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燕萍
每個國家國民的音樂素質培養是諸多文化素養中重要的組成部分,是體現一個國家文明程度重要標桿之一。從九十年代初,我國開始了由幾個音樂學院及中國音協主導的音樂類社會考級活動,至今也仍然主要由中央音樂學院、中國音樂學院、上海音樂學院及中國音樂家協會四家的考級委員會各自制定、獨立的,大同小異的考級規則進行每年的考級活動。這些規則在近三十年的考級實踐中,積累了大量的經驗,取得明顯的社會效果,使之日漸成熟完善。當然也由此發現許多不足之處。因而,有必要去借鑒學習國外同類的音樂考級,取人之長,補我之不足。
我們知道,走上音樂專業之路的途徑往往是除了接受音樂學院的專門教育外,還可以通過普通中小學的音樂教育、社會音樂教育及家庭音樂教育來完成。這在大多數國家都是同樣的,不同的是一些發達的西歐美國以及先進的東歐國家,特別是俄羅斯更是走在世界之前。為此,我試圖把英皇考級和我國的音樂考級兩個大同大異的考級做個粗線條的比較,從而看到不同之處,用彼之長,補我之短。其中使用了一些圖表的陳述,更可一目了然。
英國皇家音樂聯合委員會(簡稱英皇考級)創建于1889年,由英國皇家音樂學院和其他三所音樂學院聯合組成也稱英國皇家音樂學院聯合委員會,每年對分布在世界9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65萬多考生進行英皇音樂考級。中國的音樂學院及音協(簡稱中國考級)成立了各自獨立的考級委員會,并制定了各自的考試規則,在九十年代初開始實施。考級科目也是幾乎包含了所有的音樂學科。英皇考級與我國考級有很多雷同之處,也有很多明顯的不同之處。以下我以(A)與(B)的對照陳述方式,來作粗略的比較。
一、考級宗旨
(A)英皇考級聯合委員會成立于1889年距今已有近130年的歷史了,當年是由英皇愛德華七世成立,英女皇贊助,總裁為威爾斯查理王子,所以從成立之日起就有著濃烈的君主旨意,是由國家最高統治者發起的,意在通過音樂考級推進音樂的演奏、演唱在全英乃至整個英聯邦國家的發展,提高國民音樂欣賞水平,促進教學質量,是一個從國家層面推廣并認證的社會音樂考級活動,有廣泛的社會性和權威性。
(B)中國的考級活動是改革開放之后的產物,是向國外,特別是英皇音樂考級活動的學習與借鑒的成果,此項活動最先由中央音樂學院和中國音樂家協會在九十年代初發起,是音樂學院和音協各自創辦的社會音樂考級活動距今不足30年,之后,中國音樂學院和上海音樂學院也隨之跟進,并都是在各自的考級委員會指導下工作,有著不可磨滅的開拓性和始創性。其共同目的也同樣是希望通過考級來提高推進,全民的音樂素養及音樂表演水平,為準備進入專業音樂院校的學生,提供了一個很好的起步平臺,功不可沒。
二、考級設置及考級規則
(A)皇家音樂考級設有幾乎所有的器樂和聲樂的考核,考核內容除了演奏、演唱外還有樂理筆試、視唱、練耳、視奏的內容。音樂表演由易到難,分別為剛起步的預備級,之后是進入1—8級的逐級考試,再而還可參加具有專業認證的演奏初級文憑、高級文憑、院士文憑的考試,持有這些文憑相當于持有英國皇家音樂學院頒發相應的大學學士和大學碩士學位文憑。6級及以上的考試是必須在通過5級樂理考試才能進行的,每級考試定有嚴格的考試時間不能超也不能少。(見圖1)
(B)中國的考級設置是由各個不同考級機構各自設定的,考級內容和級數設置也不盡相同,沒有嚴格的考試時間規定,沒有預備級和演奏級的設置,其級別證書也沒有國家層面的認證,也不能為作為就業及擇校的加分參考依據。是較單純的社會音樂技能考試。
三、考官和考試
(A)英皇音樂考級考官是由其考級聯合委員會精心挑選的,他們擁有較高的專業水平和豐富的教學經驗,除此之外,他們還要接受全面的訓練,學習考試的步驟和評分方法,他們擔任考官必須要得到聯合委員會的批準和任命,因考試的是按照音樂的共同的要求進行的,技巧與樂感是主要部份,除此之外的節奏,音準、速度、力度的要求是共性的,所以無須一定要專業對專業的考官。考試更注意全面而非單純的技巧。
在考級中的每一科目設有嚴格的考試內容并設定了嚴格的分類得分標準,這體現了考試的嚴謹性和公平性,據此考生也可以根據自己的長處加強考試的側重面,爭取得到高分。(見圖2)
英皇音樂考級設有視奏部分,其也是按級別不同的要求。完成視奏。由此可見,其考試多么注重細節,注重音樂素質教育的全面性。英皇考級曲目都必須選有巴洛克古典時期、浪漫時期及現代音樂作品,力求考生對音樂不同時期,不同音樂風格的了解和掌握。考生可以在規定曲目之外自選部分曲目。
(B)中國的考級沒有考官的培訓及任命制度,每年到考級時是由主考部門臨時指定考官,到達考點后,會同當地的考官組成臨時的考核小組進行考核。沒有嚴格的考試時間,也沒有詳盡的統一的評分標準。且在多個考級單位,在同一時間同一地區進行考核時,易產生爭奪考生的現象,繼而會有低級別跳高級別,低水平得高分的現象,這種現象目前有一定的普遍性。我認為是多頭考試,多頭管理無規則競爭造成的不良后果,這是需要及時解決改進的。
中國的考級內容也是由易至難,有明確的技術和選曲的要求,但這些要求大都從技術角度去考慮的。1、基本練習;2、練習曲;3、大型樂曲的個別樂章;4、中外小型樂曲;5、個別樂器還要求有復調內容。特色是有了中國音樂作品的選項,這使一些對中國作品知之甚少的考生拓寬了眼界。總的看來,中國的考級多是從技術層面去考慮,級別的區別就是技術的區別概念。中國考級并無如英皇考級的視奏及聆聽這些不可缺少的考試科目。我認為,這些是可向英皇考級學習借鑒的科目。在中國由于考生多、時間少,通常考官只聽考生演奏作品的一些部分,甚至很少的部分,這使考生失去了一個較全面表現自己的機會。
四、樂理考試
(A)英皇音樂樂理考試部分是通過筆試來完成的。科目考試部分的“聆聽”部分是把音樂理論的知識轉為用聲音來證實。它在英皇考級屬于科目考試的一部分,這與中國考級分類是不一樣的,樂理包括的其內容豐富多面,雖然也是按由易到難的規律來安排課程,但除了基礎樂理知識外,還增加了樂器學的常識。除此之外樂理知識還包括對學生的音樂創作培養,從低級別四小節之內的節奏創作到高級別的多小節旋律創作,對聲樂學生還要求給旋律配上適當的歌詞,學生們還要掌握國際上通用的在音樂中最常用的外文音樂術語,其中包括力度的、速度的、表情的音樂術語。其樂理考試也規定了考試時長,讓考生平時訓練時,就要注意計劃解題速度,以便在考試中掌握和分配時間。(見圖3)
(B)中國的樂理考試是近期才開始設置的,其中也包括了較全面的音樂理論知識,同時也規定了要先通過樂理考試后才能逐級報考。中國現在還沒有現場的樂理考試,英皇樂理中的很多內容也不在其中。
五、加分
(A)為吸引更多人關注英皇的音樂考級,英國從最高層面規定了申請英國大學的加分參考,鼓勵學生通過英皇音樂考級得到加分,這不僅是對英國學生,對全球考級學生也是一視同仁,這也變成世界各地許多人積極報考英皇考級的動力。(見圖4)
此外英皇考級在考試中還加入了一些人情化,人性化的做法,如考生可以與考官交談,提出重新演奏或其他的要求,考官還為弱視的考生準備了放大了的視奏樂譜等。
(B)我國也有科目特長生加分情況,但并未列出加分細則,其加分標準彈性較大,加分成績和規則也未得到國家層面的認證,這可能不利于加分的公開、公正性。
六、結束語
綜合以上英皇考級與我國現行的考級從形式上到內容上的粗略比較,我認為英皇考級由歷史長,考級機制結構嚴謹,考試內容豐滿,對培養音樂人才有較全面立體的音樂要求,使音樂人才通過考級不僅會在技術上有提升,同時在音樂知識和音樂歷史,音樂理論時代風格特征上有較全面的了解使腦、手和耳都得到非常有益的訓練和提升。
音樂考級是我國近年來才開展的社會音樂人才培養活動,得到了蓬勃的發展,參予人數應大大超過英皇考生總和,其規模更有發展壯大之勢。當然一件新鮮事物的開始總是有許多不足之處。此文以英皇考級與我國考級的粗略比較初衷就是想讓大家大體了解英皇考級,并在其中取彼之長,補我之短,使我國的社會音樂教育考核,走上一個新臺階。
本文由香港資深英皇考級指導專家張偉立先生提供資料和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