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友本
我們醫生喜歡把甲狀腺稱為“蝴蝶”,因為它位于人體頸部甲狀軟骨下方、氣管兩旁的甲狀腺,其形狀就像一只張開翅膀的蝴蝶。甲狀腺就像是我們身體的“發動機”,其合成和分泌的甲狀腺素激發、參與著人體的代謝活動,維持人體正常體溫,保證腦、心臟、肌肉和器官的正常功能,可以說甲狀腺影響著身體的每一個部分。
美麗的“蝴蝶”也會出問題,如發炎,尤其是患慢性炎癥時人會感覺不舒服、心慌、乏力,很容易和感冒的癥狀混淆。再比如“蝴蝶”匍匐不動、不出力了,就代表患者得了“甲狀腺功能減退癥”(簡稱“甲減”)。
2012年5月29日,由上海市20家醫院(三級14家、二級6家)的內分泌科醫生和5 000余位甲狀腺疾病患者共同參與的上海首份甲狀腺疾病調查報告顯示,在所有甲狀腺疾病中,排名前三位的病種為甲狀腺功能亢進、甲狀腺結節、甲狀腺功能減退。調查還發現,甲狀腺疾病患者有性別傾向,女性約占八成左右,比男性高3倍,調查結果還顯示青年甲狀腺結節惡性率更高,是老年人的2倍!
引起甲狀腺結節的病理改變多種多樣,常見如甲狀腺腫、甲狀腺功能亢進、甲狀腺腺瘤、甲狀腺炎、分化型甲狀腺癌(乳頭狀癌,濾泡狀癌)、髓樣癌及未分化甲狀腺癌。其中絕大多數屬于良性病變,其惡性僅占2%~5%。因此對于每位患者,正確判別甲狀腺結節的良惡性就顯得尤為重要。
如何區別良惡性
醫生觸診檢查甲狀腺結節,如遇到質地較硬、表面不光滑和活動度較小,就要懷疑惡變可能。如果同時摸到頸部有腫大質硬的淋巴結,則更應高度警惕。這時應優選無創價廉、準確性較高的超聲檢查,如果B超發現結節有微小鈣化,局部低回聲,邊界不清,結節內血流豐富,提示結節惡性可能大。CT、磁共振或同位素檢查也有一定的價值,細針穿刺細胞學檢查對于判斷甲狀腺的良惡性也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手術如何選擇
如果甲狀腺結節為惡性,一般應該及早手術治療。根據腫瘤的大小、部位、性質,以及是否有淋巴結、肺或骨轉移來選擇合適的手術方式。但即便是甲狀腺癌也不必大為緊張,因為常見甲狀腺癌多為分化型甲狀腺癌,其10年生存率可達90%。
良性結節患者就更不必緊張了,一般小的良性結節只需認真做好隨訪即可,半年左右做一次甲狀腺及頸部淋巴結超聲。只有當良性結節較大,且出現壓迫癥狀,或明顯影響外觀才考慮手術治療。
(作者每周一下午有專家門診,周四下午有特需門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