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新江
【摘 要】 革命紀念館中收藏了我國人民革命的文獻、照片等紅色素材,記錄了我國偉大的革命歷史,使重要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承擔著對公眾的文化教育、宣傳、服務等工作。因此,革命紀念館的宣傳教育工作對于我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宣傳以及民族復興的偉大目標的實現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為了達成這一目標,就需要對革命紀念館的宣傳教育工作的理念、方式進行創新,通過堅持“以人為本”的服務理念,為參觀公眾提供更加豐富的展覽內容和更加全面、高質量、人性化的服務,從而吸引公眾對我國的革命歷史、革命任務以及革命傳統等進行了解,使公眾的愛國主義精神以及革命精神得到提高,實現教育人民、服務人民、推動社會發展的重要作用。
【關鍵詞】 革命紀念館 社會宣教 模式
引言
革命紀念館一般是通過將重大革命事件的見證物進行陳列展覽來對公眾的精神文化產生一定的教育作用。在革命紀念館中陳列的物品,都蘊含著豐富的積極向上的精神、革命精神以及愛國主義精神,表現出了強烈的思想性、時代性和群眾性。在我國推進精神文明建設、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過程中,革命紀念館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尤其是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出以來,革命紀念館就成了增加了向公眾傳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重要載體。而革命紀念館的宣傳教育工作正是發揮其在精神文明建設上的作用的重要表現和途徑。因此,如何提高革命紀念館的宣傳教育工作,使公眾更好感受的紅色精神、接受愛國主義教育就成為了的一個重要的課題。
1.革命紀念館應當注重宣教工作理念的與時俱進
對于革命紀念館來說,要想使宣傳教育工作的效果得到切實的提高,首先就要對傳統宣傳教育的模式、方法和理念進行轉變,其中對宣傳教育工作的理念進行轉變是完全其他轉變的前提和基礎。隨著社會的發展以及信息技術的進步,人們獲取信息的渠道和形式開始呈現多樣化的發展趨勢,傳統的宣教模式不僅效率低下,同時也很難引起現代公眾的興趣和熱情,如果革命紀念館仍舊堅持傳統的宣教模式,那么就會出現宣教工作得不到發展甚至出現退步的情況。因此,在當今的新形勢下,革命紀念館要與時俱進,對宣教工作的理念進行改革,推動宣教工作模式和形式上的創新,重視當前先進的信息技術、多媒體技術的應用,利用微博、公眾號等形式形成線上、線下同步進行宣傳教育工作的新形勢,從而吸引社會公眾對革命紀念館宣傳教育工作的注意和興趣。在具體的宣教方式和形式上也要進行創新,可以通過開展專題展覽,將偉大的革命人物的事跡或者重大革命事件展現到公眾面前,使其能夠從中感受到強烈的愛國主義熱情和革命精神,進而完成向參觀公眾傳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任務。
在進行宣教工作時,要注意服務對象的多元化,前來革命紀念館進行參觀的可能是個人、家庭也可能是單位組織或者社會團體,在參觀人員的分類上也可以分為小學、初中、高中、大學等不同的群體。因此,在宣教工作上要根據服務對象的不同向其提供不同的宣教服務,例如,對于年齡較小的學生來說,重點要幫助其理解革命事件和革命人物的精神,幫助其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愛國主義精神;對于高年級的學生來說,要重點幫助其理解當下的幸福生活是通過無數的革命先輩的艱苦奮斗而得來的,從而使他們能夠珍惜當下的生活,并為我國的社會主義事業奉獻出自己的力量。通過宣教內容的重點不同,實現對參觀群眾的產生針對性的宣教效果,使宣傳質量能夠得到切實的提高。此外,在革命紀念館的館內館外的設施建設以及宣教工作都要進行完善。以烈士陵園為例,在紀念外通常會設置有紀念公祭廣場以及紅軍烈士紀念碑,可以通過結合這些館外設施開展紀念活動等形式,實現對參觀群眾的宣傳教育工作。
2.革命紀念館應當注重對宣教工作潛力的發掘
隨著當今全球化、信息化的發展,人們對于精神文化的需求也逐漸呈現的多元化的特點。革命紀念館是我國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傳的重要載體。因此,只有切實落實革命紀念館的宣傳教育工作,并根據現代人們的信息獲取習慣對宣傳教育方式進行改革,才能夠使廣大社會公眾自覺的進入革命紀念館接受愛國主義教育。而由于革命紀念館具有一定的專題性,再加上經費方面的限制,因此在陳列展覽的物品上不可能經常進行更換。所以,為了達成對公眾進行宣傳教育的目的,革命紀念館就要對宣傳教育內容的歷史內涵進行充分挖掘,盡可能的對陳列展覽的內容進行豐富和充實,通過各種藝術表現手法,如聲、光、電等,將歷史人物的風采以及歷史事件生動的展現給進入館內進行參觀的公眾,使其能夠通過回溯革命歷史事件,感受到革命事業的艱苦,并意識到當前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進而對黨領導下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充滿信心。此外,在革命紀念館的宣傳教育工作上不能夠只局限于自身的場館,可以通過深入學校、部隊、農村、社區等進行巡回展覽,從而使宣傳教育工作的影響范圍能夠進一步擴大,為我國的精神文明建設作出更大的貢獻。
3.革命紀念館宣教應當將新元素融入于日常的宣教工作之中
在進行革命紀念館的宣傳教育工作時,宣教人員要掌握一定的宣傳方法和技巧,通過在對參觀公眾進行講解時抓住適當的時機與公眾展開互動,不僅能夠使參觀公眾的注意力集中到講解內容上來,還能夠增強公眾在情感上的共鳴。講解人員可以從大眾熟知的革命人物或者革命事件為出發點,通過向參觀公眾進行提問,并根據公眾的答案進行適當的拓展和補充,向公眾講解更多關于革命人物以及革命事件的相關知識,使其對革命人物、革命事件及其背后蘊含的歷史意義有一個全面的認識和了解。
其次,革命紀念館宣教人員在進行宣傳教育工作時,要善于將講解內容與館內展品相結合,將相關的內容編撰成故事的形式,通過向參觀公眾講述故事來完成對公眾的愛國主義教育工作。相比于傳統的宣教方式,利用講故事的形式更能夠吸引參觀公眾的注意力和興趣,讓公眾在聽故事的過程中能夠進入到故事當中,身臨其境的體會當年的情形,從而使公眾在故事當中對革命任務的愛國主義精神和救國情懷產生更加深刻的感受。此外,革命紀念館宣教人員在帶領公眾進行參觀時,可以對傳統的參觀順序進行改變,通過歷史故事以及展品的參觀順序進行合理安排,從而使整個歷史事件可以完整的展現在公眾面前,例如,可以通過歷史事件發生的順序或者歷史事件的重要程度來進行排序。同時,宣教人員在安排參觀順序的時候也要注意一定的方法,盡量保證講解內容具有起、承、轉、合的構架,從而使講解工作的質量和效果得到更大的提高。在進行宣傳教育的過程中,要重點對重要程度比較高的展品或者歷史內容進行講解,對于其他重要程度不那么高的展品,可以讓公眾在宣教完成后自主進行參觀。
第三:革命紀念館的宣教人員在進行講解的時候要能夠良好的利用現代多媒體、信息技術等,對宣教的效果進行提高和強化。例如,通過投影儀、虛擬場景等技術,將革命人物的歷史事跡以及重大歷史事件更加直觀生動的展現給參觀公眾。通過這種方式,不僅能夠對除傳統單一的講解模式進行補充,同時也能夠提高工作對歷史人物、事件內容的理解和吸收。對于現代的年輕人來說,這樣的講解方式更能夠獲得他們的接受和認同,使宣傳教育工作在青少年中的效果的得到提高,革命紀念館宣教工作的整體實效性也得到了保障。
第四,要對宣傳教育工作的模式和理念進行創新,把握歷史契機,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深入公眾的日常生活、工作當中,使宣教工作的價值引領作用得到體現,為社會傳播更多的正能量。
4.革命紀念館宣教工作應該堅持以人為本
在革命紀念館的宣教工作中,要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為參觀公眾提供更加全面、高質量、人性化的服務。對公眾的需求盡力的滿足,并在進行宣教時對公眾的年齡層次、種族、民族、文化、語言等各方面的細節進行考慮,使參觀公眾對于知識和文化的需要得到良好的滿足。在向參觀公眾講解相關歷史知識的時候,除了將知識傳授給公眾,還要使其能夠充分的運用知識并創造知識,使公眾能夠將在革命紀念館的宣教工作中所學到的知識以及體會到的感受運用到生活當中,正確對待社會、對待他人、對待自我、對待自然,從而使公眾能夠實現自我人格的全面發展。其次,革命機紀念館要緊抓“以人為本”的服務理念,對傳統的服務理念和服務模式進行改革,提高工作人員的服務意識,使宣教人員認識到自己不僅僅是一個教育者,同時還是一個服務者,從而使其能夠對每一位參觀公眾都熱情、真誠相待,主動為公眾排憂解難,為公眾提供良好的宣教服務。
結語
綜上所述,在新的時代背景下,革命紀念館的宣傳教育工作在我國的精神文明建設中有著非常重要的地位。在新形勢下,要想切實提高革命紀念館的宣傳教育工作的質量,就必須與時俱進,轉變傳統的宣教工作理念、對宣教模式和宣教方法進行創新,發掘宣教工作的潛力,堅持“以人為本”的服務理念,并將新元素融入到宣教工作當中,從而使宣教工作能夠更好的對公眾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培養革命精神、傳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進而為我國的發展起到一定的推動作用。
【參考文獻】
[1] 王海.談革命紀念館宣教工作的創新[J].中國紀念館研究,2012(1).
[2] 田悅慧.淺談新時期下的革命紀念館宣教工作[J].文物世界,2013(1):73-75.
[3] 李媛.淺談革命紀念館宣教工作的創新與發展[J].科研,2015(5):101-101.
[4] 劉小霞.淺論革命紀念館對青少年的教育作用[J].卷宗,201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