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果 何超
【摘 要】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與各方面人才的不斷增加,如果不具備超高的專業素養與工作能力,便難以在社會立足,在這樣的社會形勢下,我國各個高校對自身人才培養的要求也愈來愈高,大部分大學生在大學不斷努力,攀登知識高峰,但是即使在這樣嚴峻的形勢下,有部分大學生仍不把握美好光陰,努力奮斗,不珍惜短暫的課堂生活,對大學課堂學習的重要性模糊不清,因此,本文就針對我國部分大學生輕視課堂重要性的現象進行了討論,文中闡述了部分大學生輕視課堂學習的原因,以此作為依據,提出了一些建議。
【關鍵詞】 部分大學生 輕視課堂 重要性 措施
一、目前大學生對課堂重視性現狀分析
據調查顯示,大部分大學生在大學生活中都能認真聽課,課后做好復習工作,積極參加各種活動,來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但有部分大學生,整天沉迷宿舍打游戲,逃課,或者來到教室后上課玩手機,不聽講,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是什么呢?本文從以下三點進行了分析:
(一)教學方式陳舊
在大學課堂教學上,我們可以看到一個現象,資歷較老的教師占比較大,這些教師雖然有很豐富的社會經驗,對知識的梳理也很清晰,但是唯一的一點是吸引不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使用 “教師教,學生學”的教學模式,教學沒有交流與溝通,學生對于枯燥無味的課堂,興趣大大降低,俗語說:學到老,活到老,教師也應該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改進自身教學方式,否則枯燥無味的課堂,學生很難一直集中精力,這樣反而會大大降低教學效率。
(二)學生受各種因素影響
對于剛剛步入大學生活的大一學生來說,在高中便接受著“進入大學便是開始天堂般生活”之類的話,思想已經懈怠,認為我高中已經很努力了,大學為什么還要努力,學習熱情不高漲;再者,信息技術的發展,電腦、手機等設備闖入人們的生活,并且信息量之大,趣味性之高,足以吸引自制力不強的大學生上課不專心聽課,并且,在大學學習中,一節課老師可以講完一章,知識的連貫性比較強,一節課不聽,之后的課程學習也很難跟上,間接輕視了大學課程的學習。
(三)成績考核方式單一
在大部分學校最終考核時,都只采用卷面考生的方式,并且老師也較為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在最后幾節課會給學生“劃重點”,也就是考試必考的內容,這樣的教學方式不斷的重復,學生便認為,上課時不用聽,老師結課時會劃重點,考前“重點復習”就能得高分,學生以這種態度學習,對于課堂上老師的講解,也不會認真的傾聽。
二、大學生應重視課堂學習的原因
大學生培養良好的自學能力固然重要。但是自學能力的培養也需要有好的基礎來奠基。進行課堂學習,可以抓住學習的難點、重點,有些晦澀難懂的東西,不通過老師的講解,只憑自己的力量是很難完成的。再者,通過課堂學習,可以豐富自己的基礎知識與專業知識,不僅能夠減輕最終復習帶來的壓力,而且能所學知識是一輩子受益的,對未來的應聘就業、工作都有很大的影響。
三、提高部分大學生重視課堂學習的措施
針對目前部分大學生不重視課堂學習的狀況及課堂學習對大學生教學的重要性,本文提出了以下幾點措施來提升大學生對課堂的重視性:
(一)教師創新教學方式
教師是課堂上講解的引導者,教師創新教學方式,可以很大程度引起學生的注意力。教師在課堂上,可以通過多媒體教學,插入相關圖片、視頻,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應改變過去一教一學的模式,讓學生成為課堂的引領者,在教學過程中,注重與學生的交流,互相學習,共同進步
(二)使學生了解課堂學習的重要性
雖然說,在最終的考核中,學生往往能通過考核,但是,在目前的社會形勢下,沒有過硬的技術是無法立足的,僅僅滿足于現狀,不利于未來長遠的發展。也許會有同學說,自學比老師講課學習效果更好,但是需要明白的是,教師在這個行業具有豐富的實踐與教學經驗,在自學時一本書通看,很難掌握學習重點與未來的要應用的方面。教師在課堂上講解時會將一章的內容總結成一段話,對于不重要的部分會粗略講解,在通過教師講解后進行自學,效果更好。
因此,對于部分大學生輕視課堂學習的情況,教師應加強引導,使學生明白課堂學習的重要性,意識的改變會影響學生的行動力。學校也應加強對學生到課率的檢查,使學生認真履行作為一名學生的義務,加強對學生學習的思想教育工作。
(三)將考核方式多元化
考核方式單一是影響學生對課堂學習輕視的原因。因此教師在設置考試方式時,應注重學生學習過程,而不是最后的結果,比如說:在完成一章教學后可以讓學生進行課程設計或者出一份考題,來增強學生的理解,如果不重視課堂學習的話,這些可能都無從下手。
(四)創新教學模式
目前互聯網技術已經擴展到各個領域,教師應好好利用這一媒介來使學生更好與學生的學習。學生既然對手機與電腦有很強的依賴性,教師既然很難改變這種現狀,那么就利用這一現狀,讓學生通過網上學習的方式,比如慕課、學習通等方式。也可以通過qq,微信等聊天方式來與學生加強交流,為學生解決疑難問題。
四、總結
總而言之,大學生在大學生活中應重視課堂上的學習,不論對自身知識的積累,還是對未來的發展都有很大的影響。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擯棄過去傳統的模式,更對采用互聯網、新媒體教學等形式,創新教學方式,加強與同學間的交流,明確教書育人的目的,學校應加強對學生的引導,使學生重視對課堂內容的學習,雖然目前部分大學生輕視課堂的重要性,但是我相信,通過學生自身的警醒與教師與學校付出的努力,這種現象會越來越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