到的種種矛盾都會一定程度上給改革和轉型帶來阻力,中國經濟目前還需要一段時間的調整期,來解決過去幾十年快速發展所遺留下來的各種問題,如環境問題。
在如此嚴峻的宏觀經濟形勢下,企業如果不能放開手腳,大膽創新,釋放出創新活力,找到新的經濟增長點,則其市場主體地位無法真正確立起來,政府和市場的邊界沒有一個明顯的劃分,無法樹立起一個產業的支柱,那么宏觀經濟調整無法規則發展,企業所處的宏觀環境也無法得到改善。
(二)產業環境不穩定,需要尋找利潤增長點
上文提到,目前我國宏觀經濟環境不樂觀,正處于產業升級、結構調整的改革中,產業升級必然帶來產業環境的變化。產業升級從宏觀來看,就是要將產業從勞動密集型逐漸轉向資本密集型、知識密集型的方向,且要加快第三產業的發展。目前我國實體制造業普遍面臨著高成本、低利潤的困境,在國家實現產業升級的政策號召下,必須順應時代的潮流,做出相應的產業調整,削減一些目前供給過剩的產品,這樣從源頭上減少了供給,根據經濟學原理,供給曲線將向左上方移動,供給曲線與需求曲線的交點為均衡點。如此一來,供給和需求達到均衡時,企業產品的價格將會上升,為企業帶來更大的利潤空間。另一方面,減少供大于求產品的產能,企業將能節省下大量的人力、物力等資源,可用于生產其他為企業帶來更多價值的產品。因此,在產業環境不穩定的情況下,企業需要調整自身的產品和業務結構,尋找新的利潤增長點。
(三)企業缺乏核心競爭力,需要尋找利潤增長點
從微觀方面即企業自身的視角來看,我國很多企業缺乏核心競爭力,尤其中小企業。企業缺乏核心競爭力主要由以下因素造成:一是企業對核心競爭力沒有足夠的認識。很多企業不完全了解核心競爭力究竟是什么。所謂核心競爭力就是指企業在競爭中,能夠超越對手,使自己保持競爭優勢的能力。二是企業更善于模仿,缺乏創新。當今社會,商業秘密程度不高,一家企業的新點子,會迅速被競爭對手熟知,然后進行模仿,再次走向同質化。企業要想保持競爭優勢,必須進行創新,而且是無法被模仿或者模仿難度大的創新。三是企業資源有限。對于中小企業來說,在市場競爭中地位不高,市場上份額被大企業所占領,中小企業的市場占有率不高,知名度不足,在這樣的環境中,要想擴大市場占有率,必須進行創新,尋找利潤增長點。
三、尋找利潤增長點分析的途徑
(一)利潤的來源方面
利潤最重要的來源就是企業的銷售收入,企業從利潤的來源出發,尋找利潤增長點,目標就是增大企業的銷售收入。企業可以從以下兩方面出發。第一營銷手段。如今科技發展迅速,互聯網普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為商業帶來更多機遇。企業可以充分利用大數據,對客戶進行更加明確的定位分析,比如消費者的年齡、學歷、消費心理、消費者偏好、消費時主要考慮的因素等等,在此基礎上對消費者市場進行細分,不同產品針對不同客戶,增加銷量。此外,實體經濟可以效仿電商的運營模式,采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增加線上訂貨,線下配送的營銷渠道,擴大銷量。第二產品差異化。新穎的營銷手段短時間內可以達到擴大銷量的目的,然而長期來看,要想留住顧客,靠的還是產品本身,所以企業還要在產品上下工夫,增加產品差異化。企業可以通過增加產品附加值的辦法來增加產品差異化,以保證企業在競爭中占據優勢地位,從中尋找新的利潤增長點。
(二)利潤的生成過程方面
企業的收入扣除相應的成本可以生成企業的利潤,從企業利潤的形成過程考慮,尋找利潤增長點,可以至少從以下兩方面入手。第一,從傳統價差上,一方面企業可以引進先進的設備和技術,加強對員工的培訓,提高生產效率,降低生產成本,以此來增加企業利潤。另一方面,企業可以從生產流程入手,減少不必要的流程,改進現有流程,實現精細化管理,提高經營效率,縮減所需成本。第二,從利潤生成過程的交易時間、地點和可復制程度方面。從傳統價差方面考慮,通過對成本的控制來增加企業利潤畢竟是有限度的,企業可以采取特定時間限量銷售、上門服務、專業個性化定制等手段尋找新的利潤增長點。比如對于服裝行業來說,采用專門個性化定制,為特定客戶量體裁衣,做出最適合每個顧客本身氣質、品味和身形的衣服,對消費者來說有著很大的吸引力。由于獨一無二,企業的定價能力也比較強,利潤空間較大。
(三)利潤的產出形式方面
很多時候利潤不僅僅是由差價決定的,還與利潤的產出形式之間存在很大關系,很多情況下,企業的盈利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取決于能否發現利潤產出形式上的細分差別。這與產品的壽命周期與后期的保養維修有關。比如人們日常購買手機后,后期使用需要一直繳納手機費、流量費等各種基礎和增值服務費;人們購買汽車后,后期要不斷維修、保養、改裝,尤其是越野車愛好者,前期購買汽車時不舍得花大價錢,后期改裝上卻很舍得投入。移動公司有時會推出免費送卡、送手機的活動,以此來吸引客戶,增加市場份額,前期投入成本會在后期手機費、上網服務費中收回;有越野車公司推出送汽車服務,但規定只能在這里改裝,靠收取改裝費的收入并且取得了成功,諸如此類的例子還有很多。我們可以看到其共同點,就是轉換視角,看到了利潤的不同產出形式。其他企業可以借鑒,考慮到企業利潤的產出形式都有哪些,對各自形式的占比做出合理估計,在權衡成本與效益后,從利潤的另一種產出形式入手,尋找利潤增長點。
四、結語
總而言之,企業應該順應時代發展的潮流,抓住機遇,克服風險和困難,利用互聯網和大數據的便利,不斷創新,積極尋求新的利潤增長點,實現產業升級和轉型。
參考文獻:
[1]杜雅潔,駱公志.數字化時代運營商如何拓展利潤增長點[J].通信企業管理,2017(07):66-68.
[2]岳彩鵬.推動產業升級 尋求新的利潤增長點[J].城市開發,2017(10):60-61.
[3]魏再晨.利潤增長壓力增大 創新轉型正當其時——五大商業銀行2015年年報分析[J].中國金融家,2016(04):8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