繆藝
【摘 要】 當前,在加速建設創新型國家的大背景下,大力開展創新創業教育已變為培養新時代合格畢業生不可或缺的重要環節。為實現創新創業教育更好發展,必須將其與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共同推進高校教育教學改革。
【關鍵詞】 思想政治教育 創新創業教育 融合發展
一、思想政治教育與創新創業教育融合發展的基礎
(一)內容共通性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創業創業教育在內容上具有共通性,主要基于以下幾個方面:
1.根本任務:立德樹人
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立德樹人的重要性。在當前經濟飛速發展,各種思想不斷激蕩的大背景下,大學生在道德領域里出現了道德邊緣化、功利主義等趨向,集中表現為道德缺失和信仰虛無,這違背了培養德才兼備的社會主義接班人的初衷。思想政治教育和創新創業教育必須堅持問題導向,明確立德樹人這一根本任務,并把對學生的道德教育貫穿于教育過程始終,進一步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2.核心要義:道德素質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和創新創業教育的核心內容是道德素質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層面上,道德素質教育是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重要載體,有助于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培養學生堅忍不拔的意志力和吃苦奮斗的精神,對學生的成長成才起著積極的推動作用。在創新創業教育層面上,道德素質在大學生創業中起著決定性的因素。從某種程度上說,創業者道德素質的水平(誠實守信、愛崗敬業等)往往會對創業的發展方向起重要作用。
(二)原則趨同性
1.堅持育人為根本
育人是高等教育的根本。首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高校必須堅持全方位育人。高校育人工作不僅體現在價值引領方面,培養具有鑒定共產主義信仰的品德高尚社會主義建設者,還體現在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幫助學生找尋更好的發展方向。其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高校必須堅持全過程育人。人才培養不是一蹴而就就能完成的,而是貫穿于學生四年的成長發展之中。只有把握好學生成長學習規律,堅持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育人,才能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2.堅持問題導向
當前,無論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還是創新創業教育都存在一定問題,但這也是促進二者更好發展的契機。高校應該將思想政治教育和創新創業教育在育人過程中展現出來的突出問題作為深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著力點,培養新時代合格的社會主義接班人。
2.堅持改革創新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創新創業教育都必須堅持與時俱進、改革創新。在教學內容上,二者要將最新理論成果融入教學過程中,幫助學生更好地了解學科發展的最新動向;在教學方法上,二者要更加注重實踐的方法在人才培養過程中的重要地位,培養理論素養過硬,實踐能力出眾的新型人才;在教學形式上,二者要積極運用新媒體技術來開展教學活動,推動二者與新媒體技術的高度融合,增強其時代感、感染力和實效性。
二、推動思想政治教育與創新創業教育相互融合的重要性
(一)二者融合發展有助于推動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
高校作為青年人才培養的重鎮,是推動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重要引擎。當前,科學技術已經成為推動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構建創新型國家已經成為大勢所趨。在這樣的大背景下,推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與創新創業教育的融合發展,有利于幫助學生在思想層面上樹立創新價值觀,進而促進學生在實踐中將更多科研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從而助推國家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
(二)二者融合發展有助于提升輔導員職業技能
高校輔導員是學生創新意識與創業能力的培育者、創業活動的組織者,是學生打開創業之門的引路人。在當前“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時代背景下,推動思想政治教育與創新創業教育的融合發展客觀上對輔導員的能力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輔導員必須成為學生工作的多面手,把握好新時代學生工作的新需求,不斷加強理論學習和職業訓練,加強業務鉆研和學術研究,提升自己的職業技能,促進輔導員隊伍的職業化、專業化發展。
三、促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與創新創業教育融合發展的路徑
(一)探索課堂教學新模式,發揮課堂育人主渠道作用
促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創新創業教育的融合發展,必須積極探索課堂教學新模式。首先,創新創業教育應融入高校思政課課程體系之中。高校思政課要充分發揮其在立德樹人的引領作用,順應國家發展大勢,將培養學生的創新價值觀作為課程教學的重要目標之一,培育學生的創業意識和創新精神。
其次,要將創新精神融入專業課課程體系之中。專業學習是學生掌握專業技能的最重要的渠道,是創新創業的重要載體。專業課教師應將創新創業教育融入日常課程之中,在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進而激發學生的主體意識與創新精神。
(二)強化師資力量建設,提升教師職業技能
推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創新創業融合發展,必須進一步強化師資力量建設。首先,高校應加強輔導員隊伍建設,培養一批綜合素質高、創新創業理論功底強、實踐能力出眾的創業輔導員,組織并指導學生創新創業活動。其次,高校應加強對思政課教師創新創業能力的培訓,如開設專題講座、參加創業實訓等,鼓勵思政課教師開展融合教學以幫助學生樹立創新創業意識。最后,高校應充分利用社會資源,邀請本校杰出校友或社會知名企業家來學校擔任創業導師或客座教授,結合親身經歷為同學們傳授創新創業經驗,為學生樹立榜樣,助推學生形成創業意識,培養學生社會責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