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宇輝
摘 要:小橋涵是公路工程在建設的過程中最關鍵的組成部分,在建設小橋涵的過程中,建設質量可以直接影響到整條公路的建設質量,但是在設計施工的過程中,施工單位并沒有重視小橋涵的設計和建設質量,為公路的質量安全以及后續的施工工作造成了嚴重的安全隱患。本文探討和分析了公路小橋涵的設計工作和相關的施工工作,并且提出了相應的解決方案。
關鍵詞:公路;小橋涵;設計施工技術
隨著我國經濟突飛猛進的發展,建筑行業也隨之不斷地發展,更加離不開科學技術的支持。在建設公路建筑工程的過程中,小橋涵的外觀不僅要美觀,還應該在整條公路中發揮其作用。在施工的過程中,許多施工單位都沒有重視施工質量,所以我們應該加大管理制度,并且結合我國相關的法律法規進行輔助管理工作,使我國建筑行業的整體建筑質量得到進一步提升。
一、對于小橋涵基底的處理技術
小橋涵工程的第一步施工就是小橋涵的基底處理工作,在進行小橋涵基地處理施工的過程中,首先要在施工現場進行土壤挖方處理工作,其挖掘的深度應該根據土壤的松軟程度決定,才能保障基層的承載性能符合標準。在工程施工開始之前,應該檢驗設計方案的可行性,使在施工的過程中,基層挖掘工作和回填施工都嚴格按照設計圖紙進行,結合實際施工情況,把圖紙中標記的參數進行比較,當出現誤差的情況發生時,就需要重新進行測量,并且還要更改方案中的參數,保持統一性。當實際施工現場的基層土壤嚴重松軟,為了更加容易掌握挖掘的深度,使邊緣的土壤不易脫落,應該使用人工挖掘的方式進行土方挖掘工作。在挖掘工作進行的過程中,為了保障在節約施工時間的同時,也能保障基地施工項目的質量,相關工作人員應該深入施工現場,控制好挖掘的角度以及挖掘的深度。甚至有些施工現場還會出現巖石層,當出現這種情況發生時,我們就需要結合實際情況,使用爆破技術,但是在使用爆破技術的過程中,相關工作人員應該控制好爆破的面積和深度,并且完成爆破后,在把破碎的巖石全部清理干凈。通過上述的幾種方式,完成相應的基坑施工工作,并且在完成施工工作后,清理干凈坑內的泥土垃圾后,將挖掘設備撤離施工現場,準備后續的基層加固施工。
二、小橋涵施工技術的應用
1.基底處理工程
在實際建筑工程施工的過程中,常用的基地處理基礎分為排水加固法、水泥粉噴樁法以及預壓荷載法等。排水加固法是使用真空加壓的方法,排出軟基中的水,提高軟基的強度,使軟基內部結構更加密實和牢固。水泥粉噴樁發就是使用水泥粉作為固化劑,強化和固定軟基,在施工的過程中,雖然使用水泥量比較大,但是施工的時間比較短,節能環保不污染環境,符合我國的環保理念。預壓荷載法是為了使路基沉入土壤中,與土壤貼合的更加緊實,給軟基路施加壓力,這樣即使小橋涵完成施工后投入使用后,也不會輕易發生偏差。為了綜合的考慮小橋涵工程的工期和成本,相關的施工人員應該首先使用機械,結合人工的方式進行基坑開挖,再使用水泥粉噴樁的方式加固基層。
2.模板安裝工程
模板工程是整個小橋涵的框架,其主要作用就是可以有效的減少施工中的失誤,提高工作效率。在施工的過程中,安裝好模板就可以確定出大概的形狀,鋼筋工程嚴格按照施工要求進行施工即可。施工的過程中,使用的鋼制材料的模板,可以方便混凝土的澆筑工作和脫模工作。在模板處理干凈后,把表面涂上脫模劑,把光滑的一面統一朝內部,然后使用機械吊頂在之前設計好的位置上。在做模板的鋪設和銜接工作的過程中,使用建筑專用膠把模板固定好,為了增強模板的緊密性,可以使用海綿加密,以防模板的拼裝位置漏漿。在進行小橋涵施工的過程中,重視機械和施工人員之間密切的合作,采取相應的安全防護措施,在完成模板施工后,要及時的清理施工臺和腳手架。
3.鋼筋工程
(1)為了避免鋼筋受潮生銹,施工現場的鋼筋應該與地面保持一定的距離,對鋼筋進行妥善保管。如果施工時是雨季,那么應該在鋼筋上覆蓋防雨布,或者使用其他有效的防雨措施。(2)施工人員應該定期檢查鋼筋表面是否存在銹蝕,是否發生不正常的彎曲,做好檢查工作,在施工的過程中,不能使用不合格的鋼筋。鋼筋的長度應該大小合適,盡量避免浪費鋼筋,應使用常規處理后正好符合施工的需求。(3)鋼筋的焊接接頭應該在整條鋼筋受力最小處,并應分散布置。接頭之間的間距大于35d(d為縱向受力鋼筋的最大直徑)且不小于500mm。為了不影響鋼筋的穩定性,每根鋼筋的一端只能連接一根鋼筋,避免一根鋼筋連接多個接頭。(4)鋼筋的捆扎工作應該按照固定的順序,為了確保捆綁排列后的鋼筋美觀,具有欣賞價值,應該把鋼筋從下到上的進行捆綁。(5)在埋設預應力管道施工之前進行鋼筋工程,避免對管道造成破壞和影響。當埋設管道的過程中,如果發現鋼筋的捆扎位置不適當,應該標注出管道的位置,避免與預應力管道發生沖突,標注出管道的位置后,解綁鋼筋,確定好位置后在進行固定工作。(6)測量工作人員應該保證鋼筋位置和高度等數據的準確性,對測量的數據反復的核對,保證數據全部都符合工程的要求,才能對鋼筋和模板進行捆扎。
4.混凝土工程
小橋涵施工最關鍵的施工工作就是混凝土工程施工,是整個工程中最難控制質量的部分。混凝土工程包含混合、配比、拌制、入模和振搗,相關工作人員應該重視任何一個環節,其中任何一個環節出現差錯都會直接影響到混凝土工程的質量。混凝土成分非常復雜,所以為了保證混凝的質量達到施工要求,在配比混凝的過程中,應該規范操作流程,科學的計算和配比各個原材料的用量,當材料放入強制攪拌機的過程中,應該嚴格控制攪拌時間,對各種原材料充分的攪拌,并且在攪拌的過程中,混凝土溫度必須保持在十至三十攝氏度以內,保障混凝土能夠達到設計強度的要求。在混凝土攪拌和入模的工作時,攪拌完成的混凝土經過測試完成后,應該立刻入模,保持連貫性,防止由于混凝土溫度減低,影響入模后的效果。在分層振搗混凝土澆筑的環節時,相關工作人員應該避免混凝土離析的情況的發生,在進行這個環境施工的過程中,進行嚴格的檢測和控制,同時應該一次性的完成澆筑施工,避免在澆筑的過程中,水泥飛濺到模板上。在完成混凝土澆筑施工后,應該保障外觀的美觀,對混凝土進行保養工作。為了保障混凝土的凝固性,在模板拆卸的過程中,對模板合理的拆卸,確保施工過程的穩定性和安全性,后后續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
5.控制建筑材料
在進行鋼筋的捆綁工作和模板安裝的過程中,應該加強控制建筑材料的入場,詳細檢查材料的規格和數量。由于鋼筋在整個工程中的作用是承載重量,所以,應該嚴格控制鋼筋的質量。嚴格控制質量對整個項目非常重要,在施工的過程中,如果鋼筋的長度和直徑不同,就會對整個項目造成負面影響。在使用鋼筋的過程中,為了提高小橋涵的穩定性,將多個鋼筋捆綁在一起,并且安裝在設計方案中標記的位置,結合實際施工現場,確定捆綁的數量,為了給施工的各個環節提供便捷,在測量現場的過程中,對相應的施工點進行標記,相關技術人員應該深入施工現場,控制施工的質量,避免質量隱患堆積,在發生問題時,及時采取相應的解決方案。
6.確定施工位置
在施工之前,施工人員應該進一步確定鋼筋位置,有必要在基底畫出鋼筋布置線,再進行施工。在進行基坑施工的過程中,鋼筋不能垂直擺放,并且重視這一環節,如果在施工的過程中鋼筋發生傾斜,受力的角度就會發生改變,嚴重影響施工安全。
7.焊接接頭
確定好鋼筋位置后,對接頭處進行焊接,焊接點的承重能力應該與整體結構保持一致。在實際施工的過程中,最常用的就是閃光對接焊接技術,在焊接時,為了提高焊接質量,應該使接頭處保持干凈整潔,不能存在油污或者化學污染等。
8.安放墊塊
完成鋼筋捆綁焊接工作后,根據實際的承重要求安放墊塊。墊塊的作用就是保護鋼筋外露而被腐蝕。在實際施工時,通常的墊塊是聚乙烯材質,但是根據實際情況,有時也會使用到混凝土材料的墊塊。在安裝墊塊時,安放的位置應該與設計方案保持一致,如果發生結構不穩定的情況,就應該適當的增加數量。
9.模板歸位安裝
最后的工作就是模板的歸位安裝,模板體積較大,需要使用吊裝機械進行施工。在建設小橋涵的過程中,環境較為潮濕,會嚴重影響模板質量。所以在模板歸位安裝的過程中,應該對模板進行防銹、防腐處理工作。在拼裝的過程中,模板之間的間距會出現縫隙,針對這一現象,施工人員為了增加模板之間的緊密度,可以放置海綿。加密的海面材料厚度應該控制在3mm,避免在澆筑環節發生問題,檢驗對接處的緊密性,確保達到施工標準。在使用吊裝機械進行吊裝時,為了防止影響混凝土澆筑質量,安裝角度在水平上保持一致,內側模板表面保持平滑。
綜上所述,本文分析了公路工程小橋涵的技術要點,論證了基地處理工程、鋼筋工程以及模板工程等。在施工之前,應該做好各項準備工作,保證所有施工人員嚴格按照施工圖紙進行施工,規范操作流程。在完成施工后,做好混凝土的養護工作,嚴格控制施工的細節,加強管理工程中各個施工環節,減少施工人員的操作失誤,有效的保證小橋涵的施工質量。
參考文獻:
[1]楊立勤.公路橋涵施工中應注意的問題[J].中華建設,2013,(1):144-145
[2]宣高漢、潘求星.淺談公路橋涵施工及質量控制方法[J].才智,2011,(14)
[3]劉偉.芻議橋涵設計與施工[J].黑龍江交通科技,2015,(4):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