欒鑫
摘要:畢達哥拉斯學派對后世美學的影響至深,其中“數的觀念”是其美學觀點的基礎,該學派認為數是萬物的本原,數的原則統治著宇宙中的一切現象。
關鍵詞:畢達哥拉斯學派;數;美學
畢達哥拉斯學派盛行于公元前六世紀,是西方美學的發源之一,對后世美學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西方美學中一系列重要范疇如模仿、凈化、和諧、比例、觀照的形成,都與該學派數理學科中數學和音樂的研究密切相關。
一、畢達哥拉斯學派“數的觀念”
隨著社會從原始社會向奴隸社會轉型,神話這一原始社會意識形態的載體開始被哲學家們本身的思想光芒所替代,哲學家們開始試圖用自己的智慧來探求萬物之本原。與此同時,隨著商品交換的產生,數在經濟生活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畢達哥拉斯學派觀點的形成也正是受到這樣的社會歷史背景的影響。此外,畢達哥拉斯及其門徒大多是數學家、物理學家和天文學家,因此他們對于美學問題的看法主要都以自然科學為出發點。其中,該學派對于數學的研究更是他們建立美學觀點的基礎。
畢達哥拉斯學派認為萬物的本原是數,數的原則統治著宇宙中的一切現象。他們認為一切事物,無論抽象或具象,就其整個本性來說,都是以數為范型的。以往的哲學家們認為萬物的本原是水、氣、火等具體的物質性元素,而畢達哥拉斯學派突破了這一藩籬,將抽象的數認作是萬物本原。同時,該學派所談及的“萬物”不再僅僅是可見的、具體的事物,而是包括正義、理性、靈魂、機會等抽象的存在。如果用具體的水、火、氣等物質性元素來解釋正義、理性等抽象的存在是十分困難的,只有用同是抽象的原理才能使這些抽象的概念得到合理地解釋。此外,該學派從鐵匠打鐵時發出的諧音中得到啟發,發現了音程和弦的頻率之間的關系,從而將樂音歸結為抽象的數,認為音樂的基本原則在于數量關系,音樂的和諧實質上是由各種不同的音調按照一定數量上的比例組成的。在此基礎上,該學派以此類推,認為萬事萬物都存在著某種數量關系,在他們看來“一切事物的形狀都具有幾何結構,幾何結構則與數字相對應”(1),比如人、水、火、馬等事物都可以和數字相對應。不僅是具體的事物,抽象的事物也同樣蘊含數量關系,如“一次機會”等。因此,只有用抽象的數才能解釋抽象的存在,進而解釋萬物,只有數才能概括一切事物,支配一切事物。數是更高一級的存在,數本身靜止不動,具有偉大的力量。
和諧是畢達哥拉斯學派美學中最重要的概念,他們認為美就是和諧,而和諧來自對立。他們首先從數學和聲樂的角度進行研究,進而發現了音樂是對立的和諧,是對立事物的統一和相互斗爭因素的調和。在此基礎上,該學派將音樂的和諧推廣到建筑、雕刻等其它藝術,認為美的效果的產生與其數量比例有密不可分的關系,并且由此提出了“黃金分割”的概念,認為只有合乎比例才能達到美的境界。他們還將美的概念同秩序和勻稱聯系在一起,認為秩序和勻稱都是美的和有用的。
該學派還將數與和諧的觀念運用于天文學的研究上,建立了其宇宙美學理論。他們認為各天體之間的距離按照一定的數學比例,天體的運行也是和諧的,所以能產生一種和諧的音樂,即宇宙諧音,因此整個宇宙就是一個大的和諧。他們認為這種音樂雖然人類無法聽到,但卻是比人間所有的音樂更高級的存在,頗似老子所云的“大音希聲”。
此外,和諧也同樣適用于精神領域,這在早期畢達哥拉斯學派的靈魂學說中就有所體現。畢達哥拉斯和菲羅勞斯都認為靈魂是一種和諧,“因為和諧是由對立組合或結合起來的,而肉體就是對立組合而成的”(2)。
二、畢達哥拉斯學派對后世的影響
畢達哥拉斯學派的美學觀點在西方美學史上具有拓荒性的意義,深刻影響了西方美學思想的發展。赫拉克利特曾經受到該學派的影響,但后來由于該學派學說所蘊含的神秘色彩而放棄,轉而堅持唯物主義。柏拉圖曾在游學時結識了菲羅勞斯、歐律托斯等畢達哥拉斯學派的成員,并且對該學派學說進行了研究。這在他的理念說中有所體現,他同畢達哥拉斯學派一樣都堅持基本元素是元形體,畢達哥拉斯學派認為數是萬物本原,而柏拉圖則認為是理念。亞里士多德在《形而上學》中談到柏拉圖的“理念說”時曾提到:“只有‘分有這個詞是新的,因為畢達哥拉斯學派說事物是由‘模仿數而存在的,柏拉圖則說事物由‘分有而存在,只是改變了名稱而已”。此外,普洛丁的美學思想中也有畢達哥拉斯學派的影子。他在《九章集》中的《論數》一篇就集中體現了該學派對他的理論建構的影響。
綜上所述,畢達哥拉斯學派“數的觀念”雖然帶有一定的神秘色彩,但其美學觀點在一定程度上也折射出當時希臘社會審美觀念,并且深刻影響了整個西方美學思想的發展。
注釋:
趙敦華:《西方哲學通史》,19頁。
亞里士多德:《論靈魂》,407 31-33
參考文獻:
[1]蔣孔陽,朱立元.西方美學史:第一卷[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3.
[2]朱光潛.西方美學史[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14.
[3]凌繼堯.畢達哥拉斯學派的美學[J].揚州大學學報,20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