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穎

摘要:資本作為商業銀行重要資源,在現行資本約束增強的當下,如何提高基層行資本管理能量,提升資本回報率尤為重要。
關鍵詞:經濟資本;內評法;信用評級;風險緩釋
資本作為商業銀行最稀缺和最昂貴的資源,決定了資本管理在商業銀行中的重要地位。隨著戰略轉型的持續深入推進,資本集約化經營管理理念深入人心,特別是在當前資本約束日益強化的情況下,銀行業對資本回報率提升的需求日益迫切,在此背景下,提升基層商業銀行(以下簡稱基層行)的資本管理水平,是破解當期資本難題的關鍵。
一、何為內評法下的經濟資本
內評法下的經濟資本占用計算公式為:經濟資本=余額*風險權重*11.5%;余額受不同資產取值不同,以公司貸款余額為例,公司貸款余額包括當期賬戶余額、應計利息、應計費用之和,風險權重受客戶信用評級和風險緩釋兩方面影響。不同LGD計算的風險權重不一樣,粗略參考,公司貸款未緩釋部分采用LGD為45%的權重,緩釋部分為LGD為35%的權重。(見表1)
舉例1:投放1億公司客戶貸款,評級為AA,無緩釋。資本占用≈10000* 55%*11.5%=633萬
舉例2:投放1億公司客戶貸款,評級為BBB+,保證金5000萬。資本占用≈(10000-5000)*110%*11.5%=633萬
舉例3:投放1億公司客戶貸款,評級為BBB+,保證人評級為A,擔保金額3000萬。
資本占用≈(10000-3000)*110%*11.5% +3000*70%*11.5%=1127萬。
從上面的舉例可以得出的結論有:一是客戶信用評級越高,風險權重越低;二是客戶有合格的風險緩釋品,風險緩釋部分不占用或減少經濟資本;三是保證人客戶評級高于貸款客戶評級才起作用,風險得以緩釋;四是保證人的信用評級越高,適用越低的風險權重。
二、何為內評法下合格風險緩釋品
內評法下,抵質押品通過降低LGD發揮緩釋作用,合格緩釋品包括:抵質押品、凈額結算、保證和衍生品,風險緩釋程度為:金融抵質押品>保證>商用和居住用房地產。
實際操作中,由于基層行柜員操作不規范,造成客戶擔保的基礎數據錄入不準確,造成RWA系統對該客戶的抵制押品不予認可,創建擔保品基本信息中必須錄入抵質押品的登記日期及到期日期,同時擔保品必須與借款人的貸款賬號或額度協議逐筆關聯,否則會造成RWA系統中對該客戶的抵質押不予認可。此外,電費收費權質押、高速公路收費權質押、機器設備、工業用房等的抵押方式不具備緩釋作用。
三、如何提升資本管理能力
(一)優選客戶和產品,提升事前管理能力
基層行應加強主動資本管理,在客戶選擇時,主動考慮客戶定價、信用評級等信息,優先發展該客戶的資產項目。優化資產結構,優先發展單位資本占用較低的業務,如非循環住房按揭貸款、非融資性保函業務、短于一年的跟單信用證、信用證保兌、進口保理、國內買方保理等業務,提高資本事前管理能力。
(二)動態監控管理,提高事中管理能力
基層行應加強對經濟資本指標的動態監控,資產收回的時點以及項目投放的節奏做到心中有數,處理好風險、收益、增長三者之間的動態關系,最大限度地使用好資本規模資源。按照評級管理要求,主動掌握評級變化信息,高度重視客戶信用評級年審工作及系統中緩釋信息的維護工作,提升保證金存款等緩釋資產余額及覆蓋率。
(三)精細化管理,提高全員業務素質
全年授信投放越早,對于一些短期授信品種,譬如:銀行承兌匯票、貼現、貿易融資等品種,可采取每季初投放、季末到期收回,盡量避免在季末時點敘做此類短期授信品種,以達到綜合收益最大化。客戶經理要分辨有效的緩釋抵質押及保證物、保證人的信用等級和借款人的信用等級;盡可能規范錄入客戶信息資料,確保RWA系統抓取數據有效。
(四)轉變發展思路,提升資本管理能力
在央行宏觀審慎評估(MPA)等調控措施趨緊的背景下,總行大幅壓降了我行人民幣貸款規模,全行單純依靠貸款規模擴張來實現收入的難度越來越大。我行務必要轉換業務發展思路,通過表外理財對接,為客戶提供融資支持;通過存量貸款證券化的方式,騰出表內貸款規模;利用外幣貸款來融資,節約置換人民幣貸款規模。積極發展“輕資本”業務體現省行績效導向,合理利用自己的服務設施、服務功能、服務產品、服務技能、服務環境等服務資源進行創收,尋找新的收入增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