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天平
摘 要:利率市場化過程也就是銀行真正實現商業化經營的過程,經營理念、管理模式、管理水平、服務層次必然要受到國際大銀行的沖擊和影響。由于利率市場化使商業銀行的傳統經營收入越來越小,商業銀行必須對傳統業務產品進行調整,加快業務創新,尋求新的經濟增長點,實現多元化經營,大力發展中間業務,積極擴大與證券、保險業務合作范圍,發展委托、代理業務、票據業務和金融衍生業務等。本文分析了利率市場化對我國銀行業的各種影響,并提出了商業銀行應對利率市場化改革的及應對措施。
關鍵詞:利率市場化 商業銀行 風險分析 應對措施
中圖分類號:F8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0298(2018)11(c)-029-02
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逐步建立和發展以及經濟全球化、金融市場國際化,特別是在我國加入世貿組織以后,我國的金融業就必須接受國際統一規則,因此,深化金融改革,特別是利率市場化改革已顯得刻不容緩。
1 目前我國利率市場化進展情況
利率市場化的改革是我國建立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客觀要求。2015年10月24日,中央銀行宣布下調我國境內商業銀行貸款、存款基準利率,對商業銀行不在設置存款利率浮動上限,放開了存款的利率上限。這就標志著我國利率市場化的改革已基本實現。逐步建立由市場供求決定金融機構存貸款利率水平的利率機制,中央銀行起到調控和引導市場利率的作用,在金融資源配置中發揮其主導作用的是市場機制。
2 利率市場化對我國商業銀行的影響
2.1 利率市場化加大了商業銀行的經營風險
在傳統的固定利率時期,商業銀行的利率風險主要是政策性方面的風險,利率是管制的,調息的決定權在中央銀行,額度由中央銀行制定。而利率市場化后,在寬松的貨幣政策下,商業銀行的利率風險主要是經營風險和市場風險。經營風險包括了決策風險、道德風險、流動性風險等。市場風險主要是市場決定利率水平的升降。尤其是利率的波動,存款或貸款利率變動幅度的大小直接影響到商業銀行的利差空間;借款人或還款人如果提前選擇支取或歸還資金,就存在著要重新定價的問題。這就加大了商業銀行的經營風險。
2.2 利率市場化引發銀行間的激烈競爭,可能造成銀行體系的不穩定
利率管制時,商業銀行間的競爭主要是存款、貸款的數量,銀行利潤的主要來源是存貸款利率差,商業銀行在考核機制方面主要側重于存款和貸款的數量。而完成利率市場化之后,商業銀行之間的市場競爭更加完全,有存貸款數量的競爭還有價格方面的競爭。這樣就出現面對高端客戶,競爭的結果是貸款價格一降再降、存款價格一升再升;而面對中小客戶,出于風險控制目的又要考慮客戶的承受能力,起到風險補償作用的高利率卻不可能無限制上升,這種價格競爭,將出現商業銀行整體利差縮小甚至造成經營困難的局面,可能造成銀行體系的不穩定。
2.3 利率市場化將帶來新的金融腐敗問題
在利率管制時期,商業銀行無權調整貸款利率,只有貸與不貸的權利。而利率市場化以后,利率由商業銀行自主制定。商業銀行在價格方面的自主權使得很多金融單位不能嚴格按照風險加成的原則對貸款利率實行合理定價,這樣就會出現 “關系利率”“人情利率”等現象,商業銀行可能人為降低貸款利率。這種現象不但會損害銀行的利益,也損害了其他貸款人的利益,出現的新的金融腐敗還會影響社會到穩定。
2.4 應對措施
2.4.1 加快商業銀行改革進程,盡快樹立適應現代商業銀行運行機制的經營理念和經營模式
利率市場化過程也就是銀行真正實現商業化經營的過程,經營理念、管理模式、管理水平、服務層次必然要受到國際大銀行的沖擊和影響,因此商業銀行必須加快改革步伐,轉變經營觀念,真正樹立銀行價值最大化的經營目標,不斷完善法人治理結構,提高集約化經營水平,加快業務創新步伐,建立全面成本核算管理體系,科學配置資本,提高自身的市場競爭力和經濟增加值。
2.4.2 積極推進利率風險管理體系建設
一是根據利率市場化的要求,盡快完善和修訂有關的金融法規,特別要注重風險指標監控體系建設,防范利率風險;二是加強對利率風險的預測及識別,可以對利率的潛在風險采取積極的應對措施,降低風險發生的機率和幅度,糾正工作中出現的偏差。
2.4.3 要大力發展網上業務
隨著網上業務的大力發展及網絡信息技術的不斷完善,網上銀行及其相關業務也得到了很快的發展,但是我國的電子商務服務環境等級僅為5.9,而世界平均水平為7.5。這說明我國商業銀行在電子金融服務這方面發展還相對緩慢。隨著利率市場化的不斷完善,國有商業銀行在電子金融服務這方面還須加大發展步伐,不斷完善網交易、網上證券信息服務、網上支付系統等業務,在市場競爭中能占領更大的份額。
2.4.4 建立完善的資金定價體系
商業銀行的資金定價主要是指確定與客戶間的存貸款價格和商業銀行內部的資金轉移價格,主要包括資產定價、負債定價和內部資金轉移定價。多年來,由于利率受央行管制,商業銀行普遍缺乏對資金定價理論的研究,但隨著利率市場化改革進程的加快,商業銀行必須盡快建立和完善適應市場化要求、充分體現差異性和靈活性的資金定價體系,通過實施全面的管理會計來獲取產品定價的相關數據,并按照客戶對銀行的利潤貢獻度和風險等因素進行綜合評價,合理確定內外部資金價格,以促使資金合理流動。
2.4.5 提高中間業務比例,降低利率波動風險
目前,存貸款業務仍是我國商業銀行的主營業務,也是我國商業銀行的主要利潤來源。利率市場化完善后, 中央銀行逐步解除了對信貸利率的管制手段,信貸利率定價機制發生變化,利率的波動將給商業銀行帶來一定的經營風險。但銀行中間業務的風險一般很小,尤其是很少受到利率波動的影響。所以商業銀行應大力發展中間業務,提高中間業務所占比例,這是商業銀行規避利率波動風險的重要措施。
2.4.6 加強對專業人才的培養,提升員工素質
隨著金融一體化和經濟全球化進程的加快,銀行的競爭將會倍加劇烈,但歸根結底還是對人才的競爭。商業銀行要重視人才的培養。在培養計劃的制定、與銀行之間的學術交流、以及在涉外的培訓等方面應加大力度,要培養出一批能夠適應未來金融業務發展的高級人才。
3 結語
利率市場化改革是經濟全球化的大趨勢,這也是我國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客觀要求。我國當前資金供求比較均衡、宏觀經濟形式比較穩定,通貨膨脹率很低,是進一步深化利率市場化改革的最佳時機。利率市場化既給我國帶來了機遇又有挑戰,要把握機遇,迎接挑戰,加快利率市場化改革的步伐,積極推進我國利率市場化改革的最終目標的實現。
參考文獻
[1] 劉樹成.現代經濟詞典[M].南京:鳳凰出版社,2005.
[2] 黃雪霞.從我國利率市場化趨勢看發展資本市場的緊迫性[J].福建論壇(人文社會科學版),2009(2).
[3] 劉義圣.中國利率市場化改革論綱[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2002.
[4] 馬力.中國資產證券化之路:現狀和前瞻[R].穆迪投資者服務公司,2007-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