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斌
在高中有許多學科要進行學習,當問到學生們最不喜歡的是哪門學科時,相信很多學生都會異口同聲地說到——“政治”,這個結果并不夸張,而是目前我們高中政治教學中普遍存在的一個令人頭疼的問題。那么政治為什么就這么被學生抵觸呢,有什么辦法可以改善這一現象呢?今天我就這個問題淺要地談幾點。
首先,我們老師其實或多或少的知道一些學生們排斥政治學科的原因,總結起來大概就是“政治枯燥乏味”“要背要記的知識點太多”“邏輯很亂知識點很散”等等。也確實,很多學生都因為對政治科目頭疼不已,最后選擇了理科,但是那些選擇文科的學生并不全代表他們就不排斥政治這門學科了,他們當中很大一部分還是因為理科學科“物化生”的成績太不盡人意了才選擇了文科,所以“政治學科”的大難題他們還是沒能解決。因此,作為老師就很有必要想些辦法幫幫學生們學好這門學科了。
治療這個“政治學科病癥”就猶如給學生們“看病”一般,所以最佳的辦法就是和咱們中國傳統的治病方法一樣——“從根源抓起,由內到外”,若是強行一味地給學生們灌輸“政治高考好拿分”“政治學好了以后好在事業單位工作”之類的硬性思想那就是治標不治本了,學生們可能最多暫時被打動提起精神學幾天,然后等這股熱情下去了,又開始松懈了,而老師也不可能經常這樣去給學生們“打雞血”“灌心靈雞湯”,次數多了學生們也會產生免疫,反而會更加厭倦這門學科。
我們最佳推薦的是從根源抓起,根源便是這門學科的枯燥乏味的特性和知識點零散的無奈。對于這兩個難題,我分享一點我自己的教學經驗,那就是“興趣和吸引性”。大家都知道興趣是學生們最好的老師,只要學生們開始對一門學科有了良好的興趣,那么他就會變得很自主認真地學習和聽講,與之相反,若是學生們完全對這個學科沒了興趣,那么他在學習這個學科的時候便是味同嚼蠟,無比厭倦。所以作為老師如果能提起學生們的學習興趣,那就基本上成功地將學生們帶上了一條“政治學習上的高速大馬路”。
至于如何提高學生們的學習興趣,具體方法我們主要分課堂和課后。課堂無疑是最好的機會,畢竟這是和學生們接觸最近、時間最長的時候,在課堂任教過程中很多老師基本上是拿著課本“照本宣科”式地給同學們上課,絲毫沒有顧及學生們的心態和狀態,這很明顯是錯誤的教學方式。老師們首先應該觀察學生們的狀態,若是很多同學積極性都明顯很低了,那么這個時候就應該考慮下是否插入些學生們感興趣的話題活躍教學氣氛。其次便是教學方法和教學語氣,老師們應認真備課,盡量想些辦法讓教學內容變得有趣味,或是在教學過程中插入一些同學們感興趣的話題討論,或是自己準備幾個與教學內容有關的小故事或歷史典故。還有一個竅門就是聯系其他的幾個學科內容做些小小的學科之間的互動,比如政治和歷史就是很典型的兩個“好兄弟”般的學科,若是涉及有聯系的內容自然可以拿出來給學生們講講。
最后便是課堂之外的辦法了,老師在上完課后布置一些開放性的、有趣的話題留給學生們討論,這也是個不錯的方法。推薦與學科有關的書籍和電影供學生們課后觀看,比如有名的《我在伊朗長大》《開放社會及其敵人》以及咱們國家最經典的《新聞聯播》節目,這些都是很好的選擇。
總而言之,想辦法提高學生們的學習興趣是“治病之根源”,方法肯定還很多,我這里所列舉的也只是冰山一角,希望能借此拋磚引玉,讓大家能想到更多更好的方法,使自己的學生真正地愛上政治這門學科。
(作者單位:江西省貴溪市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