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麗娟
摘要:近年來,在有關大量微課的研究文章中,關于混合學習模式的研究非常少見。在關于混合教學理論模式指導下的微課教學在大學英語中的應用的研究更是屈指可數,更別提民辦高校的大學英語混合教學模式與微課程教學研究了。本文基于混合學習模式與微課程建設相結合,并針對民辦高校教師情況和大學生英語學習的特點和狀況進行研究,旨在為教師的教學提供有利的參考,為我國民辦高等教育的發展創造有益價值,更為基于混合學習的微課相關研究提供參考與借鑒。
關鍵詞:民辦高校;混合學習;微課;大學英語教學
一、關于混合學習
隨著網絡技術和信息技術的飛快發展,云計算、大數據等高端技術逐漸滲透到了各個領域,教育技術也不例外。在學校教育當中,運用各種信息化的技術手段并與傳統教學方式相結合,就形成了混合學習。混合學習兼有網絡在線學習和傳統的面對面的課堂學習的雙重優勢,既體現了學生的主體作用,發揮了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又發揮了教師引導、監控的主導作用,從而在整體上提高學習效率。同時也促進了教師之間、教師與學生之間以及學生之間的交流與合作。
混合學習的英文名稱是 Blended Learning,對于它的定義,國內外學者都有各自的觀點。國外學者Russell Tsguthorpe 和 Charlesraham 認為:“在線學習活動結合面對面學習活動就組成了混合學習”(2003)。Rovai(2004)認為混合學習是課堂學習和在線學習的結合,它集成了在線學習的某些便利,但又不完全舍棄面對面的接觸方式。Clayton Christensen Institute(2011)指出混合學習為學生提供一個正規的教學計劃,通過在線傳遞一些資料和文本信息給學生,學生自定步調自己可以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完成學習。Margaret.D(2016)認為混合學習包括四個方面:多種網絡技術的混合;多種教學方法和理念的混合;多種教學技術與面對面教學相結合;教學與實際相結合。
在國內關于混合學習的研究以北京師范大學何克抗教授、華南師范大學李克東教授、上海師范大學教授黎加厚教授為代表。他們提出了自己對混合學習的理解。何克抗(2004)認為:混合學習就是要把傳統學習的優勢和 E-Learning 的優勢結合起來;教師要啟動監督和引導教學,同時學生要積極參加學習。李克東教授(2004)指出混合學習是把傳統教學形式和在線學習兩種行式相互結合,減少教育支出,提高學習效率的一種教學方式。黎加厚教授(2008)認為,混合式學習指的是對所有的教學要素進行優化選擇和組合,以達到教學目標。
二、關于微課
微課,是一個新鮮事物,還沒有統一的概念和定義,對它的認識大都強調了圍繞知識點和教學環節開展,載體形式是微視頻。本文所指的微課是指按照教學實踐要求,圍繞核心知識點精心設計的目標明確、內容短小的課程資源,并以微視頻為主要載體的新型學習資源。圖1是微課的制作和應用流程圖。
在我國,微課的制作和建設還處于初始階段,目前關于微課的研究大多集中在介紹微課理念、特點化及微課程視頻的制作方式、開發方法等,對于微課的建設比較少。在混合學習方式、移動學習方式與碎片化學習理念日益盛行的趨勢下,以及數碼電子移動終端設備和無線網絡的普及下,基于微課的網絡學習、移動學習、遠距離學習與泛在學習等現代化學習方式將越來越普及,微課在教學中應用也必將成為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和學習方式。目前,微課作為一種新興的教學資源,應用效果己經初見成效,我們更應該對微課的應用現狀進行深入地調查、分析,力求尋找出更有效的應用發展對策,從而促進微課能更好地為教育教學服務。近年來,對混合學習的關注重點已從理論研究轉向如何通過適當的信息傳遞通道更好地進行學習應用研究。從而使得網絡平臺的選擇也變得尤為重要。
總之,微課教學對于混合學習的指導性作用是非常明顯的,它實現了對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有效地提升了學生的學習成績。另外,微課教學方式在混合學習中的應用有效地整合了學習內容,將比較零散的學習內容進行調整,實現了提升學生邏輯思維的目標,進而成功完善了教學體系。再者,對于學生利用學習資源不科學的問題也進行了充分的調節,滿足了當下對學習資源的整合需求;最后,微課教學的方式能夠強化傳統的教學方式,將細節的內容進行重新的分析和整理,進而滿足了學生的教學需求。
三、民辦高校大學英語教師情況分析
(一)年齡結構
教師的年齡結構對大學英語教學有著直接的影響作用,而今普遍存在的教師年輕化現象中確實可能存在教師教學經驗不足的問題,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年輕教師的知識結構相對于年紀較大的教師來說,更具有豐富性,他們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學習更為新潮的知識和技能。
如上表所示,為筆者所在民辦高校外國語學院的師資情況,該高校總共50位大學英語教師接受調查的情況,其中30歲以下的占總人數的6%。30~40歲這個層次的教師最多,占總人數的90%,60歲以上的占4%。這說明民辦高校大學英語教師隊伍以年輕教師為主。調查還得知,這部分教師的教齡一般都在3~6年間,甚至其中還有部分教師教齡在2年以下,教師教學經驗還有待積累和提高。當然這與教師行列中占主流地位的年輕教師教學性質是有著必然聯系的。反觀之,年輕教師對新潮事物的接受和運用能力強,且都具備本研究微課教學所需要的條件,可為大學英語微課視頻教學的運用奠定必要基礎。
(二)學歷結構
教師的綜合素質粗略的可以以自身學歷來評判,而綜合素質直接影響著教學質量的高低,隨著科學技術和大學英語教學的發展,對教師綜合素質要求越來越高。如下表所示,為筆者所在民辦高校大學英語教師的學歷情況:
如上表所示,50名教師中有碩士研究生學歷的教師48人,占到總教師人數的96%,其中有4位教師具有國外留學經歷。本科學歷者僅占總人數的4%。不可否認的是,隨著大學英語教師隊伍中碩士研究生的增加,甚至更高學歷層次的教師加入到民辦高校中,大學英語的教學也會更加充滿了生機與活力。高水平的教育者更為大學英語微課教學方式的運用與發展提供了實踐支撐。
四、民辦高校大學英語課程學生情況分析
學習個體在學習過程中表現出來的自主性是混合學習的核心思想。教師在設計教學時應當基于學生的個性特征和認知結構。在這個基礎上,還應當將學習的環境和學習過程是否有利于網絡教學列入考慮之中。這樣不僅能夠明確教學目標還能為教學設計和教學內容的選擇提供依據。
民辦高校的大學生,英語基礎普遍不好,沒有系統的理論知識,而且上課容易分神,注意力不能長時間集中在一件事情上。但是他們敢說敢做,思想活躍,動手能力強,對新鮮事物充滿了好奇心,愿意了解和嘗試新鮮事物。因此,只要微課設計得當,在混合教學理論下,學生們的英語水平會得到大幅度提升,教學效果也會得到極大地改善。
五、總結
總之,微課使學生增加了獲取知識的途徑,同時它還使學生滿足了其個性化的學習需求。它以其獨特優勢遙遙領先的占據了電子教學的前端。雖然,微課教學在我國還處于起步階段,但是利用微課這一方式教學,也逐漸得到了專家學者們的肯定。而且,很多教師現在已經能夠掌握微課制作的基本技術,并開始嘗試將微課應用于自己的學科教學中。他們在實踐的過程中,不斷的改進提升微課制作的技術和水平,使學生們學習的興趣愈來愈濃烈,學習效果越來越突出。
教師應自覺地參與到微課的建設中來,根據學生的需求分析,教學設計者應不斷完善,從多方面多角度考慮總結以期制作出滿足學習者學習需求的微課視頻。且不斷提高自身能力,豐富教學經驗。
參考文獻:
[1]Osguthorpe Russel T,Graham Charles R.Blended Learning Enviornments Defintionsand Directioons[J].The Quarterly Review of Distanee Edueation.2003.4(3).227-233.
[3]Rovai Alfred P,Jordan Hope M.Blended Learning and Sense of Community:A comparative analysis with tradition and fully online graduate courses[J].The Internation Review of Research in Open and Distance Learning.2004.5(2):34-38.
[4]Schools Aspire Public.Blended Learning 101:Handbook[M].College for Certain,2011:2-3.
[5]Whatis“BlendedLearning”?[DB/OL].[2016-4-10]http://en.wikibooks.org/wiki/Blended_Learning_in_K-12/Definition.
[6]何克抗.從 Blended Learning 看教育技術理論的新發展上[J].中國電化教育,2004.
[7]李克東,趙建華.混合學習的原理與應用模式[J].電化教育研究,2004(135):1-6.
[8]黎加厚.微課的含義與發展[J].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20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