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振輝 馬子風
“冬病夏治”的淵源
《素問·四氣調神大論》:“夫四時陰陽者,萬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養陽,秋冬養陰,以從其根。”提出了“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的順時養生法則。傳統中醫理論認為,自然界氣候變化影響人體的生理功能,人體活動處于長期與自然相應而形成的陽氣變化節律的調控中。基于此,就形成了流傳數千年的中醫特色防治疾病的方法——“冬病夏治”,從防治疾病的角度,其最初適用于氣虛、陽虛病患,該群體盡管四季陽氣均顯不足,但春夏之季,人體陽氣消耗量增加,且易于耗散,故陽虛之人內守與五臟陽氣會更顯不足。另外,春夏之季人體氣機通達,傳統療效治療易于直達病所,陽虛體內凝寒之氣也因此更易清除,乘其勢而治之,可以得到較好的效果。
慢性肺部疾病最適宜“冬病夏治”
各種慢性肺部疾病如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等,患者臨床通常表現為胸悶、氣急、咳嗽,咯痰色白質稀、呈泡沫樣,汗出如水,怕冷惡風,腰酸肢冷,不思飲食,舌淡胖、苔白,脈象細數無力。根據中醫辨證屬脾腎陽虛證,這是因為咳喘反復發作,日積月累,久病及腎,久病必虛,加上長時間大量使用抗菌藥物及激素,從而使患者脾虛生濕、生痰,腎陽虛損,容易引起風寒外侵,最終導致反復咳喘,逐年加重,終年不愈。冬病夏治一方面借助夏季陽氣生發,人體陽氣有隨之旺盛之趨勢,體內凝寒之氣易解的狀態,對陽虛者用補虛助陽藥或陰寒內盛者用溫里驅寒藥,以達到扶陽驅寒的目的;另一方面可以為秋冬儲備陽氣,到了冬季陽氣充足,陰精內藏而不外瀉,從而達到調整陰陽,提高抗病能力的目的。
“冬病夏治”的方法
慢性肺部疾病的“冬病夏治”需要根據不同的年齡、疾病性質及階段、病情程度、個人喜好及條件等選擇不同的方法,也可以多種方法聯合施治。筆者介紹幾種傳統中醫藥療法。
穴位敷貼 “冬病夏治”主要是以中藥穴位敷貼為主,是中醫外治法的一種,現代著名針灸學家陳漢平教授指出,中藥穴位敷貼不單純是刺激穴位作用和藥物作用,做“算術式的相加”,而是在刺激穴位對機體進行整體性、良性調整的前提下,克服藥物某些副作用,使藥物的作用呈幾何式地放大。
穴位注射 穴位注射是將針刺刺激和藥物性能及對穴位的滲透作用相結合。當藥液注入相關穴位,針刺及藥液吸收過程對穴位的物理刺激有針刺效果,加上長時間持續發揮效應,提高療效,使滯者通之,利用針刺和藥液產生的雙重治療作用,起到事半功倍的臨床效果。
夏季膏方 夏季膏方是根據個人的體質特征、病癥特征,將治療藥物、補益藥物和相關保健食品融為一體的一種膏劑。夏季氣候炎熱,夏季膏方一般以清補為原則。暑多夾濕,若出現食欲不振、舌苔厚膩等濕阻證候,應先服用運脾健胃、化濕理氣的開路方。夏季膏方既能治療又能調補,通過益肺健脾補腎等方法,扶正祛邪,增強機體抗病能力。
食療調理 在日常的夏季生活中,患有慢性肺部疾病的人應注意食療,吃一些時令水果,如榴蓮、芒果、荔枝、山楂、櫻桃等;或者吃一些溫性的蔬菜,如韭菜、生姜、蔥、蒜、胡蘿卜等;或者吃一些牛肉、蝦等。同時應注意以下幾點。
1.慎用辛燥之品,以防傷陰。夏季氣候炎熱,易傷陰液,而辛溫香燥之品容易導致燥熱內盛,暗耗津精,應慎用肉桂、花椒、大茴香、小茴香、龍眼或狗肉、羊肉等。
2.忌大量服用寒涼之品,夏季炎熱,往往易貪涼飲冷,若大量進食寒涼之品,則易致中陽受損,脾胃虛弱,甚至損及一身之陽氣,輕則泄瀉、腹痛、惡心嘔吐,重則造成陽虛宿疾。
3.慎食大量肥甘滋膩之品。夏季易生暑濕,濕熱之邪易侵襲人體,若服用大量肥甘之品則導致內外濕熱之邪合擊人體。
適度鍛煉 慢性肺病患者夏季宜多進行室外活動,在日常生活中可進行太極拳、柔軟操、步行等運動,增進身體健康。慢跑是一種全身性協調、能增強肺活量和耐力的運動。慢跑時,維持呼吸均勻,使足夠的氧氣進入體內。除了慢跑,夏天在室內用毛巾浸于冷水中擰干后作全身摩擦,每日1~2次。此后改用冷水洗臉,經這樣的耐寒鍛煉后,可減少患呼吸道感染的風險。
此外,還可以通過氣功、吐納、導引等進行疾病的防治。
“冬病夏治”的禁忌人群
“冬病夏治”需要建立在中醫辨證論治體系指導下才能顯示出其臨床療效,部分患者在選擇“冬病夏治”的時候需要格外謹慎,由于其治療手段多樣,專業領域暫時沒有明確的禁忌證。筆者基于專業理論和長期臨床經驗總結,大體梳理出需要特別謹慎對待的幾類患者。
1.慢性肺部疾病伴有痰熱、咯血以及皮膚過敏的患者,“冬病夏治”療法多以激發人體陽氣為出發點,容易加重這類疾病。
2.急慢性感染性疾病,如肺結核痰菌陽性、肺炎、發熱等患者不適宜“冬病夏治”。
3.慢性疾病急性加重階段也不適宜,該階段患者多存在多臟腑狀態的紊亂、虛實夾雜證候明顯,單純的“冬病夏治”療法多數不能顯現出較好的臨床療效,有時反而影響疾病的控制。
4.濕熱體質患者,該群體的患者存在體內濕與熱交雜的狀態,不宜單純激發人體陽氣,適宜于中醫藥綜合施治,穩定后再應用。如食欲不振、舌苔厚膩等濕阻證候。
5.孕婦也不適宜“冬病夏治”,妊娠過程中孕婦多存在機體多個系統特殊的再平衡過程,孕婦激發陽氣多,會出現胎動不安等氣血運行紊亂的狀態。
綜上所述,“冬病夏治”作為傳統中醫藥一種獨特的效驗防治疾病的方法,其針對不同疾病及不同病情狀況有其必然的局限性,很難解決所有慢性肺病的全部問題,主要側重于順勢加強慢性肺病穩定期病況的控制、減少疾病急性加重或者發作頻率、提高療效等方面。筆者建議,患者最好能夠進行專業咨詢,在醫師專業指導下選取更加適宜、對證的“冬病夏治”方法,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