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彎彎
筆者認為在科學教學中引入微型實驗,不僅探索出科學教學方法,更重要的是能培養和提高學生實驗操作、觀察、思維、動手等能力,也有利于全面提高每一個學生的科學素養及低碳、綠色的環保意識。
1實驗教學的現狀分析
1.1缺儀少藥?;瘜W儀器缺乏,尤其是廣大農村地區和欠發達地區,它嚴重地影響了實驗教學的正常進行。
1.2化學藥品用量大。造成無謂的浪費。
1.3教師實驗意識淡薄。演示實驗中一些實驗現象不明顯或裝置較復雜,條件要求高,使實驗效果不理想,造成學生困惑。
1.4污染嚴重。實驗室污染現象嚴重,散發出嗆鼻的臭味,給教師和學生的身心健康帶來極大的危害。
2推行微型實驗的現實意義
2.1培養學生實驗操作、觀察及動手能力。
2.2節約了化學藥品的用量,降低了實驗的成本。
2.3有利于培養學生的低碳環保意識。
2.4有利于培養學生廢舊物品再利用的意識。
3實施微型實驗的操作策略
策略1:變教師的演示實驗為學生的小組實驗。人人動手,人人參與,每個學生近距離的動手操作,參與度為百分百,實驗效果又好,培養了學生的動手能力。
例:學習了中和反應的知識后,教科書安排了一個教師的演示實驗,即在2支分別盛有3毫升氫氧化鈉溶液的試管里,各滴 1滴酚酞試劑,再分別向2支試管里滴加稀鹽酸溶液,邊滴邊振蕩,直到紅色剛好褪去。按照此實驗要求做,觀察共用了3分鐘。筆者把教師的演示實驗改為學生實驗,把試管改為濾紙,3毫升的氫氧化鈉溶液改為1滴溶液,直接滴在濾紙上,再各滴 1滴酚酞試劑,然后滴1~2滴稀鹽酸,紅色就褪去了,共用了10秒鐘。時間短,但效果十分明顯。
策略2:變常規實驗儀器為微型實驗儀器。實驗現象直觀而清晰,同時提高了學生學習科學的積極性。
例:筆者執學的九年級酸堿鹽知識,安排了學生的分組實驗,需要至少六支試管,每次需要溶液的量2~3毫升,整個年級六百多人也是很可觀的用量,筆者把六支試管改為六穴點滴板,點滴板上的化學反應現象非常直觀而清晰,同時大大減少了試劑的用量和縮短實驗的時間。
策略3:變藥品的常量化為微量化。藥品的用量減少了,降低了不必要的藥品損耗。樹立了學生節約資源的理念。
例:在制取二氧化碳的實驗中,筆者把反應容器由廣口瓶改為大試管,所用的藥品量減少了,但同樣達到實驗所需的效果。在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的學生實驗中,筆者用小試管來代替大試管,藥品由7克換成5克也能收到同樣的效果。
策略4:變廢舊物品為微型實驗儀器。降低了實驗的成本,培養學生把廢舊物品再利用的意識。
策略5:變污染嚴重的常規實驗為綠色低碳的微型實驗。藥品微量化,大大改善實驗室環境,可大幅度地減少實驗室空氣污染,尾氣處理也容易些,有益于師生的健康。培養了學生環保意識。
4優化學生創造性的開發過程
除了對學生的實踐能力開發之外,在初中科學實驗教學中,針對著初中生心理發展開始加速的特點,對他們的創興能力和創造性的開發也猶為重要。
4.1實驗過程的開放性
什么是實驗過程的開放性呢?實際上,就是教師在進行課堂實驗教學的同時,設置開放的實驗,讓學生將實驗過程延續到課外。比如說,生物實驗課堂上要做的蚯蚓實驗,就可以讓同學們在課外進行實驗的前期和后期活動,通過這樣的開放性實驗,學生們能夠在沒有課堂時間壓力的狀態下,發揮其自身的實驗創造力。添加很多新想法。
4.2實驗步驟的多樣化
很多科學實驗是不僅僅有一個實驗設計方法的,如果教師在科學實驗教學過程中過分注重實驗過程的標準化,不能夠鼓勵學生進行多樣化實驗步驟的設計,那么就會限制學生的思維發散和創新性培養。
5實施微型實驗后的收獲
通過實施微型實驗:培養了學生動手能力和創新能力,培養了學生既動腦又動手、理論聯系實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培養了學生關心自然、關心社會的情感和創新精神?;钴S了思維,開發了創造潛力,增強了學生的環保意識。實施微型實驗后,學習興趣大大提高了,家長也相當滿意。經一段時間的教學實踐后發現,操作能力上及期末成績都有很大提高。
6結論
針對于初中學生身心發展的特點以及初中時期的思維發育的特殊性,新課程標準提出為科學實驗教學指明了一個方向,除了傳統科學實驗教學中對于學生的指導方式以外,我們應該從學生的實踐能力,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以及改進課堂教學模式幾個方面進行改革,同時,對初中科學實驗教學課堂進行優化改革。
在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方面,我們要注意增加學生的操作環節,減少教師的演示和協助,并且讓學生學會在獨立思考的同時,進行小組的團隊合作;學生創造力的培養方面,我們要注意實驗過程能夠盡量具有開放性,而實驗步驟具有多樣性,不拘泥于標準的答案,而實驗原理也要盡可能地聯系各個學科,有綜合性體現。在教學過程的方法優化方面,除了現代化,多媒體的教具使用之外,還應該根據學生的具體生活情況增加生活化的情境設置,并且能夠對學生的課堂表現有一個多元化的評價。
參考文獻:
[1]王耀村.初中科學教學案例專題研究[M].浙江大學出版社, 2015.
[2]肖鴻民,呂世虎.中國基礎教育課程與教學研究[J].中國教育報新課程周刊,2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