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灑灑
【摘 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里包括的和諧可以適用于我們的家庭,家庭的和諧可以幫助我們提高作為家庭成員的幸福感和認同感。我們的國家和社會是由一個個以家為中心的單位構成的。家庭成員關系是否和睦直接關系到家庭文化是否和諧,每一戶的家庭文化是否和諧,則會影響到我們國家是否可以早日建成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家庭作為組成整個社會的細胞,家庭的和諧主要包括家庭關系健康、家庭成員團結、友愛、包容等優秀品質。研究和諧家庭文化要注重家庭文化的建設,由此在分析出建設和諧家庭文化的意義和價值所在。
【關鍵詞】和諧家庭;家庭文化建設;價值
一、和諧家庭的內涵
和諧家庭以愛情和親情為紐帶,致力于家庭各成員朝著健康、全面發展的方向發展,并且各成員在長期的生活和工作過程中,會自覺自發的形成一種以愛為核心的價值取向,即家庭文化。和諧家庭有以下3種典型的特征:認同感和責任感
1.認同感。對于夫妻來說,認同是創造和睦家庭的前提條件,有了雙方的認同,家庭才會有可能和諧,才會共同為創造美好的生活而勞動,那么相應而來的責任感也會加重。和諧家庭的顯著特點就是有較強的家庭觀念,對家庭具有強烈的認同感,不允許別人詆毀自己的家庭和家庭成員。
2.責任感。家庭可以被看作是一個整體,而各個成員可以被看作是部分,所以,每個作為家庭成員的一份子,是否和其他成員之間和諧相處,直接關系到家庭的和諧。同時每一個人都要對這個整體負責,主動承擔起創造幸福的、和諧家庭的重大責任。如果,一個人對自己的家庭都做不到負責任,那么,就更不要奢求他會對國家,對社會負責。反之,如果一個人的家庭責任感很強,那么,他對于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也會貢獻自己的力量。
3.包容性。包容看似是一個很平常的詞匯,但是在做到的時候卻很難。我們往往會原諒和包容別人,但當和自己的家人發生爭執時,卻很難做到,夫妻之間難免會因為生活瑣事而爭吵,父母和子女之間也會因為家庭和學習問題而發生矛盾,老人和子女之間因為贍養問題往往也會有問題發生,這些不僅僅是需要有強烈的家庭責任感,更重要的是要有寬容和包容的心態,學會理解,更多的換位思考去妥善處理這些矛盾。
二、建設和諧家庭文化的途徑
家庭文化是作為社會主義文化的一部分而存在的,在建設和諧家庭文化的過程中,離不開植根于我國幾千年來的優秀傳統文化,離不開個家庭成員的共同努力,同時也需要各個相關政府部門的共同支持。
1.和諧家庭文化建設需要以優秀傳統文化為依托。在幾千年的中華文化中,形成了獨具特色的中華優秀文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符合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在家庭文化培養和建設的過程中,往往會有勤勞勇敢、甘于奉獻、自強不息、尊老愛幼等特質,這些都是優秀的中華傳統文化。這些都是需要我們去學習和踐行的優秀文化。面對如今社會上出現的子女教育問題,鄰里關系不和諧的問題,子女不孝引發的贍養老人的問題,這些都是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這些問題的解決關乎著和諧家庭的建設,因此也離不開優秀傳統文化的支持。
2.不斷提高每個人的思想道德水平和自身修養。我們經常會看到弘揚中華優秀美德的字眼,之所以會有這樣的提法,說明我們的道德水平需要提高,或者說我們正面臨著道德建設的問題。現在社會中,人們對于陌生人難以做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面對老人摔倒,人們冷漠離開,生怕被敲詐,還有一些人,坑蒙拐騙別人的子女,給別人的家庭帶來深深的痛苦,甚至會使一個家庭破碎。這些不僅僅是道德的缺失帶來的問題,更是個人的修養較低的問題。我們國家正在積極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在社區和農村也在積極開展居民和村民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動,弘揚真善美,貶低假惡丑,引導人民樹立正確的社會責任感和家庭責任感,引導每一個人做一個對社會負責,對家庭負責,盡守自己的本分,對父母盡孝道,對子女呵護關愛。
3.發揮各相關部門的監督和引導作用。開展家庭文化建設,是一項需要長期堅持的浩大工程,它關乎到我們國家每一個家庭的和諧和子孫后代的幸福,也影響著和諧社會的構建。因此,建設和諧家庭文化還需要發揮政府的引導作用。我們黨的十九大提出,要走文化自信的道路,這就需要政府不斷開展相關的文化活動,弘揚先進文化,不斷開展家庭倫理道德教育活動。在一些農村地區,相關的地方政府,開展的“評選好兒媳活動”收到了村民的支持,為每一個村樹立了榜樣,這些都是政府發揮引導作用的表現,取得的成果是大家有目共睹的。
三、建設和諧家庭文化的意義
一定時期的文化是一定時期的政治經濟的反映。家庭文化是建立在以物質生活條件為基礎上的家庭倫理生活和家庭精神生活的集中反映。既包括我們日常的吃、穿、住、行等物質方面,也包括親情、愛情和道德情感等精神層面。構建和諧家庭文化小到家庭,大到整個國家和社會,都會對我們的生活和行為習慣等產生影響。
1.建設和諧家庭文化有利于弘揚和發展我國優秀傳統文化。每個家庭成員作為社會的一份子,構建和諧家庭文化有利于提高他們個人的文化素質,家庭文化植根于優秀傳統文化之中,并隨著時代在不斷地向前發展,作為每一個家庭成員或者國家公民,都有義務和責任去學習、踐行并發展我們的優秀傳統文化,把它們應用于家庭文化之中,共同創造出和諧美滿的家庭,使我們的社會變得更加和諧,讓我們的優秀傳統文化發揚光大,影響和熏陶更多的人。
2.建設和諧家庭文化有利于提高每個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質和修養。我們的國家近年來尤其注重公民的精神文明建設,它既包括思想道德建設,也包括科學文化建設,就建設和諧家庭文化來說,它有利于提高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質和個人修養。家庭成員之間難免會有矛盾與沖突,鄉鄰之間也會因為瑣事而大動干戈,這些都是不和諧的因素,阻礙著我們的社會發展。建設和諧家庭文化,可以幫助我們消除這些不合理、不和諧的因素,提高個人的修養,培養寬容大度、包容的心態,妥善處理這些家庭糾紛和鄰里矛盾。
3.建設和諧家庭文化有利于促進家庭關系朝著和諧的方向發展。當前社會人們過多的追求物質生活的享受,拜金主義、奢靡之風盛行,這與我們優秀傳統文化宣揚的勤勞、節儉等優秀品質背道而馳。我們作為家庭的一份子,有義務對我們的家人給予更多的關愛和無私的奉獻,有義務使我們的家庭關系朝著健康的、和諧的方向發展,建設和諧家庭文化可以幫助每一個家庭成員為了家庭的幸福生活而努力奮斗,進而提高生活質量和豐富家庭文化生活,減少矛盾與沖突,構造和諧的、融洽的家庭氛圍。
和諧家庭文化的建設需要來自我們每一個人的努力,國家的扶持。它看似是每個家庭的文化,但是在其背后卻隱藏著我們國家的優秀傳統文化和并且每個公民的言行都密切相關。建設和諧家庭文化要正確處理好個人和家庭的關系,家庭和社會的關系,家庭文化和優秀傳統文化的關系,除此之外,更重要的是要言傳身教,身體力行。
【參考文獻】
[1] 民族文化傳統教育實施的有效性策略微探[J]. 楊立紅,楊民.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 2013(18)
[2]“家文化”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百年進程中的嬗變與展望[J]. 何麗野.浙江社會科學. 2013(07)
[3]構建和諧的農村家庭關系(上)[N].王開玉,吳丹. 中國社會科學院院報. 2007-07-19
[4] 淺析影響家庭文化的幾個因素[J]. 國艷華.大眾文藝.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