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桃艷 榮海濤
【摘 要】 民宿在傳統的低層次觀光旅游向高層次休閑度假旅游發展中起著重要的作用。文章分析了舟山民宿發展的現狀和存在的問題,提出了舟山民宿發展對策,為舟山民宿如何科學、健康、持續地發展,并成為舟山旅游新的經濟增長點以及惠民富農、保護海洋生態、創新海洋文化的有力舉措,提出了應對性建議。
【關鍵詞】 民宿 發展現狀 開發策略 舟山
近年來,舟山的民宿旅游發展迅速,已初具規模,截止2017年,全市現有漁農家民宿2419家。但是,隨著民宿在全國各地呈現井噴式增長,效果卻差強人意的情況下,舟山民宿如何科學、健康、持續地發展,并成為舟山旅游新的經濟增長點以及惠民富農、保護海洋生態、創新海洋文化的有力舉措,仍然需要進一步探討、分析與提升。
一、舟山民宿發展現狀分析
1.政策扶持不斷加大
舟山民宿最早起步于上世紀九十年代,2004年以后發展逐步加快,2011年市政府出臺了《關于全面提升發展漁農家樂休閑旅游業的若干意見》,對民宿產業提出了發展目標、具體措施和扶持政策。此后又相繼出臺了《舟山市漁農家樂特色村認定辦法》、《舟山市“東海人家”漁農家特色民宿認定辦法》、、《舟山海島休閑旅游目的地行動計劃(2015—2020)》等文件,確定2015—2017年為“海島民宿推廣年”。
2.行業管理逐步規范
為進一步規范民宿旅游產業的發展,舟山市旅委及各縣區旅游局相繼出臺了民宿管理辦法。如普陀區借鑒臺灣民宿管理經驗,把“漁家民宿“作為有別于旅館業的新業態對待,研究出臺了《舟山市普陀區“漁家民宿”管理暫行辦法》,實行“漁家民宿”準入制度。
3.品牌影響日漸擴大
各縣(區)加快推進民宿旅游產品連線連片發展,把分散的民宿、特色村通過整體包裝,實現品牌規模效應,形成民宿產業集聚區。如普陀區朱家尖街道東沙村“東荷嘉園”安置小區202套三層聯排別墅,通過統一包裝、統一品牌、統一服務的方式,打出了東沙旅游特色村的品牌效應。
二、舟山民宿發展存在的問題分析
1.產品雷同,檔次偏低
從目前整個舟山民宿產業發展來看,其經營方式仍停留在簡單粗放式,以傳統的漁農家樂或家庭旅館居多。大多數的經營業主只顧追求當前利益,重模仿輕創意,無論是建筑風格、室內裝潢等硬件設施方面,還是食宿服務、體驗分享方面都非常相似,缺少獨特的經營理念,產業品質難以提升,檔次相對低端。
2.規劃管理不夠規范
從政府層面來看,雖然對民宿產業規劃有一定的重視,但未能對民宿及其相關旅游配套產品、設施等進行統籌謀劃,民宿經濟基本還是以漁農民自主經營、自我發展為主,規模小、層次低、經營單一成為舟山民宿的普遍狀態。
3.從業人員素質有待提高
舟山民宿經營戶一般是以家庭式經營為主,經營業主整體素質不高,缺乏現代經營管理知識,其在文化程度和管理水平上本身就有一定的局限,再加上缺少相關部門的引導和業務培訓,經營業主對民宿產業的理解比較膚淺,經營管理單憑個人經驗或拿來主義。民宿的從業人員基本上也是當地土生土長的漁農民,大都還是家族親屬,未經過正規的專業培訓,服務意識不強,服務水平不高。
4.宣傳推介力度不大
酒香也怕巷子深,在當今這個信息資源大量涌現的互聯網時代,舟山民宿尚未搭建專門的營銷平臺,與海洋旅游的宣傳推介活動聯系不強,民宿經營戶自我宣傳營銷的手段也比較單一,除了與OTA合作外,多數民宿就憑借靠近景點的區位優勢,處于“等客上門、分上一杯羹”的階段,所以往往出現“旅游旺季人滿為患,旅游淡季關門打烊”的極端現象。
三、舟山民宿開發對策
以“東海人家”為統一品牌,推進定海雙橋、干覽、普陀朱家尖(白沙)、東極、展茅、岱山東沙、秀山、嵊泗泗礁、嵊山-枸杞、花鳥等10個海島特色民宿集聚區建設。
1.實施品牌化建設,增加民宿知名度。一是深入挖掘海洋文化,充分發揮海洋文化元素在民宿品牌戰略實施過程中的促進作用,強化舟山民宿品牌的地域標簽和文化包裝,增強品牌辨析度。二是注重從細節入手,在民宿旅游商品開發、旅游口號確定、參觀游覽路線推薦、介紹資料制作、互動項目設計等各個環節體現舟山漁家、農家的文化特點,形成舟山民宿不可替代的文化品牌。三是加強民宿與周邊旅游元素的結合。四是增強舟山民宿旅游的體驗性。
2.實施信息化建設,加強網絡營銷。一是充分利用好電臺、網站、微博、報紙等媒體的宣傳平臺,不斷加強區域性民宿整體品牌的廣告宣傳力度。二是注重在驢友組織、網絡論壇、青年社團和其他新興組織中進行宣傳。三是探索建立舟山民宿信息庫和專門的營銷網站。
3.實施規范化建設,提高服務水平。一要組織開展全市民宿建設與改造的整體情況摸底排查,并指導各縣(區)完成民宿規劃編制;二要嚴格把握舟山民宿服務質量規范標準,強化民宿消防、休閑漁船安全、飲食衛生等方面管理,督促經營者配備必要的接待服務設施、衛生消防安全設施,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安全監督、操作規程等制度。三要完善星級民宿建設機制,主要是建設一支專業化的指導和考核隊伍,人員涵蓋市、縣(區)、管委會旅游主管部門和漁農辦的行政人員、院校老師、鄉鎮漁農辦,加強考核人員的培訓。四要研究制定統一的民宿標準。
4.實施素質化建設,培養專業人才。一要組織民宿經營業主開展業務培訓和參觀學習,組織廚藝、禮儀等技能比武,從而增強從業人員的精品意識、安全意識、服務意識、環保意識和誠信經營的理念,培養一批具有現代經營、管理、服務和營銷知識的民宿旅游業從業人員。二要充分發揮各級民宿協會的自主管理,可以從規范化運作的角度加強對這些組織的指導,通過協會的發展推進民宿旅游的發展。
【參考文獻】
[1] 江圣友,呂堅,岑丞.寧波市農家樂休閑旅游業發展的現狀與對策[J].新農村,2011(03).
[2] 王顯成.我國鄉村旅游中民宿發展狀況與對策研究[J].樂山師范學院學報,2009(06).
作者簡介:安桃艷,出生年月:1981年5月;性別:女;籍貫:浙江省舟山市;浙江舟山群島新區旅游與健康職業學院,酒店管理專業教師,講師;東北財經大學碩士研究生畢業,研究方向:酒店管理,旅游文化,旅游開發;
榮海濤,出生年月:1975年8月;性別:男;籍貫:吉林省吉林市;浙江舟山群島新區旅游與健康職業學院,教師,講師;中國古代文學研究生畢業,研究方向:旅游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