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磊
【摘 要】隨著互聯網金融的興起,使得互聯網金融和傳統的金融行業產生了激烈的競爭。同時對于我國的稅收征管產生了嚴重的影響。由于我國互聯網金融相關法律的不完善,使得在互聯網金融行業出現不征或少征稅款的情況,而對于傳統的金融行業相對健全的征收管理,這就造成了社會不公平現象的出現。本文主要是探討我國互聯網金融的稅收征管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關鍵詞】互聯網金融;稅收征管;完善征管法律體系;信息化建設
一、互聯網金融稅收的基礎理論
隨著社會的發展,兩國的競爭已經從軍事戰爭轉向了經濟斗爭。尤其是在二戰以后,各國的軍事力量都已發展起來,現在中國、美國、俄羅斯等多個國家都已具備了核武器。因此現在的社會軍事力量的強大已經不再具有過重的話語權。相反經濟的強大使得國家在國際上的地位不斷的上升。因此經濟的發展對于國家的發展至關重要。這也使得金融行業成為國家發展的重要行業,也是國家發展的支柱產業。而隨著社會的發展,互聯網的使用已經普及,而且互聯網金融產業也隨之興起。成為了國家發展的重要新興產業。
(一)互聯網金融的內涵
金融是指買賣雙方為了達成貿易往來而需要進行的資金流通。傳統的金融可以分為兩種融資形式。一種是以股票和債券市場為代表的直接融資。另一類是以銀行為主要中介的間接融資。而在實際運行時,金融媒介會利用資金出讓人與受讓人雙方信息的不對等來獲取其中的差額。而互聯網金融是一種新興產業,是指將傳統的金融行業與互聯網進行結合,形成的新型產業[2]。其具備支付交易、投資、理財的多項功能。并且互聯網金融作為新型業態和傳統的金融在實際操作中存在著許多不同。比如在實際情況中,互聯網金融不在利用出讓人和受讓人雙方的信息不對稱謀取利益,而是依靠更高的效率、更好地體驗來獲得利益。而且互聯網金融交易是通過網上賬戶轉賬,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現金在貿易過程中的流動成本,規避了資金在實體金融服務機構中流轉而產生的費用。除此之外,互聯網金融在于傳統金融相比,還有許多的優點,其中最重要的是具有便利性和快捷性。人們在進行理財時,不需要到指定的銀行、債券市場進行。而是可以通過網絡隨時隨地的進行,這樣節省了人們的時間,提高了金融的效率。
(二)互聯網金融的分類
互聯網金融是由傳統金融行業與網絡相結合得到的新型產業,對人們的生活產生了重要的影響。在傳統的金融產業中,人們進行購買債券或者進行其他的金融服務,只能到相關的機構辦理。而互聯網金融的興起,節省了人們的時間,并且使人們在申請辦理時更加的靈活,不再考慮時間的問題。在現階段,互聯網金融的業務主要包括四種。一種是第三方互聯網支付。比如常用的支付寶、微信。人們通過在手機上綁定銀行卡,這樣使得人們支付更加方便。第二種是P2P網絡借貸。現在進行網上借貸最常使用的軟件是阿里小貸、人人貸等。人們只需要在軟件上填入自己的信息,就可以進行借貸。但是這種借貸方式存在著一定的風險。許多無良的商家在網上向外借貸時,開始時以宣稱沒有利息的誘騙,但是隨著時間的推遲,利息會翻倍增長。并且還會泄露自己的個人信息。第三種是眾籌融資。常用的是天使匯。最后一種是傳統金融機構推出的創新互聯網平臺。
二、我國互聯網金融行業征稅的必要性
稅收是指國家為實現其公共職能,憑借政治權利,依法強制、無償的取得財政收入的一種活動或手段。國家進行稅收的主要目的是保持國家的經濟平衡,使得國家能夠順利的發展和與外界進行交往。而隨著網絡技術的迅速發展,互聯網金融開始興起。新興產業和傳統的金融行業開始競爭,從而對金融架構方面產生重大的影響。然而國家對于互聯網金融產業的相關稅收法律體系還不夠完善。如果國家在進行稅收征管時,依舊按照原有稅制對傳統金融的參與者進行稅收,而對互聯網金融交易主體卻缺乏有力監管,會造成稅收不公平的現象,甚至會擾亂市場的穩定,從而影響經濟的發展。因此完善我國稅收管理機制顯得尤為的重要。
(一)互聯網金融的快速發展增加了稅收流失的風險
隨著互聯網的迅速發展,人們為了適應社會的發展,使得一些與互聯網有關的產業迅速發展起來,比如互聯網金融。但是國家還沒有制定完善的與互聯網產業有關的法律法規。稅收關系到國家的經濟命脈、社會分配和社會公平的實現。但是由于互聯網金融是新型的產業,互聯網金融的主體可以因征收管理的缺失可以少交稅款。而傳統的金融企業還是要進行正常的申報納稅[1]。這就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不公平。從而會造成經濟市場的混亂。甚至有些企業為了躲避納稅,會借機將傳統金融產業包裝為互聯網金融產業,變更經營范圍,使得從事互聯網金融業務的企業越來越多,巧妙利用制度的漏洞,進而減少了國家的財政收入。
(二)對互聯網金融進行稅收征管是優化稅制的需要
隨著創新性互聯網金融的出現,促進了社會的發展,同時也帶來了一些問題。國家為了解決這些問題,有必要對制度進行改革。制度的確立就是為了對產業起到制約的作用,來保證國家的健康發展。當有新型的產業出現時,就需要對有關的法律進行改革,以保證新產業出現的問題不會危害國家的發展。互聯網金融作為新型的產業,由于國家現在使用的稅制制定的較早,其中的內容主要針對產品和服務,并且按照屬地原則進行管轄,利用常設機構、居住地等相關概念來明確納稅人的納稅義務。而互聯網金融產業中沒有明確的屬地和有形產品。這也造成了互聯網金融的主體出現不征或少征的情況,從而引起稅收流失。因此這需要優化稅制。現在的社會情況和以前的情況已經完全的不同,過去傳統的稅收制度一定不再適應現在的社會環境,這也就產生了制度的變遷。制度變遷是指制度的替代、轉換與改變的過程,其中最核心的是通過對每一項制度的創新和改革來實現最終的制度變遷。在如今的信息社會下,在互聯網金融環境下,政府必須承擔重要的角色,而稅收是政府職能發揮的經濟基礎,因此對互聯網金融進行稅收征收管理,是優化稅制、促進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的需要。
(三)是倡導社會公平正義的要求
稅收的公平公正的職能隨著社會的發展,其地位顯得越來越重要。國家通過制定合適的稅制,保證了社會的平衡。但是在設定稅制時要保證不會對人們造成太重的負擔。而隨著互聯網金融的興起,使得稅收出現廣泛流失的現象,造成社會中出現不公平的現象。從而使得納稅人的納稅觀念淡化,出現消極的納稅心理。甚至會是貧富差距增大,因此這就需要政府制定相應的稅制,實現社會公平。
(四)有利于保護互聯網金融從而促進其發展
隨著計算機技術的不斷發展,互聯網已經成為了人們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互聯網金融也逐漸成為了經濟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互聯網金融在我國起步的時間較晚,在制度、技術等方面還不夠完善,并且人們對其認知還不夠客觀完善,對其具體的社會價值、社會效益以及負面影響等認識的不夠透徹。但是隨著對互聯網金融的深入研究,人們會逐漸發現其具有的積極意義。而且會制定相關的法律對其觸犯社會利益的方面進行取締和打擊。因此通過法律手段對互聯網金融進行征收管理,明確納稅的主體和納稅的金額稅額。(下轉第53頁)
(上接第51頁)通過法律手段促進互聯網金融行業的健康發展。
三、完善互聯網金融背景下的稅收征管對策
(一)明確互聯網金融環境下稅收的基本原則
互聯網金融是一種全新的金融業態,由于與其有關的制度不完善,因此與我國現行的稅收征管體系明顯不相對應,使得我國的稅收出現了大量的流失。從而影響了我國經濟市場的發展,甚至會造成混亂。因此為了維護社會的秩序,需要制定相應的稅收政策。明確互聯網金融環境下稅收的基本原則,把稅收的公平性、中性性、效率性進行有機的統一,將互聯網金融稅制納入現有的稅制體制中,才能減少互聯網金融的成本,保持連續性和統一性,避免產生太大的財政風險。從而使得我國的經濟得到更好的發展。
(二)完善互聯網金融環境下的相關法律體系
在法律方面,由于我國的互聯網金融起步較晚,互聯網金融有關的法律不健全,造成我國稅收征管出現許多問題。因此要進一步完善我國的稅收法律體系,完善稅收實體法和稅收程序法。讓互聯網金融的主體人明確納稅的主體和納稅的金額,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只有按照互聯網金融發展的需要,以現有法律作為基礎,及時對稅收實體法的有關方面進行改動和完善,補充與互聯網金融有關的條款,才能使得互聯網金融得到發展。除此之外,我國在進行建設相關法律體系中,不僅要根據我國真實的社會環境,還要借鑒發達國家建立互聯網金融監管體系成功的經驗[1]。因為發達國家在互聯網金融產業的起步要早于我國,并且現在發達國家已經具有完善的法律體制。因此為了國家能繼續發展,需要建立適合我國發展的互聯網金融法律體系,并進行實行。
(三)建立適應互聯網金融發展要求的稅收征管體系
建立適應互聯網金融發展要求的稅收征管體制,才能使得我國的經濟得到更好的發展。其中建立適應其發展狀況的管理體系的步驟為:首先實行互聯網金融稅務登記制度;其次,對互聯網金融實行存檔制度;再次,完善電子納稅申報制度和確認申報資料的法律效益;最后完善稅務檢查制度。
(四)完善互聯網金融稅收征管配套措施
由于現在的互聯網技術還存在著許多的缺陷。從而使得互聯網金融在實際操作中出現許多安全問題。因此為了解決互聯網技術中存在的安全問題,需要完善互聯網金融稅收征管配套措施。其主要方法有三種。一是加強稅務信息化建設,如對支付寶、財付通等第三方系統中加裝智能軟件,使其在支付完成后可以自動的開發收據,并送到稅務部門。這樣就可以讓納稅人通過網絡進行納稅,節省了納稅人的時間,并保證了納稅資金的安全。二是建立全國互聯網金融網絡認證管理中心和互聯網金融結算中心,實現稅務部門與全國互聯網金融網絡認證管理中心、互聯網金融結算中心的網絡化。這樣可以使得工作人員能夠隨時參閱相關交易的納稅人的具體納稅情況。這樣可以避免出現納稅人逃稅的現象。三是加強互聯網金融稅收的宣傳工作和教育工作,增強納稅人的誠信納稅意識、法律意識。由于互聯網金融是新型的產業,在有關的法律方面還不夠完善,并且人們對于其納稅的條件及其有關的內容還不夠了解,因此需要加強互聯網金融稅收的宣傳和教育工作。只有這樣才能讓人們了解納稅的情況。
總結:隨著互聯網的廣泛應用,對金融行業的發展產生了重要的影響。隨著互聯網技術的不斷創新,互聯網金融開始興起,便利了人們的生活。同時互聯網金融的快速發展,突顯出我國稅收征管的一系列問題,明顯與互聯網金融技術的發展不相稱。我國互聯網金融相關的制度不夠完善,對互聯網金融行業的不征少征稅款,對整個金融行業有失公平。因此為了實現互聯網金融的健康發展,必須借助政府的宏觀調控,健全相關法律體系,提高稅務機關信息化征管能力。相信在不久的將來,互聯網金融行業能得到更好的長遠發展。
【參考文獻】
[1]胡善敏. 互聯網金融環境下的稅收問題及對策研究[D].云南財經大學,2016.
[2]李昊源. 我國互聯網交易的稅收征管問題研究[D].中央財經大學,2017.
[3]孔琳. 互聯網金融的稅收征管探究[D].山西財經大學,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