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世章
摘 要:歷史地圖應用于歷史教學,能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提高歷史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歷史教師在教學中要打破傳統(tǒng)教學觀念的束縛,將歷史與地理緊密結合,將地圖與文字緊密結合,不斷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切實提高歷史教學質量,提升學生歷史核心素養(yǎng)。
關鍵詞:歷史教學;歷史地圖;學習興趣;教學效率;教學質量;核心素養(yǎng)
中圖分類號:G633.5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18)22-0053-02
歷史地圖(Historical map),是反映人類歷史時期自然和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狀況及其變化的地圖,是顯示有史以來一切與人類活動有關的具有空間分布和地域差異現(xiàn)象的地圖。教師在將歷史地圖應用于歷史教學的時候,首先需要明白歷史地圖對歷史教學的重要作用,然后弄清楚應該如何將歷史地圖與歷史教學進行有機結合,最后還需要知道在運用過程中注意些什么。本文結合歷史教學內容,對歷史地圖在歷史教學中的應用進行研究。
一、歷史地圖應用于歷史教學的原因
1.歷史教學的現(xiàn)狀
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歷史地圖被越來越多地應用于歷史教學,且應用形式也更加多樣化。但是,目前的教學現(xiàn)狀仍與新課程改革的要求存在著一定的差距,主要反映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有的學校對于歷史學科不夠重視,導致歷史學科課時不足,歷史地圖在歷史教學中沒有發(fā)揮應有的作用。第二,有的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沒有合理地運用歷史地圖,只是照本宣科地進行講解,使得課堂教學氣氛沉悶,教學效率低下。第三,受“應試教育”的影響,沒有將歷史當作重要學科來學習,即使有的學生很認真地學習歷史,也會被一些老師和家長認為是不務正業(yè)。
2.歷史地圖的作用
將歷史地圖應用于歷史教學大有裨益。第一,可以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學生有著強烈的好奇心,也正是因為這一心理特點,使得他們對歷史地圖產生好奇。歷史地圖上有很多符號,這些符號具有多變性,非常吸引人。還有,歷史地圖上有許多不同的色彩,不同色彩所表示的史實也是不一樣的,具有直觀性、趣味性,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第二,可以讓學生更加牢固地掌握歷史知識。例如,在教學南昌起義和武昌起義的時候,為了避免學生將兩者混淆,教師可借助歷史地圖加以區(qū)別,因為歷史地圖明確地將武昌起義和南昌起義進行了區(qū)分,并將起義發(fā)生的地域進行呈現(xiàn)。第三,可以有效地培養(yǎng)學生的歷史核心素養(yǎng)。歷史學科是一門綜合性比較強的學科,它既考驗學生的思維能力、想象能力,又考驗學生的記憶能力與創(chuàng)新能力,教師將歷史地圖應用于歷史教學,可以使學生的這些能力得到鍛煉和培養(yǎng)。
二、將歷史地圖應用于歷史教學的策略
1.將歷史與地理緊密結合
因為歷史學科具有很強的綜合性,所以教師會經常將一句話掛在嘴邊,即“史地不分家”,這句話將歷史與地理的關系十分貼切地表達出來。在教學中,教師要充分利用歷史地圖,增強歷史教學的直觀性和趣味性。歷史地圖不僅能反映歷史事件的發(fā)展狀況,還能表現(xiàn)有關民族遷移或更改地名之類的知識。因此,教師在教學時需要引導學生對歷史地圖內容進行深入的挖掘,這樣才能提升歷史教學質量。例如,在歷史教學中,教師可利用“臺兒莊戰(zhàn)役形勢示意圖”引導學生對臺兒莊戰(zhàn)役做一些分析。要讓學生仔細觀察歷史地圖,引導學生從中發(fā)現(xiàn)其中一個很重要的鐵路樞紐站——徐州,這個位置向南可以到達南京、上海,而臺兒莊便是徐州的“門戶”。這個地方很早便是兵家的必爭之地,也是日軍襲擊徐州所要占領的地方,所以,臺兒莊戰(zhàn)役是極為重要的。還要引導學生觀察圖中的地理形勢,體會所運用的戰(zhàn)略戰(zhàn)術的正確性,這些都是臺兒莊戰(zhàn)役的有利因素。在帶領學生對這幅歷史地圖進行信息挖掘的時候,教師可以有意識地將一些地理知識告知學生,將歷史知識與地理知識進行有機結合,這樣可以讓學生更加全面地掌握這場戰(zhàn)役的情況,增強學生的歷史分析能力。
2.將地圖與文字緊密結合
歷史教學內容有著不同的教學重點,教師的主要教學任務就是帶領學生去攻克這些教學重點。既然是教學重點,那么肯定是具有難度的歷史知識,如果采用以往純文字講解,學生可能會一知半解,如果利用歷史地圖來進行教學,就可以使得這一問題得到有效解決。歷史地圖與歷史教學內容相結合,使課堂教學圖文并茂,能激發(fā)學生學習熱情,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例如,在教學“國共十年對峙”的歷史知識時,教師要引導學生了解和掌握“井岡山革命根據(jù)地的創(chuàng)建以及工農武裝割據(jù)理論”方面的知識,這兩方面內容也是教學重點。為了讓學生對這兩方面的內容掌握得更好,教師在選擇歷史地圖的時候,可選擇全國農村革命根據(jù)地形勢略圖(1930年夏)。歷史教學內容與地圖緊密結合,可以發(fā)現(xiàn):農村革命根據(jù)地主要分布在南方,而且這些根據(jù)地大多都處于各省的交界處。這樣,可以使得工農武裝割據(jù)這一理論得到很好的實踐,加深學生的理解和印象。而在分析這些歷史知識時,只有將歷史內容與地圖緊密結合,才能讓這些歷史結論得到驗證。此外,教師在引導學生觀察這幅歷史地圖的時,也可以將為什么要進行如此分布的原因說出來。采用圖文并茂的形式進行歷史教學,可以突破一些重難點知識。
3.采用靈活的教學方法
為了能夠更好地完成教學目標,教師在歷史教學過程中一般都會采用一些有效的教學方法。在使用這些教學方法的時候,教師如果將歷史地圖也一并融入其中,就能更加高效地完成歷史教學任務。在這一融合過程中,教師需要將歷史教學內容與歷史地圖進行靈活處理。例如,在教學“圍魏救趙”一節(jié)的內容時,教師可呈現(xiàn)“圍魏救趙”的歷史地圖,并結合歷史地圖對教學內容進行仔細的講解。在教學中,為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教師可結合歷史地圖將有關這場戰(zhàn)役的一些政治、軍事以及地理方面的信息傳遞給學生,讓他們就這些素材進行合理想象,自行設計圍魏救趙的方案。在品評學生的方案時,教師可將圍魏救趙的具體史實講解給學生。這種教學方式,能使得學生對歷史事件印象深刻,對歷史知識掌握得更加扎實,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三、運用歷史地圖教學時應注意的具體問題
雖說歷史地圖有著很多優(yōu)勢,但教師在教學時如果不合理使用的話,歷史地圖的教學作用就不能得到有效發(fā)揮。教師要將歷史地圖的潛能進行最大化挖掘,除了要掌握一些運用和拓展策略外,還要注意以下一些問題。第一,需要對歷史地圖進行合理選擇。要充分發(fā)揮歷史地圖的作用,教師就要在教學時選擇一些難度比較適中的歷史地圖來進行教學。教師要對歷史地圖的專業(yè)知識進行有效掌握,這是極為重要的,只有掌握了這方面的知識,才能進行合理的選擇。此外,還需要教師選擇最佳的方式將歷史地圖呈現(xiàn)給學生,這樣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第二,需要對學生的識圖方法進行針對性的指導。首先,教師要引導學生對歷史地圖的題目進行理解,讓學生對歷史地圖的主題有一個很好的掌握。其次,教師要帶領學生認識歷史地圖的符號,指導學生學會整合歷史地圖信息。再次,教師要指導學生將一些相似的歷史地圖進行整理,對這些歷史地圖的共性內容有所了解。最后,教師要有意識地指導學生將全局和局部的歷史地圖知識相結合。第三,需要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設備。如今信息技術高速發(fā)展,很多歷史地圖在網上就能夠輕易找到,教師可充分利用多媒體進行教學,以提高歷史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提升學生歷史核心素養(yǎng)。
四、結語
總之,將歷史地圖應用于歷史教學,能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提高歷史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在歷史教學中,教師要充分利用好歷史地圖這一課程資源,激發(fā)學生對歷史學習的動機,促使學生形成良好的歷史空間意識。教師可采用將歷史與地理緊密結合、將地圖與文字緊密結合等策略,以充分發(fā)揮歷史地圖的教學作用,提升學生歷史核心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張霖.3D歷史地圖在歷史教學中的應用[J].福建基礎教育研究,2014(07).
[2]於以傳.改進中學歷史地圖教學的思考與實踐[J].課程·教材·教法,2014(05).
[3]徐剛.例談在歷史教學中運用歷史地圖的策略[J].基礎教育研究,2018(01).
[4]黃家軍.歷史地圖在教學中的有效運用[J].基礎教育研究,201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