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驤
我認識很多人,其中有的是證券公司的交易員,有的是銀行職員,有的是碩士或博士級的上班族。每當我問他們現在的國際局勢和貨幣政策等問題時,他們竟然都回答:“不干我的事,我不知道?!?/p>
相對的,我有一次和家人去菜市場買東西,在擁擠的人群中,我突然聽到一個阿婆很大聲地說:“最近中東又要打仗了,歐元反彈了,美元小跌,又讓我賺了一筆加菜錢……”
我聽了這話,嚇得急忙轉身,撥開人群,這才發現,在菜市場中會說這些外匯交易行話的竟然是一個賣菜的阿婆。我好奇地湊近問她:“你為何懂這么多?”她呵呵笑了幾聲,才說是銀行經理告訴她的,她偶爾可以賺點匯差,當個小富婆。她還把這樣好的事告訴隔壁賣肉的、對面賣油飯的,他們卻都說沒興趣,也不想去賺這種錢。
同樣的,活在經濟社會里的你,不管學歷有多高,年紀有多大,只要你想改變收入的結構,你就必須把國際局勢和社會上的大小事當成自己的家務事,才有可能借著市場經濟的規律讓自己脫貧、翻身,進而累積資產。
30歲后,如果你想站在更好的地方,除了要有對職場和工作的正確認知或進一步打造系統收入,你還必須開始聯機到金融市這個大金庫里。趁年輕時腦力好,為自己接上信息流和資金流,累積自己的投資經驗值。畢竟做短線投資,可以賺零用錢和加菜錢。只有趁年輕,學會耐心布局,去賺趨勢的錢,你才能成為真正的富人。
時間、經驗值和做功課,這三把打開市場經濟大金庫的鑰匙,越年輕開始打造,勝算就越大。當小學畢業的賣菜的阿婆也懂得外匯套利時,30歲的你還認為新聞中那些國際政局和各種經濟指數的變化都和你沒關系,可想而知,30歲后的你應該只能待在日夜加班的辦公室里或賣場里。不然就是衣服也不換,澡也不洗,一回家倒頭就睡,活在像豬窩的狹窄公寓里。
總而言之,金融市場大金庫的財富,人人都有權利和資格去領取,你不用是專業金融人士,也不用是財團的小孩,更不用有高學歷和喝過洋墨水,不管你學的是什么,不管你做的行業是哪一類的。
當你一再地仇富,恨別人的收入比你高,不如學學《當幸福來敲門》里的主角:發現自己快在社會這個大海里溺死之前,果斷地去問開跑車的年輕人,立刻改變想法,立刻苦讀、考試,加入金融行業,從而成為證券營業員。他根本沒時間和心力去怨天尤人,最后不但脫貧,還成為富翁。我還記得,主角克里斯在片中說過:“當人們做不到某些事時,他們就會對你洗腦,說你也做不到?!?/p>
其實,貧富都在一念之間。如果你的長輩仇富,你的朋友討厭這個社會,你的另一半或家人討厭銅臭味卻逼著你準時交學費、房貸和水電費,而菜市場的賣菜阿婆卻早已懂得靠外匯套利,你應該找時間靜下心來好好想想克里斯說的那句話,才有機會聽到幸福來敲門的聲音。
(摘自《5年后,你是什么檔次?》北京聯合出版公司 圖/樂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