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正國
摘 要:在我國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繁榮興盛的背景下,基層群眾文化建設問題成為我國“三農”工作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加大我國基層文化建設不僅能滿足新時代下人民與日俱增的對豐富精神文化生活的期待,也是推動我國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重要支撐。下文我將對農村基層文化建設的現狀以及新時代農村基層文化的建設的構想做分析。
關鍵詞:基層文化建設;現狀;構想
1.開展基層文化的重要性
文化建設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五位一體總體布局的重要內容。群眾文化作為我國社會主義制度下的獨特社會文化,具有自己獨特的個性,加強基層文化建設有利于促進基層群眾在理想信念上保持高度一致,提高基層群眾的文化素養,從而增強群眾凝聚力,促進社會和諧。
2.農村基層文化的現狀
雖然我國農村的物質生活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對于精神文明建設的認識卻明顯很低。加強社會主義文化建設以來,開展的“下鄉送文化”等一系列活動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基層文化建設,但新時代下人民對豐富精神文化的生活期待與日俱增,非穩定的基層文化隊伍、一層不變的文化活動形式等都是“治標不治本”。目前,農村文化生活主要以廣播、有線電視為主,年輕群體手機上網占比較大,老年活動文化娛樂室嚴重偏少,偏遠鄉村網絡覆蓋面嚴重不足。
2.1基層政府重視程度不足
相關的職能部門和一些地方政府未能正視基層群眾文化的重要性,將其視為與經濟建設無重大聯系的普通任務,為應付上級管理部門的通知臨時組織開展形式化的文化類活動,勞民傷財的同時還給基層群眾文化建設帶來諸多負面影響。
2.2農村文化基礎設施缺乏
農村與城市相比,缺乏比較完善的文化中心,群眾文化活動場地、設施、器材和現代化傳媒、網絡硬件設施嚴重不足。基層文化基礎設施滯后極大地制約了基層文化事業的發展。農村小學有一定的體育設施外,廣大村社基本未建有文化體育設施,現有的這些體育設施也未得到充分的利用。
2.3農村文化活動形式固定
群眾文化活動形式缺乏創新、形式單一,使得基層群眾活動積極性降低,無開展的文化活動的興趣和信心。基層群眾的反映又直接影響職能部門推動落實的積極性,由此造成的惡性循環。富有地域特色的文化,沒有得到發揚和很好的傳承,出現了人才青黃不接和斷帶的現象,如本地剪紙、儺戲等。
2.4群眾文化管理隊伍散亂
發展群眾文化建設需要應該專職的文化管理干部,但是由于工作、時間、經歷等各方面現的原因,導致他們很難全身心地投入到群眾文化管理工作中來,另外,文化管理干部的待遇普遍較低卻工作任務繁重,導致群眾文化管理隊伍人員不穩定。
3.新時代農村基層文化建設的構想
3.1政府加大投入并使之制度化
文化作為上層建筑,政府不僅要引導社會各界關心支持文化發展,還要給予財政支撐,加大文化資源向農村傾斜,促進城鄉文化建設的均衡發展。同時政府要建立一個可靠的農村文化經費投入機制,加強農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整合現有文化優勢資源。
3.2因地制宜做好基礎設施建設
抓好農村群眾文化建設,首要解決的就是農民群眾參與文化活動的場所和實施問題。一些地方文化設施陳舊或空缺,文化場所缺乏或被挪做它用。政府可以采用政府投資、公益資助、個人出資等靈活措施加強文化陣地硬件設施建設。同時因地制宜是做好基層文化工作的好辦法。對經濟發展好的鎮村,要著重提高文化設施的檔次,完善文化設施功能;經濟落后的鎮村,則要因陋就簡,盡量消滅文化設施的空白點。
3.3文化供給側機構創新改革
帶動農村文化活動蓬勃發展。第一組織文化工作者要深入農村,了解傾聽農民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送文化上門,積極組織開展一些適應節季時令、符合農民口味的喜聞樂見的文化藝術類活動,開展形式多樣的精神文化扶貧活動,這樣既滿足了不同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又能發揮農村文化陣地的最大效用,使農民群眾在娛樂中受到教育。第二文化供給可以順應網絡趨勢,與有關文化機構合作建立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如農村基層文化站可以與文化書屋、扶貧項目共建等,遠程教育與有線電視網絡共建等,實現資源共享,以改變農村文化設施分散、使用效率不高的現狀。
3.4聚集人才發揮典型示范作用
通過基層文化站的宣傳作用,擴大地方文化特色對外影響,優化對外開放形象,提高對外開放的水平,吸引文化建設人才。通過聚集人才。政府可以通過重點培養、扶持、引導一批農村基層文化站試點,因地制宜,創新“大村”文化模式,使其盡快發揮職能作用,以點帶面,用成功經驗逐步輻射帶動,使農村基層文化站真正成為農民求知的學堂、求藝的樂園、求富的平臺,農民足不出村就可以直接享受到各式文化,實現文化惠農,促進社會主義新農村文化事業的健康繁榮發展。
4.結語
文化強國、文化惠民,基層文化建設至關重要,我們要抓住問題補足短板。在新的時代要求下,文化領域的發展也有新的要求,樹立新的發展理念、轉變發展方式,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是關鍵。
參考文獻
[1]楊維維.基層群眾文化工作對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探索[J].經濟視野,2013.4(17):135-136.
[2]柯仲平.文化下鄉去的一個實際問題[N].新中華報,1938-08-20.
[3]汪馨蘭,戴鋼書.《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體系融入網絡文化建設》.q求實,2013(5).
[4]孫奕新.新時期加強基層文化建設的思考[J]山東行政學院,山東省經濟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0,08(03):5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