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麒
【摘 要】入世后,我國國企面臨著更大的競爭,其中,不僅要與國內其他企業進行人力資源的競爭,還要與國外跨國公司之間進行人力資源的競爭。因此,國企的改革在重視自身人力資源管理的同時,還應分析研究國企與外國企業在人力資源管理方面存在的差異,以便針對差異,積極改革。
【關鍵詞】人力資源管理;差異
進入21世紀,在世界范圍內,人力資源已經是人類用于生產產品或提供服務的體力、技能和知識的綜合反映。人力資源管理對促進企業的發展已經是非常顯著的。然而,在我國社會主義建設和國民經濟發展中曾起到過決定性作用的國企,在人力資源管理及改革上仍存在許多問題,在人力資源管理方面與外國先進的經驗、做法還有一些差異,影響著我國人力資源的質量,最終影響到企業經濟效益。只有正視差異,積極借鑒先進經驗,才能為我國國企改革與發展助力。
一、以美國為例,看我國與國外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的差異
美國的企業,尤其是其成功的大型跨國公司,其人事管理已發展成全方位的人力資源管理。企業的人事部門已轉變為人力資源管理與開發的戰略性角色。從中美企業的比較看,兩者之間存在著以下五大差異。
1.美國企業更注重人力資源管理與企業的發展戰略相結合。它們對雇員的招聘、雇傭和培訓、使用,更注重與企業發展戰略相結合,在使用上積極鼓勵雇員參與企業的經營發展戰略的擬定,激勵雇員工作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挑戰性,滿足其成就感,營造雇員和企業共同的企業價值觀、經營理念和企業文化,幫助企業成功地實現戰略目標。
我國國企的人事管理,改革開放以來雖進行過一系列的改革,仍沿用計劃經濟體制下的那套傳統的人事管理模式,企業人員很難做到人事相宜,人事配置手段較弱,形不成合理流動的優化配置的機制,企業的人事安排往往因人設崗,情大于法的人事管理仍然很普遍。
2.美國企業比我國國企更重視人力資源的開發與員工素質的培養,它們對雇員的培訓不僅僅局限于提高雇員的崗位技能,更重要的是以開發人的能力、培育有潛在能力的高級管理人才為目的。
而我國國企的培訓工作,一般都由各業務部門分別舉辦,常著眼于當前的短期培訓班。企業的人事部門還沒有從開發人的能力的角度,制定培養符合企業未來發展需要的、有潛質的經理人的規劃。
3.美國企業人事部門比我國人事部門更注重努力營造雇員的良好工作環境,構建企業發展所需的企業文化。美國企業的人事管理部門具有溝通雇員與企業關系的職能。其工作人員常通過參與雇員的生日、聚會等形式向雇員進行調查,傾聽雇員對企業和人事管理的意見,引導雇員了解企業的發展目標,參與企業管理,滿足雇員的成就感,使雇員感到自己的存在和對企業的影響力。人事部門人員還向各管理層反映雇員所關心的問題,提出解決問題的意見。幫助企業上下建立開誠布公、互相尊重、關心、協作的工作環境。
我國國企的人事管理部門是不負責營造和推進企業文化的形成和發展這項工作的,它基本上是由企業的工、青、婦、群、團組織來推動的,與人事部門未形成合力。職工個人的價值取向與企業的經營理念、發展戰略不易形成一致。
4.美國企業比我國國企更注重不斷地完善符合企業激勵雇員、留住人才的激勵機制,企業的人事部門都能通過不斷改進和完善工資福利來強化對雇員的激勵。企業給雇員的工資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逐年有所變化。同一職位都有上限下限的幅度工資。剛進入同一職位的人,無論能力怎樣,都處于下限工資水平,每年有所上升,但升幅不一定相同。工作好的升幅大,反之則小。愈往上,則升幅愈大。達到上限則需要晉升才可能升資。這就不斷地激勵雇員向價值高的職位挑戰。
在職工工資類別等級上,我國國企與之多有相似之處。但在職工升資上,卻缺乏激勵性。只要企業有效益,職工干好干壞都能升資;對職工的業績考評,則更是情高于法,激勵作用蕩然無存。
5.美國企業人事部門工作人員比我國國企人事部門工作人員,更具有綜合工作能力。人力資源是國際競爭、企業競爭的最主要的資源。這就使人力資源成為企業管理方面最具有決定意義的內容,人力資源部門也就上升為戰略部門。在美國,企業公司的人事副總裁已成為決策班子中舉足輕重的成員。這就突出說明了美國企業對人才的重視,對人力資源的重視。
新時代的人力資源需要以前瞻性的戰略眼光來幫助企業提高經營效能,促進其成長與發展。然而,我國國企人力資源部門的工作人員還需在較高的綜合素質方面努力。
二、對我國國企人力資源管理的建議
目前,我國國企在人力資源管理上應該進行以下幾方面的完善和創新。
1.通過人事制度改革,完善我國國企的法人治理結構,建立科學高效的組織架構,建立起與現代企業制度相適應的、科學的人事管理機制和強有力的、渠道暢通的人才保障機制。
2.引導管理者轉變觀念,真正樹立以人為本的企業理念,把人力資源看作企業最重要的資源,營造特色企業文化,做到使用與開發并舉,培育企業精神。
3.下放決策權,加強培訓,有效地完成人力資源的開發、獲取、整合、保持與激勵、控制與調整等方面的工作,調動員工積極性,提高員工的責任心。
4.加大人力資本的投資力度,制定和實施人力資源規劃,建立企業人才后備庫,積聚不斷向外釋放的勢能。
5.建立一套完善的短期激勵與長期激勵相結合、精神激勵與物質激勵相結合的激勵機制,在對員工進行物質激勵的同時,還要強化精神激勵的作用。
6.改善工作環境,增強員工的認同感、歸屬感,提高其工作效率、敬業精神和對企業的忠誠度。
總之,我國國企只要認真揚長避短,重視和加強對人才的管理和開發,就一定會取得長足的進步。
【參考文獻】
[1]劉永安王芳:美國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對我國國企的啟示,企業經濟,20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