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沙沙
摘 要:從現在的產業狀況來看,我國對社會養老服務體系的投資制度并沒有進行完善的建設,國家的資金投入并不能支撐產業的優秀快速發展,民間投資中很少能做到長期對養老產業進行投資,大多數都是短期小額的地方企業扶持,這就使得大多數的養老機構經常面臨資金缺口的現象,十分不利于養老體系的完善和持續發展。同時我國政府對養老體系的管理漏洞也是阻礙養老體系發展的重要原因。國家政策體系制度的不完善直接影響到了養老體系的規劃,隨著社會的發展,構建一個合理的養老體系已經是社會問題,然而國家暫時沒有對相關的政策進行完善,沒能緊跟時代的需要出臺配套的產業政策。除此之外,管理體制的缺陷也是制約我國社會養老服務體系的一大難題。長期以來,過分依賴國家政策的養老體系在現在已經逐漸形成僵化的局面,政府沒有完全掌控卻也做不到完全放手交給市場去調節,這樣的形勢直接導致了政府投資不到位,而民間投資卻又被制約,浪費了很多資源。而農村地區由于經濟落后,消息通道閉塞,絕大多數老人并不能跟上時代的步伐,農村的經濟發展也一直是我國經濟的主要短板。因此本文將著重介紹中國農村養老保險制度。
關鍵詞:農村;養老保障;發展
一、人口老齡化背景下農村養老現狀
1.我國人口老齡化趨勢
自從2000年開始,我國就出現了社會老齡化的趨勢,并且隨著計劃生育政策的持續運行,我國整體醫療水平的迅速發展,遼寧省人口老齡化的速度持續加快,并且有著趕超遼寧省整體經濟的趨勢,雖然從一定程度上來說,人口老齡化的進程與經濟水平的發展有著一定的聯系,但是由于我國長期以來一直強調的計劃生育政策,導致我國新生兒出生率持續低迷,人口老齡化速度極大的趕超了經濟發展的速度,這就導致了經濟水平并不能趕上人口老齡化,我國的經濟并不能完全支撐有關老年人的福利政策
2.我國農村養老體系現狀
(1)大多數居民沒有穩定的收入作為保障.在現代,即使經濟已經得到了飛速發展,但是對于生活在農村的老年人們來說,有一個固定的收入仍然是天方夜譚。我國農村里的老人們大多數都是沒有固定經濟來源的退休農民,絕大多數的經濟來源還是靠耕地,農副產品生產等落后的自產自足方式,微薄的獲利讓老人們生活無憂這件事都需要戰戰兢兢,更何況將利潤積攢下來,作為日后養老的儲備金。因此在農村的老人們一旦因為年紀或者其他身體原因而是喪失了勞動能力,那么所有的物質來源和經濟壓力就只能落在子女身上。有人提出,政府現在給老年人發放的養老金難道不足以滿足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要嗎?可根據調查顯示,在城市當中,擁有養老金的老人還是占了大多數,而在農村當中,只有極少數的人才能領到養老金。
(2).農村內的老人生活條件較差.根據上文所述,由于經濟的落后,直接影響了老人們的生活水平。不僅如此,政府部門對農村地區的資金投入也十分的有限,農村里的老人們大多數都是沒有固定經濟來源的退休農民,絕大多數的經濟來源還是靠耕地,農副產品生產等落后的自產自足方式,因此在農村的老人們不僅僅要進行持續的耕作維持升級,還要對家庭承擔照顧責任。
二、農村養老問題現狀
相比較于城市地區,農村地區惡劣的生活條件無疑是對農村的養老保障帶來了極大的阻礙。自從2000年開始,我國就出現了社會老齡化的趨勢,并且隨著計劃生育政策的持續運行,我國整體醫療水平的迅速發展,遼寧省人口老齡化的速度持續加快,并且有著趕超遼寧省整體經濟的趨勢,雖然從一定程度上來說,人口老齡化的進程與經濟水平的發展有著一定的聯系,但是由于我國長期以來一直強調的計劃生育政策,導致我國新生兒出生率持續低迷,人口老齡化速度極大的趕超了經濟發展的速度,這就導致了經濟水平并不能趕上人口老齡化,我國的經濟并不能完全支撐有關老年人的福利政策,尤其是經濟落后的農村地區。
1..農村養老形勢嚴峻,家庭養老制度日益萎縮
從當前的社會水平而言,經濟的飛速發展,市場經濟的大力崛起,人們的價值取向和一些對家庭的看法都難免的產生了考驗。社會當中的競爭壓力使得人們變得日益匆忙,而對利益和地位的追求又使得人們的家庭觀念淡化,農村內的留守兒童,城市內的空巢老人數量越來越多。在城市當中,年輕的一輩大多都出去大批,剩余的被社會浪潮淘汰出來的老人們則充當了給兒女看家的角色。甚至大多數老人處于長時間都不能與兒女見面的處境。除了部分仍然有強烈家庭觀念的年輕人能夠為父母提供一定的照料之外,大多數只能依靠養老金等國家最低保障勉強存活
2.農村社會養老不能得到深入具體的貫徹
從現在的產業狀況來看,我國對社會養老服務體系的投資制度并沒有進行完善的建設,國家的資金投入并不能支撐產業的優秀快速發展,民間投資中很少能做到長期對養老產業進行投資,大多數都是短期小額的地方企業扶持,這就使得大多數的養老機構經常面臨資金缺口的現象,十分不利于養老體系的完善和持續發展。同時我國政府對養老體系的管理漏洞也是阻礙養老體系發展的重要原因。國家政策體系制度的不完善直接影響到了養老體系的規劃,隨著社會的發展,構建一個合理的養老體系已經是社會問題,然而國家暫時沒有對相關的政策進行完善,沒能緊跟時代的需要出臺配套的產業政策。除此之外,管理體制的缺陷也是制約我國社會養老服務體系的一大難題。長期以來,過分依賴國家政策的養老體系在現在已經逐漸形成僵化的局面,政府沒有完全掌控卻也做不到完全放手交給市場去調節,這樣的形勢直接導致了政府投資不到位,而民間投資卻又被制約,浪費了很多資源。
3.養老機構缺失,供求關系不協調
截止到2007年,遼寧省內現有的各類各等級的養老院以及其他相關的養老機構一共一千所左右,其中能提供給老人們使用的床位僅僅有七萬六千張左右,可相對于遼寧省內的老年人總數而言,這數量是遠遠不夠的,無法對老年人提供有效的養老保障。然而數量問題還只其中的一個方面。更為嚴重的是養老成本問題。如上文所述,正是由于養老資源的缺少,同時大多數的養老機構是盈利機構,政府并沒有給予足夠的扶持,導致了養老機構的收費較高。而老年人普遍收入較低,并不足以支付高昂的護理費用。因此在養老資源稀缺的情況下,仍然有大量的床位空缺,使得本來就欠缺經營成本的養老機構運營更加困難。
三、解決措施
1.優化政府部門的服務意識
(1)提高政府相關部門的意識,有效推動相關政策。自從2000年開始,我國就出現了社會老齡化的趨勢,并且隨著計劃生育政策的持續運行,我國整體醫療水平的迅速發展,遼寧省人口老齡化的速度持續加快,并且有著趕超遼寧省整體經濟的趨勢,雖然從一定程度上來說,人口老齡化的進程與經濟水平的發展有著一定的聯系,但是由于我國長期以來一直強調的計劃生育政策,導致我國新生兒出生率持續低迷,人口老齡化速度極大的趕超了經濟發展的速度,這就導致了經濟水平并不能趕上人口老齡化,我國的經濟并不能完全支撐有關老年人的福利政策。在這樣的情況下就要求相關政府部門能夠將每一步政策實施都落實下去,將領導組的作用進行充分的發揮和改進,同時充分發揮政府的主觀能動性,將權力下放交給市場經濟進行調節。
(2)提升政府相關部門的創新思想,加強社會資源共享。首先要求政府相關部門對辦公環境進行陽光化透明化的轉型升級,同時要對相關產業人員進行系統的培訓,我們需要意識到,在當前阻擋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完善的最大阻力恰恰就是養老機構本身,養老產業的服務人員具有相當的流動性,大多數都是外來務工人員,并沒有受到專業的培訓,大多數相關產業并沒有對相關的工作人員進行合理的約束,不僅沒有對護工等工作人員進行相關的培訓,甚至一些機構對工作人員的惡劣態度視若無睹,服務理念也并沒有真正的貼近老年人的需要,實際情況與廣告宣傳中嚴重不符,設備差,環境惡劣等極大降低機構信譽的行為也是一大阻力。由于工作的的特殊性,導致了大多數年輕人都不愿意從事相關行業,這就導致了相關產業的工作人員老化嚴重。甚至少數人對老年人護工這一職業秉持著歧視的態度,這對養老服務工作是一種極大的發展阻力。
其次,要加強社會上的資源共享,積極的借鑒其他地區的成功經驗,改善自己的不足。通過大數據環境的優勢,積極的建立相關產業的信息網站,達到對信息的最大限度整合利用。通過加強政府根本服務建設以及資源的互幫互助,從而真正推動相關產業的完善發展。
2.完善社會上的人才建設,積極培育養老服務市場
養老產業的服務人員具有相當的流動性,大多數都是外來務工人員,并沒有受到專業的培訓,大多數相關產業并沒有對相關的工作人員進行合理的約束,不僅沒有對護工等工作人員進行相關的培訓,甚至一些機構對工作人員的惡劣態度視若無睹,服務理念也并沒有真正的貼近老年人的需要,實際情況與廣告宣傳中嚴重不符,設備差,環境惡劣等極大降低機構信譽的行為也是一大阻力。由于工作的的特殊性,導致了大多數年輕人都不愿意從事相關行業,這就導致了相關產業的工作人員老化嚴重。甚至少數人對老年人護工這一職業秉持著歧視的態度,這對養老服務工作是一種極大的發展阻力。因此,想最大限度地推進社會養老服務體系的完善,首先政府部門應當盡快的對養老服務行業團隊的相關待遇進行合理的提高,促進更多的人參與進養老體系當中來,同時,對已經參與進養老體系的公民進行專門的職業技能培訓,培養能夠滿足不同養老要求的老年人群體,鼓勵企業單位以及學校與相關的機構進行積極合作,對人才進行直接輸送。
同時要打破國民對養老企業長期以來的偏見,構建健康的積極的養老服務市場,倡導積極的養老觀念。我國長期以來的文化將養老機構視為一個很尷尬的地方,似乎將家庭中的老人送去養老機構是不孝順的表現,這就要求國家進行積極的宣傳引導,改變國民的觀念,尊重老人個人的消費意愿,而不是憑著長期以來對錯不明的社會觀念進行決定,這樣才能從根本上改變我國養老產業的現狀。
四、結語
我國作為一個農業大國,農村人口占有相當大的比例,隨著人口老齡化的進程和人口遷移的現狀,農村老齡化問題日益凸顯,建立完善的養老體系迫在眉睫,解決空巢老人問題要依靠個人、家庭、社會的共同努力。
參考文獻
[1]呂軍;楊英強;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現狀令人擔憂[J];四川勞動保障;2005年10期
[2]王云;我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現狀[J];合作經濟與科技;2008年10期
[3]王興濤;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現狀分析及建議[J];現代經濟信息;2013年10期
[4]馬照澤;吉林省新型農村養老保險現狀分析[J];經濟視角(上);2013年03期
[5]三明市農辦課題組;李永坤;三明市農民養老保險現狀調查與對策建議[J];三明農業科技;2007年02期
(作者單位:遼寧金融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