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文蕤
摘 要:本文通過找出成都話語音系統和西班牙語語音系統在聲調、重音上的不同之處,對二者做超音段音位對比研究。分析母語對成都學生西班牙語語音習得的影響,對廣義“四川話”為母語的西班牙語習得者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關鍵詞:成都話,西班牙語,超音段音位,語音對比
引言
在“改革開放”“一帶一路”等政策的推動下,西南地區與西班牙語母語國家經濟文化交流日益頻繁。今年四川省與西班牙瓦倫西亞大區結好二十五年,2017年2月成都市與阿根廷拉普拉塔市結為友好城市,這都促進了成都市中小學生對西班牙語的學習熱情。成都話語音與西班牙語語音的超音段音位對比,目前尚無研究成果。本文基于語音專家詳實的成都話語音描寫和西語語音描寫,運用當代西方音系對比理論,對這兩種語言進行初步的超音段音位對比
分析。
一、聲調對比
聲音有四種基本物理屬性:音高、音長(時長)、音強(響度、音響)和音質(音品)。一個人所發聲音的高低取決于聲帶的寬窄以及振動的頻率。聲帶寬、長,振動慢,聲音就低;聲帶窄、短,振動快,聲音就高。一般而言,女性就男性聲帶更窄更短,因此女性發音尖且高。通常女聲聲帶振動頻率為120至250赫茲,而男聲聲帶振動頻率為80至200赫茲。每一種語言都有其獨特的聲調。聲調雖然在線性語流中不占位置,但作為具有區別意義的語音手段,在做超音段語音對比時,有著重要意義。
成都話和普通話一樣,屬于典型的聲調語言(lengua tonal)。如果一個音節的聲母和韻母相同,但是聲調不同,其語音形式及其所表達的意思就會不同。也就是說,在成都話中聲調有著辨別含義的作用。成都話有四個聲調:平聲分為陰陽調;上聲和去聲不分陰陽;入聲已經消失派入陽平??偟膩砜?,成都話的調類總共有陰平、陽平、上聲、去聲四類。陰平為中升調,陽平為低降調,上聲屬高升調,去聲屬降升調,體現出的整個調型是降勢。若采用趙元任先生的五度標記法來標記成都話四種調類,則得出如下聲調表:
此外,連讀變調現象在成都話中十分常見。如重疊詞中的變調,一般而言如果組成該重疊詞的字聲調為陽平或去聲,則第二個字變調為陰平。兒化也是成都話口語中的一種常見的音變現象,兒化音一般將主要元音作卷舌處理,如而[???]。
西語為非聲調語(lengua atonal),詞的含義一般不受音高的影響。但值得一提的是,西語的語調是達意的,在一個完整的句子中,每一個調都有其基本的意義和用法,且有效的語言交際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語調的變化。陳述句的語調為降調,如:Tu casa es muy grande.↓(你的家很大。)特殊疑問句的語調也為降調,如:?Cuántos alumnos hay en la universidad?↓(那所大學有多少學生?)一般疑問的語調為升調,如:? Tu casa es muy grande?↑(你的家很大嗎?)有時根據不同的語調群來進行升降調的改變,如:En la habitación↑hay una mesa,↑un estante↑y dos sillas.↓(在房間里有一張桌子、一個書架和兩把椅子。)Todas las noches↑mi abuela pasea por la calle.↓(每天晚上我奶奶都會沿著街邊散步。)Esta tarde↑estudiantes van al hospital↑a ver al profesor enfermo.↓(今天下午學生們要去醫院看望生病的老師。)
由此可見在成都話中,語調有一定的修飾作用,但主要依靠聲調來區分詞義,西語則主要依靠語調來進行語義的變化與區分。
二、重音對比
西語的詞可分為重讀詞和非重讀詞。重讀詞主要為實義詞:名詞、動詞、形容詞、副詞等;非重讀詞主要為虛詞:冠詞、前置詞、連接詞和關系代詞等。在單個需要重讀的詞中,西語的重讀規則如下:以元音或者以輔音字母n、l結尾的詞,重音落在倒數第二個音節(paroxítona o llana);以其他輔音字母結尾的重音落在倒數第一個音節(oxítona o aguda);有重音符號的詞,重音落在重音符號上,包括重音落在倒數第三音節(proparoxítona o esdrújula)以及重音落在倒數第四音節的詞(superproparovítona o sobresdrújula),如:[kómetelo] cómetelo。西班牙語的詞均為自由重音,也就是說重音可以落在不同的音節且改變詞義,如:descanso和descansó,salto和saltó。
成都話的字都是有聲調的,通過加強整個詞的聲音強度來強調語義。因此學生較難掌握西語音節重音概念。常見的錯誤是忘記重音發音規則,忽略重讀音節。特別是加有重音符號的詞或以輔音結尾的詞,常錯讀作更容易掌握的倒數第二音節為重音的“中間語言”。
三、結語
成都話和西語在發音的特征與規律、聲調與重音等方面都存在異同,而且差異大于相似性。在二者相似性較強的方面,正遷移作用較為明顯,二者差異表現突出的方面,負遷移的作用占了上風。西語語音教學中外語教師應盡量促使正遷移的產生,避免負遷移的出現。作為學習主體的學生,應了解一定的西語語音,音位理論和知識,按照西語的語音,音位規律,掌握發音技巧,通過大量的訓練,才能習得較好的西語語音,說地道的西語。
參考文獻:
[1] 秦祖宣.成都話聲韻的音系學分析[J].語言文化與翻譯,2011(6):166-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