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悅
【摘 要】 建立以風險預控為導向的監審聯席會制度,成立監審聯動工作小組,形成審計、紀檢信息共享機制,就監管政策法規執行、工作開展進度、發現風險問題、整改落實情況等及時進行深入溝通交流,促進信息資源互補,形成監管工作合力。通過建立“監審聯動機制”,有效協調了企業內部監督資源,實現了公司核心業務和關鍵環節的在線監控、及時監督,監督廣度、監督深度、監督效能得到全面提升,為公司改革發展提供了堅強保障。
【關鍵詞】 企業風險管控 監審聯動 做法 效果
一、監審聯動機制的實施背景
(一)適應反腐新形勢的需要。黨的十八大特別是“八項規定”實施以來,黨中央強力推進作風建設,進一步加大懲治腐敗工作力度。內部審計部門作為企業經濟監督的重要部門,同樣也具有反腐敗作用。
(二)實現優勢互補的需要。內部審計是一項專門的經濟監督,但其局限性在于查出問題時所采取的處理手段缺乏剛性。而紀檢監察屬于相對強力部門,有對人的處理職權,但局限性在于以被動接待信訪舉報、申訴控告居多,缺乏專業業務知識的支撐。因此,為了提升整體監督實效,有必要強化二者聯動配合,實現優勢互補,形成工作合力。
(三)提升監督效能的需要。內部審計可以通過專業審計,為紀檢監察部門提供被監察對象的經濟活動真實性的信息,有利于提高紀檢監察的工作效率和效果。另一方面,在內部審計的密切配合下,紀檢監察部門通過黨紀處分、問責等職權行使,將內控意見落實到相關責任人,從而提高內部審計部門的工作效力和效率。
(四)實現監督關口前移的需要。公司經營涉及到財務、營銷、工程等專業知識居多,客觀上需要具有專業知識的內部審計部門的配合,這樣才能主動深入各流程環節,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二、監審聯動機制的內涵和主要做法
(一)樹立員工風險管理核心理念
風險管理涉及企業各個層級的活動,從戰略和資源配置等企業層級的活動,到市場營銷、基建建設和人力資源等業務單元的活動,再到某個工序或某個崗位的具體工作流程。公司通過對過往危機事件的分析發現,“人”的因素在其中占據了主導的作用。因此,員工風險管理體系建設,把風險管理的落腳點放在員工行為上,基于“人”和“行為”兩個要素,從社會學、管理學、行為心理學的原理出發,按照系統論和控制論的理論路徑,遵循“員工是企業生存發展的基本力量和根本依靠”的客觀規律,從而樹立起“以人為本、未雨綢繆、化險為夷”的核心理念,并貫穿體系建設實施全過程。
(二)明確員工風險管理的目標和原則
短期目標:將員工風險管理與企業整體管理相結合,把員工風險管理的各項要求融入企業管理和業務流程中,加強重大員工風險、重大事件的管理和主要流程的員工風險控制,從而發現和消除存在的問題, 使公司基礎管理得以強化。
長期目標:以管控員工行為為手段,樹立全員員工風險防范意識,重點加強對員工的心理疏導和思想引導,全面提升全員員工風險識別防范能力,消除文化隔閡,協調工作風格,提升企業向心力,最終形成員工和企業共生長共發展的良好局面。
一是分類層級管理原則。按公司、部門、黨支部三個層級管理員工風險,推動全員參與。分層各有側重,協調推進,共同支撐員工風險管理整體目標達成。二是權責對等原則。以業務流程為依托,結合各崗位職責權力范圍,按照崗位職責和權限識別、管理員工風險,并對員工風險后果負責。三是PDCA循環原則。員工風險管理是一項長期性的工作,必須運行PDCA循環,不斷更新員工員工風險數據庫和員工風險案例庫,不斷根據現實狀況調整應對策略,防止體系僵化失去作用。
(三)搭建員工風險管理的組織架構
公司成立員工風險管理機構,覆蓋企業領導人、各部門車間、專業人員相應層級。
(一)分工合作,統籌安排各項監督工作。內部審計和紀檢監察定期聯合對企業管理各環節和層面進行風險排查,認真細致地查找各項業務管理中的薄弱環節,確定工作重點。
(二)實現互動,加強日常工作協作配合。內部審計開常審計項目時,充分征詢紀檢監察的意見、建議,根據信訪舉報中發現的一些線索,進一步確定審計方向、明確審計重點,對反映出來的問題重點審查,并向紀檢監察提供進一步的核查結果,紀檢監察根據審計發現問題的嚴重程度進行查證和處理, 使審計成果得以綜合體現和運用。
(三)共享信息,建立監審工作通報機制。監審雙方遇有重大政策調整、制度出臺、突發事件及重點工作項目時,能及時通過定期或不定期例會等方式進行信息傳遞,以確保信息溝通的及時與順暢。
(四)聯動服務,強化審計成果綜合運用。內部審計和紀檢監察積極聯動、配合,抓好審計成果的運用, 實現對經營管理全過程、全方位的監督和評價,及時發現各個環節存在的問題,找出其薄弱環節,提出相應的改進措施、意見和建議,真正實現監督與服務并舉,。
三、監審聯動機制的實施效果
1.構建高效運作的監督體系。將紀檢監察關注的重點業務風險隱患、廉潔風險防控等內容,納入審計工作計劃,助力開展更加有針對性的審計工作,提升審計精準度。針對審計發現的問題,聯合監察部門開展內部問責,做到發現一類問題,規范一類業務,對發現的違規違紀問題予以執紀問責。用好用優審計工作成果,將審計結果及整改情況,作為領導干部考核、任免、獎懲的重要依據。
2.黨風廉政防控工作取得實效。通過監審聯動機制建設,把懲防體系建到崗位,使反腐倡廉建設與企業經營管理得到了較好的融合,構建多層次、全方位、立體式的懲防體系制度框架,豐富預防腐敗工作的措施和方法,實現預防腐敗工作從“ 亡羊補牢型”向“ 防患未然型”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