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榮鋒
摘 要:伴隨世界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近年來我國專業知識的創新型人才需求不斷提升,因此我國社會對各個教育階層學生的創新能力培養情況給予高度重視。在高中教育教學階段,學生正處于心理發育、生理發育、智力發育黃金時期,所以在新課改政策中要把培養學生創新精神納入高中教育教學體系中。為了幫助學生適應社會發展需要,為祖國輸送更多創新型人才,高中教師應在日常教學過程中,對學生創新能力進行開發與培養,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關鍵詞:高中物理;課堂教學;創新能力培養
引言
作為一門邏輯性與科學性都極強的學科,物理在高中教育教學體系中占據重要地位。但是對于很多學生來說,物理對其抽象思維能力及邏輯思維能力要求都非常高,因此高中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可以利用物理知識抽象性及邏輯性,培養學生創新能力,并將新課改教育理念與核心素養教育理念等先進教育思想融入在高中物理課堂教學過程中,改變傳統高中物理課堂教學模式,提高課堂教學氛圍,激發學生物理學習興趣,從而在物理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一、改變傳統物理教學模式,營造良好物理教學氛圍
受高中應試教育思想,在傳統物理教學過程中,物理教師為了保障高中教學進度,完成學習規定的教學任務常常會采用“填鴨式”教學法,將高中物理課堂變成老師的一言堂,由教師自己充實整節課堂的教學內容。對于教師來說其往往要同時進行幾個班級、幾十名學生的物理教學,這種教學模式對于教師身體素質來說也是一個很大考驗,同時物理教師常年進行重復性教學會使教師產生心理厭煩感,影響物理教師課堂教學的積極性與教學激情,降低高中物理課堂教學質量。對于學生來說,物理知識內容本就比較抽象,在這種“一言堂”的物理課堂教學氛圍中,學生物理學習變得越發沉悶,對物理的理解程度也無法得到有效提升,致使學生的物理學習興趣不斷下降,也就無法提高自身創新能力,因此高中物理教師應積極改變傳統教學模式,營造良好教學氛圍。
例如在魯科版高中物理教材《超重與失重》教學過程中,物理教師可以將學生分成物理教學小組,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對超重與失重本質進行討論,并找出生活中超重與失重現象。在實際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對學生的討論情況進行創新性引導,啟發學生創新性思維;學生在小組討論過程中,也會學習到其他學生的思想,拓寬學生自身思維,培養學生創新思維能力。學生在尋找生活中超重與失重現象時,不僅可以將物理知識與實際生活聯系起來,提高自身物理水平,還可以幫助學生養成以物理思維觀察事物的良好習慣,為學生的創新能力奠定生活基礎。
二、利用物理實驗,培養學生創新能力
作為一門實驗性學科,在高中物理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物理實驗將原本抽象的物理知識形象化,幫助學生進行理解。縱觀歷史上,許多發明創造都是從實驗中產生的,因此高中物理教師應通過物理實驗,培養學生創新能力,并在實驗過程中,不斷啟發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鍛煉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例如在魯科版高中物理《閉合電路歐姆定律和邏輯電路》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根據班級分組情況準備一些電線與電池、燈泡等物理教學用品分發給學生,讓學生根據課程內容進行閉合電路與邏輯電路設計實驗。教師可以根據學生電路設計實際情況對學生進行深入教學,檢驗學生物理課堂教學學習質量,啟發學生創新電路設計思路。同時學生可以根據閉合電路與邏輯電路設計實驗,對自身物理知識進行實踐,這種教學方式可以有效激發學生的設計潛力,讓學生能在利用自身所學的知識進行創新實驗,培養學生創新實踐能力。
三、提高學生質疑精神,激發學生創新意識
在傳統物理“填鴨式”教學,學生處于課堂被動聽講狀態,沒有發揮課堂主體作用,也沒有自己對課堂教學內容進行有效分析,這就導致學生在實際物理知識運用過程中缺乏自我思考過程。物理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也沒有對學生的思考過程進行有效引導,長此以往,學生會潛移默化養成“拿來主義”,不敢自身對問題進行探究,綜合素質能力發展也會受此限制,創新能力得不到有效提升。
因此物理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應根據課程內容幫助學生養成質疑與探究精神,讓學生能根據物理知識對物理問題進行多樣性思考,以此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提高學生創新意識。
總結
在高中物理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改變傳統物理教學思路,將新課改政策融入進高中物理課堂教學過程中,讓學生能在活躍的課堂氛圍中,發揮自身教學主體作用,對物理知識進行大膽的質疑與探究,并在物理實驗過程中發展自身創新實踐能力,讓學生能得到更加全面的發展。同時高中教師要改變傳統物理教學模式,激發學生物理學習的積極性,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對學生的創新能力進行滲透性培養,為學生今后發展奠定基礎。
福建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 2016年度課題“高中物理課堂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培養實踐研究” FJKYJD16-19
參考文獻
[1]王守安.淺談高中物理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的策略[J].數理化解題研究,2017(21):63-64.
[2]熊立敏.高中物理教學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J].青少年日記(教育教學研究),2018(02):20-21.
(作者單位:福建省福安市第一中學)