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詠雪
摘 要:黨校教研實踐中形成的教研檔案具有極其重要的現實意義,但基層黨校教研檔案管理還存在著認識不到位、手段不先進、隊伍不專業(yè)、開發(fā)欠績效的問題,必須采取有效措施予以整改。
關鍵詞:基層黨校;教研檔案;管理;探討
中圖分類號:G271? ??文獻標識碼:A
教研工作是黨校的中心任務,教研實踐中形成的教研檔案是黨校的寶貴財富。當前,基層黨校在教研檔案管理上尚存在管理不規(guī)范、手段不先進、隊伍不專業(yè)等諸多問題。針對這一現狀,如何正確認識教研檔案的重要作用,努力提升教研檔案管理水平,促進黨員干部教育培訓事業(yè)科學發(fā)展,是基層黨校工作中的一個重要課題。
(1)教研檔案是評估工作成效的重要基礎。教研檔案是對黨校教學實踐、理論研究和教學管理活動的最原始的記錄,教研檔案的管理和利用水平直接反映了黨校的教學質量、管理水平和師資力量,是衡量黨校工作成績的重要基礎。同時,教研檔案記錄了教研工作者的成長歷程,客觀反映了教研工作者的能力和水平,是教研工作者個人晉職、晉級、評定職稱的重要依據。
(2)教研檔案是指導教研實踐的重要依托。作為教研實踐的真實記錄,教研檔案記載了黨校及教研工作者長期教學、科研活動的課題、內容、方法、途徑、成效等,通過查閱和研究教研檔案,可以總結過往工作的經驗和教訓,從而為新的教學和科研實踐提供有益的參考、借鑒和指導。
(3)教研檔案是黨校教育培訓的重要載體。黨校是教育培訓黨員干部和研究黨的建設理論的主陣地,完整的教研檔案涵蓋了黨校各個時期、各個階段和教研工作者的教學課件、理論研究成果等,是黨的理論知識庫,集教研工作者的大智慧,開發(fā)利用這些課件、論文,開辟“第二課堂”,供學員系統(tǒng)學習,能夠讓學員在有益比對中有效提升參訓質效,促進干部培訓工作不斷步入新境界。
(1)認識不到位,資料歸檔難。一方面,檔案管理人員對教研檔案的重要性認識不到位,簡單地認為教研檔案管理就是對教研材料的收集、歸檔,對檔案工作宣傳不夠,歸檔后的管理也較為隨意,以致檔案資料收集工作非常被動;另一方面,教研檔案涉及人員和部門較多,各部門和教研工作者對檔案工作認識不夠,存在各自為政的現象。有的認為檔案管理是檔案部門的事,與己無關,對檔案管理工作支持配合不夠;有的為了自身利用方便,不愿主動交出手中的一些應歸檔的學術、科研材料;個別人員甚至認為教學課件、論文是個人的勞動成果,若交由檔案部門保管,個人知識產權難以得到有效保障,因而對檔案歸檔有抵觸情緒;另外,制度缺失,沒有明確具體的歸檔時間、歸檔內容、歸檔要求和獎懲措施,致使教研檔案管理無據可依、無章可循。
(2)理念落后,手段不先進。一方面,隨著無紙化辦公技術的廣泛應用,教研實踐中許多傳統(tǒng)的紙質資料已被電子文件取代,而基層黨校教研檔案管理沒有做到與時俱進,仍然存在重紙質檔案、輕電子文檔的現象,致使大量具有保存價值的電子文件數據和聲像等不同載體材料沒有得到及時有效保存。另一方面,管理手段落后,信息化、數字化水平低,教研檔案的收集、整理和保管仍然是采取手工操作為主的方式。
(3)隊伍不專業(yè)?;鶎狱h校檔案管理人員的綜合素質和專業(yè)能力亟待提高,突出表現為兼職人員多、專職人員少,半路出家的多、科班出身的少。由于管理人員缺乏必備的檔案管理專業(yè)技能,實際工作中存在盲目性和隨意性,導致教研檔案管理問題多,如歸檔不完整、入庫不及時,保存不規(guī)范、分類不科學,檢索不方便等[1]。
(4)開發(fā)不到位。重藏輕用的問題還是普遍存在,教研檔案歸檔后仍然停留在被動應付查閱上,沒有深入挖掘其內涵;同時在開發(fā)利用上較為封閉,開放性不足,嚴重影響了教研檔案價值的有效發(fā)揮。
(1)在提高思想認識上下功夫。第一,要提高思想認識,加強對教研檔案工作的領導,在安排部署教研計劃、檢查總結教研活動成效、評價教研人員工作績效時,將教研檔案工作擺在重要位置。第二,要加強對檔案工作的宣傳,切實增強全體教職員工的檔案意識,檔案管理人員要積極主動地為教研實踐提供檔案服務,為教職員工查閱利用檔案當好參謀,幫助指導教職員工正確使用教研檔案,使之真正體會到檔案的重要作用,從而形成人人關心檔案工作、個個參與檔案工作的良好氛圍。
(2)在規(guī)范日常管理上下功夫。首先,要完善工作機制,明確專門機構,專人負責。教研檔案由檔案室實行集中統(tǒng)一管理、提供利用,并對全校教學檔案工作進行檢查、監(jiān)督和指導。任何個人和部門不得拒絕歸檔,更不得將其據為己有。要結合教研工作實際,建立分級管理制度,凡屬永久性、長期性保存的教學檔案一律移交檔案室保存,不屬永久性、長期性保存的材料可由各部門保存(二級管理)。其次,要加強統(tǒng)一規(guī)劃,將教研檔案作為教研管理的重要內容,納入教研計劃、規(guī)劃,納入教研管理制度,納入各級管理人員崗位職責,并作為考核教學質量和管理水平的重要參數。做到“四同步”,即下達教研任務與提出教研文件材料的歸檔要求同步;檢查教研工作與檢查教研文件材料形成積累情況同步;評審、鑒定教研質量、教材、論文、優(yōu)秀教研成果與審查、驗收檔案材料同步;上報評審材料、教師考核晉升與檔案部門出具證明同步。最后,要加強制度建設,明確教研檔案歸檔范圍、分類標準、歸檔時間、歸檔程序、歸檔要求、查閱保密規(guī)定等制度,實現教研檔案制度化、規(guī)范化管理。凡在教研管理和教研實踐中直接形成的具有保存價值的文字、圖表、電子文件數據和聲像等不同載體材料均屬教研檔案。
(3)在檔案信息現代化上下功夫。要充分利用現代化技術手段,建立電子教研檔案數據庫,通過將傳統(tǒng)的紙制檔案轉化為電子信息,完成固化檔案資料到活化信息資料的轉變。同時,要利用OA辦公系統(tǒng)等現代化辦公軟件,構建教研檔案管理網絡平臺,實現教研檔案的網絡歸檔、網絡傳遞、網絡檢索和網絡查閱,提高教研檔案管理的信息化程度[2]。
(4)在管理人員專業(yè)化上下功夫。一方面,要加強檔案人才梯隊建設,引進圖書館學、圖書情報學、計算機信息技術等專業(yè)科班出身的檔案管理人才。另一方面,要加大對檔案管理人員的培訓和教育力度,實行檔案員定期培訓制度,多為其提供學習交流的機會,不斷提高檔案管理人員的業(yè)務素質。
(5)在檔案開發(fā)利用上下功夫。要切實改變教研檔案的那種“養(yǎng)在深閨人未知”的狀況,將“死檔案”變成“活資源”。一是要加強教研檔案的整理和編研,深入挖掘檔案資源,開發(fā)出有實用價值的參考資料,為教研實踐提供指導和參考;二是要將教研檔案中一些優(yōu)秀的科研成果、典型教案、重要課件等納入電子資料庫,通過網絡媒介,在適當范圍內開放,供師生上網查詢,實現資源共享,從而有效提高教研檔案的利用水平。
[1]張錦華.黨校教研檔案管理存在的問題與對策探析[J].人才資源開發(fā),2017(4).
[2]王 琪.高校教學檔案分層管理措施的研究[J].蘭臺世界,201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