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項由歐盟資助研發的人工智能技術,通過一滴血來做診斷。這項名為CareAi的技術并沒有任何新的發明,而是使用醫療數據并將這些數據與學術數據/期刊庫匿名聯系起來。所有匿名數據都安全地存儲在區塊鏈上。近日,《哈佛商業評論》刊文指出,區塊鏈等新科技將重塑醫療保健體系的前景。
大象體內癌細胞的數量是人類的100倍。統計顯示,有約17%的人死于癌癥,卻只有不到5%的大象死于癌癥。芝加哥大學的研究發現,大象特有的“僵尸基因”或許是它們抗癌的關鍵。該論文發表在8月14日的《細胞報告》雜志上。研究人員希望進一步揭示大象不易患癌癥的原因,并有助人類抗癌。
大多數成年人無法回憶起3歲前發生的事情,嬰兒失憶已經成為專業術語。可是前不久,多倫多大學的研究團隊宣布成功恢復了成年小鼠在嬰兒期的恐懼記憶,該成果發表在《當代生物學》雜志。神經生物學家Steve Ramirez說,這說明成年小鼠的嬰兒期記憶并未消失,只是休眠了,并且是可以激活的。
近日,來自加拿大馬尼托巴大學等機構的科學家發現,低劑量阿司匹林或有望抑制艾滋病病毒HIV的傳播,相關研究刊登于《國際艾滋病學會雜志》上。在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給參與者低劑量的阿司匹林,參與者表示,他們更喜歡阿司匹林這種藥,因為人們不會將其與艾滋病聯系起來。
8月14日,FDA批準首款商業性避孕專用手機應用程序。這款名為“自然周期”的APP適用于18歲以上的絕經前婦女,它內含一個算法,可基于每日體溫讀數和月經周期信息,較準確地計算出一個月內婦女的受孕時間。在臨床研究中,有逾1.5萬名女性使用了該APP,平均使用時間為8個月,失誤率僅為1.8%。
一項刊登在《柳葉刀》雜志的研究報告中,哥德堡大學的科學家發現,相比未患糖尿病的女性而言,在10歲之前就患糖尿病的女性平均壽命會縮短18年;在相同情況下,男性的壽命會縮短約14年。研究者說,強有力的證據表明,I型糖尿病患者的生存時間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發病的年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