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河子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 新疆石河子832000)
市場經濟快速發展,企業間競爭加劇,財務信息的可靠是確保市場各主體存活與發展的關鍵因素。隨著經濟發展中的不確定性增加,審計師使得注冊會計師循環的各個環節都依賴于細致的、合乎邏輯與經驗的判斷。注冊會計師提供的會計信息是連接市場經濟中企業與資本市場、政府部門、社會公眾等信息使用者的紐帶,注冊會計師信息質量的高低將影響整個市場體系的正常有序運轉。注冊會計師在面臨不確定情況時,根據注冊會計師準則、制度的要求,結合企業的經營環境特點,運用執業規則和自身經驗進行判斷與選擇。要完善注冊會計師執業體系,必須提高執業判斷的質量。
(一)注冊會計師主體特征。注冊會計師是具備專業知識、實施注冊會計師判斷工作的人。不僅具備了人的特征,還具有注冊會計師執業判斷主體的主觀能動性特征。盡管注冊會計師具備專業知識,但在執業判斷時,仍存在因個人經驗、風險意識及對業務熟知程度的主觀臆斷和信息分析的認知偏差,影響注冊會計師執業判斷達到或偏離目標。
(二)注冊會計師執業活動。注冊會計師在執業活動前需要進行理性思考,確認重點審計項目及出具何種結果的審計報告;合理運用執業判斷和準則進行可靠記錄,確保執業活動中高效的執業判斷質量;對審計信息進一步歸納和整理,為信息使用者出示準確可靠的審計報告。
(三)注冊會計師執業環境。注冊會計師在進行執業判斷時,會受到政治、經濟、法律等環境因素以及注冊會計師執業組織和規范等影響。當被審計單位有“特別要求”或會計師事務所有矯正要求時,注冊會計師的行為會影響審計報告質量。
(一)調查設計。通過對研究內容的深入思考和文獻梳理,采用調查問卷法進行數據搜集和研究分析。調查地域主要選擇新疆南北疆地區的烏魯木齊、昌吉、五家渠、阿克蘇、喀什市,調查對象為這些城市會計師事務所的注冊會計師人員。調查問卷大部分采取電子發放的方式,總共發出300份,收回有效問卷285份。
(二)調查內容分析。
1.注冊會計師執業判斷基本認知的調查分析。通過對調查問卷的數據統計發現,認為注冊會計師執業判斷非常重要的人數占總體人數的60.32%,認為重要的人數占總體人數的32.8%,可以說明被調查的大部分注冊會計師人員對執業判斷有一定了解,主動性很強。認為主觀臆斷對注冊會計師執業判斷影響較大的注冊會計師人員占總體人數最多,也有一部分注冊會計師人員認為注冊會計師執業判斷很少存在注冊會計師的主觀判斷。但是僅有少數注冊會計師認為完全不是主觀判斷。通過這些數據,可以得知主觀臆斷對注冊會計師執業判斷存在一定影響。被調查者在判斷過程中,有時會向其他人詢問的人數占總體人數的49.2%,經常會向其他人詢問的人數占總體人數的47.62%,而不會向其他人詢問的調查者人數為占總體人數的1.59%。分析可知,注冊會計師在判斷過程中能主動詢問其他人、愿意主動提高執業判斷質量的能力很強。
2.注冊會計師執業判斷質量影響因素的調查分析。對注冊會計師執業判斷質量的影響因素調查總共有11項,調查結果如下頁表1所示。可以看出,排序前三項的影響因素是注冊會計師的執業道德、理論知識和謹慎程度,并且這三項的比重都大于70%,其中,注冊會計師的執業道德水平對執業判斷質量的影響最大,這三項影響因素對執業判斷質量的影響程度較強。同時,被審單位的治理結構、當局意識等環境因素的影響隨之減弱。注冊會計師記憶水平和性格因素的影響程度很小。
3.對注冊會計師個人影響因素的具體分析。
(1)年齡差異對注冊會計師謹慎程度和接受能力的影響分析。從不同年齡被調查對象在審計管理當局意圖、注冊會計師的謹慎程度、記憶水平、接受新知識的能力這四個方面的意識程度進行比較,發現30—40歲的注冊會計師認為謹慎程度是影響注冊會計師執業判斷的重要因素;對于有著多年工作經驗40—50歲的注冊會計師,他們更加贊同接受新知識,相當注重謹慎程度;20—30歲的注冊會計師認為審計當局的意圖管理水平及注冊會計師的謹慎程度對注冊會計師執業判斷的影響較大,但是他們普遍認為記憶水平和接受新知識的能力者兩項影響因素不是非常強。

表1 注冊會計師執業判斷質量影響因素的調查
(2)學歷差異對注冊會計師執業判斷質量和經驗判斷的影響。通過分析被調查對象學歷發現具有本科學歷的注冊會計師能主動運用執業判斷的人數占總本科人數的32.65%;具有大專學歷的注冊會計師中能主動運用執業判斷的人數占總大專學歷的注冊會計師人數的60%,但是本科學歷中完全不能運用注冊會計師執業判斷的人數并不多。碩士和大專學歷的注冊會計師大部分能主動運用注冊會計師執業判斷。注冊會計師學歷差異對判斷失誤負責的統計中發現大部分注冊會計師有一定的責任意識,明白為自己的錯誤負責。大專和碩士學歷的注冊會計師也有較強的主動負責的責任意識。那么,注冊會計師的學歷差異對經驗判斷有何影響呢?通過調查發現大專學歷的注冊會計師大部分都是根據經驗作出判斷,而本科和碩士學歷的注冊會計師人數相對較少。
(3)性格與喜好風險差異對注冊會計師執業判斷的影響。在注冊會計師性格差異與喜好風險方面的調查,可得知外向和偏外向性格的注冊會計師占總人數比重較大,內向和偏內向的注冊會計師占總人數比重較少。外向和偏外向的被調查者大部分都是中立者,既不偏好風險也不回避風險。相比而言,偏內向的被調查者為風險回避者的人數占總人數的41.67%。由此看來,性格偏內向的注冊會計師可能由于性格的影響,大多都是回避風險的。
通過對注冊會計師執業判斷質量相關問題的實地調查和數據分析,可以從審計執行方更加準確地掌握注冊會計師執業時對審計質量的影響因素,從而基于注冊會計師的角度來研究提高審計質量的措施。
通過調查結果說明新疆地區注冊會計師的執業判斷還不夠重視,平均質量還有待提高。那么,如何提高注冊會計師執業判斷質量,本文對此提出如下建議:
1.確保主體客觀性。注冊會計師評價項目時應避免融入個人感情色彩,遵守實質重于形式原則,提取有用的、重要的信息。
2.確保主體情緒的穩定性。注冊會計師在執業判斷過程中應保持情緒穩定,加強注冊會計師執業判斷質量的正確性。提高注冊會計師的性格發展,逐漸從內向轉化到外向的性格。更好地接受風險,而不是回避風險;能及時反饋審計信息,提高審計效率。
3.建立有效的激勵約束制度和創造高效的工作環境。會計師事務所通過加強內部治理、完善激勵約束制度來提高注冊會計師的執業道德,考核注冊會計師的執業判斷能力,著力建設事務所質量管理制度,并促進流程的靈活性和提高工作環境等措施,更好激發注冊會計師提高審計質量的動力。
4.提高注冊會計師專業素質。提高注冊會計師的學歷,更新判斷主體的知識結構,注冊會計師必須掌握相應的法律、相關的準則和道德規范等,主動學習最新的理論知識和業務能力。豐富判斷主體的經驗體系,要善于在工作實踐中積極總結執業經驗,有意識地與其他注冊會計師交流執業經驗,高學歷的注冊會計師對低學歷的注冊會計師可以實行多幫一、一幫一的方式。提高注冊會計師的執業道德水平,根據注冊會計師的執業能力進行經濟獎勵或授予非物質獎勵。加強注冊會計師道德品質的教育,寓誠信教育于學習、工作之中。
1.完善被審計單位的內部控制制度,嚴格執行審計程序。被審計單位應健全審計項目質量內控機制,嚴格按照質量控制辦法的規定控制和制約審計實施階段,在實施審計過程中按照法定的程序進行,督促審計人員嚴格按照審計方案實施作業,并推行審計臺賬。
2.注冊會計師協會制定行業執業質量指標體系。注冊會計師協會必須大力加強注冊會計師后續教育,同時應該進一步完善《指導意見》的具體內容,在原有的行業自律懲戒基礎上實施強制培訓、談話提醒、公開譴責、通報批評等措施。
3.政府應該明確財政部門行業監管的主導地位,完善相關的法律法規制度。當前以政府監管為主導的監管模式符合我國現階段的國情,財政主管部門應該設立專門監管注冊會計師行業的機構,監管人員應通過考試選拔,必須是具備注冊會計師資格、且有相關工作經驗5年以上、品行端正、誠實守法的人員。《注冊會計師執業準則》和《注冊會計師法》應該完善審計報告的責任義務和監管責任及對注冊會計師的監管職責,如果監管人員故意過失、不作為均要承擔連帶責任。
綜上所述,改善我國注冊會計師的執業判斷質量,必須從審計主管部門、注冊會計師協會、注冊會計師專業能力以及心理等出發,建立多位一體的注冊會計師執業判斷質量的管理體制。提高我國注冊會計師的執業判斷能力,不斷完善注冊會計師的知識結構,強化其執業道德并注重綜合能力,共同推進我國注冊會計師行業的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